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若宇
王健和兒子王璟瑜
南京南郊有一座山叫岱山,山坳子里,留著王健記憶中往返最多的腳印?!俺松蠈W,日常購置生活品都要穿過一條石子路,再翻過一座山?!蓖踅≌f:“每每到了雨季,路面泥濘不堪,只能卷起褲管、蹚著泥水去學校?!痹绞瞧D苦,王健的信念也愈加樸素,“考上師范生,對我們農(nóng)家子弟來說就是鯉魚跳龍門,可以轉(zhuǎn)成城市戶口?!背跞厴I(yè)那年,他就在這種樸素的愿景里,考入了南京曉莊師范學院,邁出了教師生涯的第一步……
步入工作崗位后,王健時時重新審視自己當年的目標。如果只是為了個人生命方向的轉(zhuǎn)變,他已經(jīng)成功了。從農(nóng)村走進城市,扎根落定,努力工作,誨人不倦??粗慌忠慌⒆訚u漸長大、畢業(yè),王健的心中既有幾分感慨,也有一些失落。
一次,王健來到云南某個偏遠山區(qū),看見四下低矮的房子、破敗的門院,還有一些似乎到了學齡的孩子……他心里出現(xiàn)一個念頭:“這些孩子的成長環(huán)境或許比我童年時更加困難,不知道他們能否接受到好的教育?!币褳槿藥煹乃钌顡鷳n起這里的孩子,“要是有機會,我真的很想用自己綿薄的力量幫助他們?!避囎玉傔^,彩云之南的風景再也沒有讓王健動容。他的腦海里反反復復想起的是這里的孩子。
孩子對于家庭而言,就像種子,家長們幾乎傾盡全力,為他們提供營養(yǎng),希望他們能夠茁壯成長。彼時的王健剛剛迎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既為師又為父,讓他的情緒體驗更加敏感。作為一名教師,王健無疑是優(yōu)秀的。2019年9月,他成為南京市學科帶頭人,不久后,又獲評“斯霞獎”——這是南京授予最優(yōu)秀教師的榮譽。如果說,云南之行的觸動在王健心里埋下了支教的種子,那么這些榮譽就像是養(yǎng)料,給了這顆種子足夠的力量。這份力量讓他接到陜西省丹鳳縣招募支教老師的消息后,第一時間報了名。
身體抱恙,家中老人也并不支持,這是橫亙在支教路前的一道坎。“當時我剛剛接受了甲亢治療,身體還在恢復中,需要長期用藥。”王健說服了醫(yī)生,準備了足夠的藥物?!翱紤]到家里有兩個孩子,我就打算帶著王璟瑜(王健長子)一同去支教學校,減少家里的負擔?!蓖踅「改阜浅暮⒆尤ネ獾厣畈槐?,堅決不同意。最后,經(jīng)過反復溝通,老人才不得不同意王健的想法。
說服老人主要靠的是王璟瑜的力量。王健先是把情況原原本本告訴兒子,“想不想和爸爸一起去支教?”王璟瑜帶著對神秘事物的憧憬滿口答應。但王健明白,孩子只是出于好奇的一時興起,真正到了丹鳳縣,環(huán)境要比他想象的艱苦得多時,才會迎來麻煩?!爱敃r考慮的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用孩子說服老人?!北成闲心页霭l(fā)時,王健還是有些擔憂。搖晃的車廂中,王健看著身旁打盹的兒子,才真正下定決心。
丹鳳縣倚著秦嶺東段和鳳冠山,丹江穿過縣城。這里的文化習俗與南京迥異,差異最大的是飲食文化,這里的百姓更喜歡吃面食,也沒有吃肉的習慣。到了丹鳳縣,王健父子每兩三周才能吃上一頓肉。“有一回,當?shù)卣埼覀冎Ы汤蠋煹娇h委食堂吃飯,我?guī)е鴥鹤右黄鹑?,他看到肉,眼睛里都放光了。”看著兒子,王健只能掩藏住自己的眼淚,“我不斷勸自己,孩子經(jīng)過這樣的鍛煉會成長得更快?!?/p>
王璟瑜確實成長了很多?!懊刻煸缟希诘P縣的班級里學陜西的課程,晚上還要補江蘇的課程?!庇袝r遇到不懂的題目,還要等王健輔導完支教班級孩子的作業(yè)才能詢問。一開始有點委屈的他,后來明白了父親說的話:“這些孩子的爸爸媽媽大多不在身邊,他們更需要我的陪伴,是不是?”回到南京后,一個偶然的機會,王健看到了兒子的作文,文中的一句話讓他感動不已:“我要為了當一名優(yōu)秀的支教老師而讀書?!蓖踅『苄牢?,原先帶著孩子去支教的擔心,變成了孩子成長的聲音。
一次,王健和搭班老師聊天,得知那位老師兒時所在的學校只有五十幾個孩子,五名老師不僅要管著孩子學習,還要管好他們的生活,老校長已經(jīng)在學校堅守了十多年……王健迫切地想去學校實地看看?!皬目h城開車出發(fā),在崎嶇的山路上行駛了兩個多小時,我們到學校時,他們已經(jīng)把很小的校園打掃得干干凈凈?!币驗闆]有區(qū)分年級,所有的孩子都坐在一起。王健也走上講臺,上了一堂交流課。孩子們坐得端端正正,眼里透露著求知欲。
“這就是教育的價值,讓人始終保持著上進心?!蓖踅∮X得,發(fā)達地區(qū)的教育理念的確更加新穎,落實課改的步伐更快一些,教學方式更前沿,但是山村教師把自己的韌性、堅持變成了另外一種力量,讓這里的孩子如野草一般,充滿上進的力量,總有一天能沖破這些山溝溝里的石頭,成為棟梁。
如今,雖然離開支教學校重新回到南京已許久,但王健和他們一直保持著聯(lián)系,“前段時間,丹鳳縣的老師要參加陜西省教學能手比賽,我們交流討論怎么準備比賽,他們需要一些教學資源,我也會第一時間傳過去?!贝送猓踅∷诘哪暇┦泄睬鄨F路小學還建立了遠程交互平臺,不僅是陜西,包括青海等地的學校進行教研活動時,都可以互聯(lián)互通,通過平臺同上一節(jié)課,實現(xiàn)了資源最大化利用?,F(xiàn)代科技增進了遠距離交流溝通的可能性,實現(xiàn)了東西部地區(qū)教育的共同進步。
不久前,雨花臺區(qū)委組織部以王健的事跡為原型,拍攝了微電影《一碗牛筋面》,有部分鏡頭在陜西丹鳳取景,當?shù)貙W校也安排了老師、學生以及王健當時授課的教室來拍攝,“當他們把照片發(fā)給我的時候,我感覺特別親切,就像自己又回到丹鳳給孩子們上課一樣。”
王健和支教學校的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