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虎撲動作時,雙掌握空拳沿體側(cè)向上提到什么位置時再變虎爪向前向下?lián)淠兀拷滩纳鲜翘岬郊缜靶貎蓚?cè),有老師講雙手提到最高處胸腔打開時,哪一個是正確的呢?
(1)在虎撲動作中,有兩次兩手握空拳上提變虎爪前伸下?lián)涞膭幼?。所以,虎撲的手形主要是空拳和虎爪?/p>
當(dāng)雙手上提或在體前劃弧時,一般是手握空拳,這時五指彎曲,大拇指指腹壓在食指上;
當(dāng)手臂向前、向上伸出或下?lián)鋾r,這時展開空拳,手指第一、二關(guān)節(jié)彎曲,掌心外凸,變?yōu)榛⒆Α?/p>
(2)雙手的運行都是由腰部進行帶動的,通過手臂屈伸,雙手在體前劃兩次立圓。
第一次立圓,雙手握空拳沿身體兩側(cè)上提至胸側(cè),然后向前上方伸出,在伸出的過程中空拳變成虎爪。至手臂伸直,與地面平行,此時雙手盡量前伸,稍停片刻,然后下按于兩膝外側(cè),掌心朝下;在下按的過程中保持虎爪,當(dāng)兩手經(jīng)過膝蓋以后,虎爪變空拳,沿體側(cè)上提。
第二次立圓,雙手握空拳沿身體兩側(cè)上提至胸側(cè),然后兩手向前、向下?lián)涑?,邊撲邊變虎爪,至前腿的膝部兩?cè),虎爪剛勁有力,力達指尖。最好兩手向下劃弧至兩膝旁時變成空拳,繼續(xù)上提。
(3)健身氣功的運動特點是柔和緩慢、松緊結(jié)合,所以手型的變化過程不是靠突然發(fā)力完成,而是在動作過程中逐漸變化完成,所以上述兩次虎爪的變化位置,很難精確到具體那個點、多少度,而只能籠統(tǒng)表述為“胸側(cè)”。練習(xí)者在練習(xí)時,應(yīng)根據(jù)“松靜自然”的鍛煉原則,以舒適為度在胸側(cè)(不用糾結(jié)于胸側(cè)的高點、中點還是低點)進行漸進式手型轉(zhuǎn)換。
熊晃時手臂向前向后的擺動都是按原路返回嗎?
嚴(yán)格說來手臂向前向后的擺動不是原路返回,因為熊晃時手臂的擺動是由擰腰帶動的,如果理解成原路返回,則動作性質(zhì)就成了以手臂引領(lǐng),這樣就與正確的動作要領(lǐng)相矛盾了。
熊晃動作的手型還是熊掌,但是上肢動作比較復(fù)雜,既有隨著腳步的移動而被動前擺的動作,又有主動引領(lǐng)身體前靠、后坐的動作。
以左式動作為例,提髖時,兩手自然下垂,然后左腿屈膝前落,左側(cè)手臂隨著身體的前進自然向前擺動,手臂位于身體的前方;而后重心后坐,擰腰、右側(cè)肩部下沉,手臂旋外,徐徐前移,同時左肩帶動整個手臂回收;最后擰腰、左肩下沉前擺,手心朝外,右肩回收,右手自然稍上抬回收下落。
兩個肩部和兩條手臂要相向運動,上下相錯,以腰帶肩,以肩帶臂,順滑協(xié)調(diào)。
鳥伸動作,兩臂上舉到頭前上方時,是否需要兩臂伸直并夾緊頭部?
需要。確切說,兩臂伸直不是夾緊頭部,而是夾緊項部。我們俗稱的“脖子”,其前面為“頸”、后面為“項”。兩臂伸直并夾緊項部的動作,有個專門的名稱叫做“寒肩縮項”。所謂“寒肩”指的是在兩臂伸直的情況下肩項部收緊,好像打了一個寒顫縮起了肩,所以項部也進行了收縮。
做猿提動作時,兩大臂是否要緊貼兩肋?
不需要。做猿提時,身體放松,兩手在體前,手指伸直分開,再屈腕撮攏捏緊成“猿勾”,然后兩手上提至胸前,兩肩上聳內(nèi)扣,兩肘下垂,虎口相對,最后肩部放松下沉,勾手變掌,緩緩下按至腹前。
縮項,聳肩,團胸時,擠壓胸腔和頸部血管;伸頸,沉肩,松腹時,擴大胸腔體積,按摩心臟,改善腦部供血。
所以猿提動作的要點是鍛煉心臟,兩大臂在肩的帶動下向胸口正中靠攏才能起到這個效果,而不是緊貼兩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