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月華,岳定雄,陳麗萍
1.孝感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麻醉手術科,湖北 孝感 432000;2.孝感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湖北 孝感 432000
護理作為醫(yī)院管理的重要內容, 通過優(yōu)化護理工作,可不斷滿足患者的就醫(yī)需求,改善就醫(yī)體驗,促使護患關系的優(yōu)化[1]。 本研究選取孝感市第一人民醫(yī)院2021年1 月—2022 年1 月60 名護理人員的績效考核工作效果進行回顧性分析,旨在分析績效考核方式的運用效果,提升護理質量。 現報道如下。
選取本院60 名護理人員的績效考核工作效果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30 名護理人員進行績效考核管理,30名護理人員進行常規(guī)護理管理??冃Э己私M中男10 名、女20 名;年齡20~35 歲,平均(27.39±4.17)歲;護理工作經驗1~8 年,平均(3.9±1.7)年。 常規(guī)組中男10 名、女20名;年齡21~36 歲,平均(27.16±4.08)歲,護理工作經驗1~9 年,平均(4.1±1.5)年。 同時,選擇158 例患者進行護理效果評價,其中分配績效考核組79 例患者,分配常規(guī)組79 例患者。其中,績效考核組中男44 例、女35 例;年齡22~86 歲,平均(43.8±2.3)歲。 常規(guī)組中女45 例、男34 例;年齡23~85 歲,平均(42.9±3.4)歲。 參與研究患者均無精神系統疾病,病情相對穩(wěn)定,并自愿配合參與本研究。 兩組護理人員及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常規(guī)組:采取常規(guī)管理方式進行護理管理。 嚴格落實各項制度,對護理人員的常規(guī)護理、臨床護理、心理護理、健康宣教等方面進行嚴格管理,并做好嚴格考核。以靜脈輸液為例, 重點考查護理人員是否做到三查八對,無菌操作、手衛(wèi)生方面是否符合相關要求。
績效考核組:通過績效考核方式進行護理管理。 具體步驟如下:①建立績效考評小組,根據專業(yè)技術人員組成績效考評小組, 對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了解護士的資源狀況,了解患者的需求,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績效評估;②合理安排護士的工作,確保護士的工作與崗位相適應, 使人力資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優(yōu)化。要根據護士的個人工作經歷、專業(yè)知識,做好職稱、學歷等方面的工作安排,并保證工作的相對穩(wěn)定,防止因工作變動,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2];③設置評價標準??梢詮牡赖?、能力、成績、等方面的工作,做好相應的針對性、科學性設計。對于具體的考評標準,要根據各個崗位的實際情況確定,有些崗位的工作是簡單的,但工作量比較大;有些工作的頻率較低,但很難進行。根據考核的難度,制定相應的評分,要根據科室的發(fā)展情況,做到因人而異,保持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評價標準,如果出現問題就必須進行相應的調整。 同時,還要對考核的標準進行宣傳,讓護士們了解到相關的知識,這樣才能更好地執(zhí)行考核;④重視員工的訓練和指導[3]。必須定期對護士進行培訓,確保護士不斷總結工作中的失誤,并改正工作中的不足。同時,實行多樣化的培訓形式,包括網絡課程、員工網絡平臺共享互動、護理操作課程指導等。在網絡教學中,讓護士在學習上更加靈活,更容易掌握,并能及時掌握學習情況,并能及時處理問題。 實體教學可以聘請專業(yè)的高級護士進行有針對性的現場輔導,收集護士的意見,并在現場進行指導和答復。 在培訓過程中要根據評估的反饋情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4];⑤日常工作中,要對績效考核進行總結,1 次/周,1 次/月,還可以在部門內部公布,讓大家對自己和同事的工作狀況都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每月、季度、年度都要進行一次評估,并將其與每月的績效、年終獎金等掛鉤; ⑥要根據實際情況制訂合理的激勵機制,并根據工作人員的需求,提供員工晉升、薪酬、進修等各種條件,確保員工的積極性與激勵機制相匹配,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員工的積極性[5]。
①在開展績效考核后,制訂自制指標量評表,對組間護理人員的工作考核情況進行綜合比較,主要包含護理服務、專業(yè)素養(yǎng)、科研水平、科室管理及護理質量等指標,評分越高表示護理管理越好。
②患者出院前,通過考核小組制訂的《滿意度調查問卷》對患者進行調查,主要評價住院期間的滿意度,各項指標評分為0~10 分,得分越高表示護理滿意度越高。
③在護理管理評價過程中,對護理人員操作失誤、無菌操作執(zhí)行不完全、醫(yī)囑執(zhí)行錯誤等指標進行綜合評價[6]。
采用SPSS 18.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 計量資料符合正態(tài)分布,以(±s)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頻數和百分率(%)表示,組間差異比較采用χ2檢驗。 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管理后, 績效考核組專業(yè)素質評分比常規(guī)組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人員專業(yè)素質能力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護理人員專業(yè)素質能力評分比較[(±s),分]
組別績效考核組(n=30)常規(guī)組(n=30)t 值P 值職業(yè)素養(yǎng)98.13±1.47 92.13±2.29 0.001<0.05科室管理護理質量96.36±1.97 90.44±2.13 0.002<0.05 96.20±2.10 91.56±2.29 0.000<0.05科研教學 護理服務97.41±1.57 93.27±1.31 0.003<0.05 97.50±2.46 91.34±2.09 0.001<0.05
績效考核組護理滿意率相關指標評分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率相關指標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率相關指標評分比較[(±s),分]
組別績效考核組(n=79)常規(guī)組(n=79)t 值P 值護理操作9.78±0.44 7.33±0.38 13.322 0.001專業(yè)水平健康教育9.03±0.48 6.82±0.32 14.453 0.003 9.64±0.25 7.15±0.27 9.697 0.001需求滿足 總分9.14±0.33 6.94±0.26 9.358 0.002 37.59±0.42 29.07±0.31 9.483 0.002
績效考核組護理風險發(fā)生率相比對照組明顯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3。
表3 兩組護理人員護理風險發(fā)生率比較[n(%)]
績效評估是一種以明確工作目標為導向的護理管理方式,提高工作執(zhí)行的明晰性,通過公正和公平的激勵機制[8],并以制度的方式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促進整體護理工作水平得以有效優(yōu)化。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要根據各個科室的具體狀況,防止照搬以往經驗,必須借鑒先進的經驗, 但要根據具體的細節(jié)進行靈活的調整,確保管理工作與實際情況相適應。
相關研究顯示, 在醫(yī)院推行績效考評管理體系,有利于合理利用人力資源;任用、工資調整、獎金分配等與勞動者有關的事項,都要參考績效考評結果。另外,將績效管理運用到護士的工作中,可以激發(fā)其主動性,這是因為績效管理不僅是為規(guī)范護理人員的工作,更為激發(fā)其工作熱情,充分挖掘創(chuàng)造力;而公平、公開、公正的考核體系,能讓護士感受到認真付出的快樂,并能明顯提高護理員的整體素質。 同時,對于護理人員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操作技巧,與沒有進行業(yè)績評估的護士相比,護理人員的工作能力、護士的工作態(tài)度等各方面得分均高于沒有進行績效評估的護士[9]。 在績效管理的過程中,由于要從各個層次上對護士進行質量控制與評估,因此,護士會主動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技能和知識,與患者、醫(yī)生的交流,從而提高自己的綜合競爭力。本研究表明,實施績效考評方式,對護士、醫(yī)療機構、患者都有正面的影響。
在傳統的護理方法中采用被動的方法,可以獲得較好的護理效果。 但隨著護理模式的不斷更新和改進,護理的需求不斷提升,傳統的護理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的人性化、舒適性護理[10]。 而績效考核護理管理方式,是以患者為本,從患者住院的第一天起,對患者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護理干預。在術前進行全面的護理,可以減輕患者的精神壓力,提高手術的合作效率。同時,對術后也進行全面的護理,合理調整膳食,制訂科學的護理方案,可以大大縮短術后的康復,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高患者的預后。本研究結果顯示,管理后,績效考核組的專業(yè)素質評分比常規(guī)組更高(P<0.05)。 表明開展績效考核管理方式,有利于提升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和職業(yè)感,促使護理人員參與到患者的全過程護理中,主動服務,與患者積極溝通,不斷提升自身的職業(yè)能力和職業(yè)素養(yǎng),進而促使護理質量的有效提升。
同時,在當前醫(yī)患關系日趨緊張的情況下,加強臨床護理人員的有效溝通,可以有效化解護患矛盾,并優(yōu)化醫(yī)療環(huán)境。 開展績效考核管理,在提升護理工作質量的同時,還能減少護理風險。因此,護士應從患者的角度出發(fā),加強與患者的交流,并將人性化的護理融入整個護理流程中, 以耐心細致的態(tài)度為患者提供細致的護理。由于傳統的護理流程不夠全面、細致,導致患者病情的預后不佳。 實施護士業(yè)績評價管理,一方面提高護理工作的質量,另一方面降低護理風險,以防范為主、綜合防治,做到全面性、全過程的安全管理[11]。 但在實際工作中,對護士的安全管理要求更高,不僅要有專業(yè)的理論知識,還要有急救、病情評估、疾病觀察等方面的護理技術,且在遇到問題時,及時進行護理干預,以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從臨床護理的角度來看,在護理安全的管理中,加強對患者的心理需求和實際病情的變化,使護理工作更加全面。 本研究結果表明,績效考核組的護理風險發(fā)生率為6.6%比常規(guī)組66.6%明顯更低(P<0.05)。 表明在護理管理中融入績效考核方式,在提升護理工作質量的同時,可有效促進護理風險發(fā)生概率的降低,進而保證患者在院接受更為可靠、安全的醫(yī)療服務。為此,在護理過程中需加強和患者的交流,向其宣傳疾病治療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做好護理干預,盡可能滿足患者的需求,以促進護患關系的和諧,減少醫(yī)療糾紛。
在患者在院治療期間,由于受疾病影響,加上某些疾病需要接受長期治療,患者極易產生不良情緒,對疾病康復造成嚴重影響。 在護理管理中,融入績效考核方式,護士會主動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技能和知識,與患者、醫(yī)生的交流,從而提高自己的綜合實力,盡可能滿足患者的需求,以促進護患關系的和諧[12]。 本研究中在進行績效考核護理管理后, 績效考核組護理操作、護士專業(yè)水平、健康教育及輸液期間需求滿足,績效考核組護理滿意度評分比常規(guī)組明顯更高(P<0.05);在臨床工作中,由于部分護理人員護理操作缺乏技巧、未做好溝通解釋工作等,使患者產生負性情緒,耽誤患者治療的同時導致患者依從性下降,對護患關系及正常的護理工作程序造成影響。 因此,實施有效的績效考核護理質量管理對提高患者的治療舒適度與安全性、 滿意度、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 護理績效考核管理是按照一定標準,對護理人員的各項操作、護理行為,進行綜合評定的考核手段。 護理績效改革也屬于醫(yī)院管理重要內容,可提升護理質量,優(yōu)化護理管理方式,有效提升護理人員的專業(yè)素質,改善護理工作質量,提高護理滿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