中國人講究“合乎四時之食”,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要在最合適的時節(jié),用最適宜的烹調(diào)方式,嘗當(dāng)季的地道風(fēng)物,這便是能吃會吃的福氣。尤其是在秋冬這段時間,更是要吃得暖,吃得補(bǔ)。打個廣告,想入手其他好物的小可愛記得加師姐微信(微信號:yhmd0808)哦,同步更新福利群和朋友圈哈。
能擔(dān)閩菜之首的佛跳墻,能容天下山珍海味:魚唇、羊肉、豬肚、鮑魚、蹄筋、干貝、蟶干、鴿蛋、魚翅、海參……一道菜,十多種奢侈食材,盡入一壇。它承載著福州樂土的一方風(fēng)土物產(chǎn),裝下了福州人民的口福。
靠山靠海的地理環(huán)境,又讓福州有吃不盡的山珍海味。福州人發(fā)揮在美食上的融合力,將湯水和珍味結(jié)合,最終燉出這“天下第一湯”。汪曾祺曾說過:“福建人食不厭精,福州尤甚。”能讓佛跳墻成為閩菜最“精”,在其講究的食材,還在其復(fù)雜而精妙的手藝。
傳統(tǒng)佛跳墻所用海陸珍味數(shù)十種,閩廚必須靈活掌握它們的泡發(fā)時長,才能融合到完美。要燉好一鍋好湯頭,食材的擺放、燉煮的火候、水位的掌控都極其講究。
先將豬蹄骨放入鍋底,再按順序鋪上雞、鴨、排骨、切碎的豬蹄、雞爪燉煮,燉煮時文武火交替,讓所有材料的精華滲出,融入湯中。水多了湯頭寡淡,水少了糊鍋,燉開后再加水則鮮味減淡,唯有在燉煮前精確拿捏,才得這鮮得恰到好處的湯頭。
食材的分層煨燉,既存其本味,又得極致和味?;ü健⑿吁U菇等耐燉的素菜放入底層,蹄筋等陸鮮緊隨其后,頂層則碼上鮑魚、海參、花膠等珍貴海味。大火煨制一段時間后,將花膠、海參、蹄筋這類易熟食材撈出,剩下的材料轉(zhuǎn)小火繼續(xù)熬制兩個小時,最后關(guān)火用余溫燜制一小時,一壇佛跳墻就可以裝盤上桌。
有些菜肴講的是“好物沉歸底”,佛跳墻就不是這樣了。上下都是好東西,先吃上面金貴葷菜,最后吃底下的山珍素菜,把最好的東西都吃進(jìn)肚子里,聚福納福。
想喝到這碗佛跳墻,直接去飯店打卡是最好的,但在網(wǎng)上也能買到品質(zhì)相當(dāng)?shù)募词撤鹛鴫ε?。師姐選的“絕世”家的佛跳墻,精選上等海參、整只鮮活的鮑魚,肉質(zhì)肥厚、爽脆彈牙;軟糯的深?;z(魚肚),能熬出滿滿膠質(zhì);天然淡曬而成的整粒干貝,鮮美絲絲分明;還有脆韌的螺肉,以及素翅、花菇、杏鮑菇等傳統(tǒng)用料。
市面上有不少佛跳墻,在湯中加入南瓜蓉,讓湯汁呈現(xiàn)金黃的色澤。但他家堅持用老母雞、豬大骨、雞爪文火慢熬十二小時,不加雞精等雜七雜八的添加劑和調(diào)味料,熬得金湯湯色清亮,滿滿都是精華。
各樣食材與高湯一起,封壇煨燉,最大程度還原了傳統(tǒng)佛跳墻的鮮味和沉香。吃的時候只需要連著食品袋上鍋蒸煮透,開袋倒入碗里就行啦,注意收到后一定要放入冰箱冷凍保存哦。香濃馥郁、葷而不膩,完全不輸在福州當(dāng)?shù)爻缘降膫鹘y(tǒng)口味。
一份是6盒,馬上就是國慶節(jié)了,帶一份回家,一人一小碗就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