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余姚市第二實驗小學 馬基法
課文再現(xiàn):
大部分花草受酸或堿的作用都會改變顏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顯,它遇酸變成紅色,遇堿變成藍色。
濺上鹽酸的紫羅蘭奇跡般地變色,引起了波義耳的深思,他進行實驗,最終發(fā)明了常用的酸堿試紙——石蕊試紙。
能否再現(xiàn)波義耳的實驗呢?不妨試試吧!
我選用紫甘藍作為實驗對象。先將幾片紫甘藍葉撕碎放入裝有水的榨汁杯中榨取紫甘藍汁,再把紫甘藍汁分成三等份(每份紫甘藍汁約100毫升),分別倒入3個空玻璃杯。接著,往1號杯倒入15毫升白醋,用筷子攪拌均勻;往2號杯倒入10克小蘇打,攪拌均勻;3號杯中不添加任何東西,以便對比。
不一會兒,我發(fā)現(xiàn)1號杯中的液體變成了紅色,2號杯中的液體變成了藍色,3號杯中的液體仍然呈紫色。實驗現(xiàn)象與波義耳進行的實驗所呈現(xiàn)的現(xiàn)象幾乎一樣!
圖1 3杯紫甘藍汁
圖2 加入不同的物質后,1號杯中的液體呈紅色,2號杯中的液體呈藍色,3號杯中的液體顏色不變
濺上鹽酸的紫羅蘭和被加入白醋或小蘇打的紫甘藍汁為什么會變色呢?
這是因為它們都含有一種可溶于水的色素——花青素,花青素是構成果實和花瓣顏色的主要色素,會隨著細胞液的酸堿度變化而改變顏色。當細胞液中酸性物質多時,呈紅色;當細胞液中堿性物質多時,呈藍色;當細胞液呈中性時,呈紫色。
實驗中1號杯中的液體變成紅色,是因為紫甘藍汁中的花青素與白醋里的醋酸發(fā)生了化學反應,而且酸性越強,顏色越深。2號杯中的液體變成藍色,是花青素遇到了偏堿性的小蘇打溶液所致,如果是在強堿性環(huán)境中,溶液甚至會變成藍黑色。3號杯中的液體保持原來的顏色,是由于花青素一直處于中性環(huán)境中。
除了紫羅蘭、紫甘藍,還有很多具備變色本領的植物,如木芙蓉、繡球花、棉花等。知道這些植物變色的秘密后,我們可以拿它們當?shù)谰弑硌荨爸参飺Q裝”魔術哦。
圖3 pH試紙(圖/圖蟲創(chuàng)意)
知識拓展:
石蕊試紙是一種被石蕊試液浸泡過、主要用于測定溶液酸堿度的試紙。測定方法比較簡單:將石蕊試紙放在桌上,用玻璃棒蘸取少許待測溶液,滴在石蕊試紙中部,觀察顏色變化,并與色卡比對識別出pH值。
如果pH值<7,那么溶液呈酸性;如果pH值=7,那么溶液呈中性;如果pH值>7,那么溶液呈堿性。pH值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強;pH值越大,堿性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