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瀟,王向陽,劉永輝,孔 亮,崔宏勛
(河南省洛陽正骨醫(yī)院,河南 鄭州 450016)
近年來,骨折已經成為影響我國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給社會、家庭造成沉重負擔[1]。中醫(yī)學認為,骨折的治療需內外兼治,正如“肢體損于外,則氣血傷于內,營衛(wèi)有所不慣,臟腑由之不和”[2]。平樂三七接骨丸是平樂郭氏正骨治療骨折的傳統(tǒng)藥物,該方由三七、乳香、沒藥、當歸、自然銅等10余味中藥組成,臨床應用多年,能顯著緩解患者骨折后疼痛及縮短愈合時間,療效較好,但其具體機制尚不明確。本研究將三七接骨丸作用于標準動物骨折模型,觀察三七接骨丸對骨折愈合過程中血清及骨折端骨痂轉化生長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骨形態(tài)發(fā)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表達的調控,從細胞分子水平初步闡釋三七接骨丸促進骨折愈合的作用機制,為其臨床應用提供進一步的理論支持。
1.1 實驗材料
1.1.1 實驗動物:普通級新西蘭大白兔[動物生產許可證號:SCXK(蘇)2017-0011]72只由南京市江寧區(qū)青龍山動物繁殖場提供,雌雄各半,平均體重(2.5±0.5)kg。全部動物在河南省中醫(yī)藥大學動物實驗中心進行常規(guī)喂養(yǎng),自由進食飲水,室溫25 ℃,濕度50%~80%。
1.1.2 主要試劑及儀器:TGF-β1試劑盒(上海雅吉生物公司),BMP試劑盒(上??婆d生物科技公司),總RNA抽提試劑(Takara生物公司)。熒光PCR儀(型號CFX Connect,伯樂生命醫(yī)學產品有限公司),超高靈敏度化學發(fā)光成像系統(tǒng)(型號ChemiDocTM XRS+,伯樂生命醫(yī)學產品有限公司),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型號AU5800,Beckman Coulter公司)。
1.2 實驗方法
1.2.1 實驗藥物:平樂三七接骨丸(豫藥制字Z04030007)、骨肽片(國藥準字H20058927)均由河南省洛陽正骨醫(yī)院藥房統(tǒng)一提供。
1.2.2 實驗動物模型建立:依據參考文獻建立兔橈骨骨折模型[3]。所有動物術前24 h禁食,自由飲水。適應性喂養(yǎng)1周后稱重,采用0.3%戊巴比妥鈉30 mg/kg耳緣靜脈注射麻醉,麻醉后于兔雙側前肢備皮,將兔以俯臥位固定四肢,常規(guī)碘伏消毒,鋪巾,沿橈骨中下1/3縱行切開暴露橈骨,用骨鋸在橈骨中下1/3交界處旋前圓肌遠端止點處造成約3 mm的橫斷骨折,不固定,然后用0.9%氯化鈉溶液將切口沖洗干凈,逐層縫合。術后分籠常規(guī)飼養(yǎng),術后肌肉注射青霉素預防感染,40 IU/次,1次/d,連續(xù)注射3 d。
1.2.3 動物分組與給藥:將成功建立骨折模型的72只新西蘭兔隨機分為空白對照組、骨肽對照組、中藥實驗組,每組24只。各組飼養(yǎng)于相同環(huán)境中,均于造模術后第2天開始給藥,給藥劑量為家兔對人等效劑量的2倍。空白對照組給予0.9%氯化鈉溶液灌胃,骨肽對照組給予骨肽片溶液15 mg/kg灌胃,中藥實驗組給予三七接骨丸溶液0.2 g/kg灌胃。各組給藥頻次均為2 次/d,持續(xù)灌胃8周。
1.2.4 ELISA法檢測血清TGF-β1、BMP-2水平:在術后1、2、4、8周四個時間點每組隨機抽取6只兔,門靜脈采血5 ml,3000 r/min,離心15 min,取上清液冷凍保存待測。采用酶標分析儀以ELISA法檢測血清TGF-β1、BMP-2水平,在450 nm波長下測量樣品的吸光度(A值),檢測完成后,用標準物的濃度與A值計算出標準曲線的直線回歸方程式,將樣品的A值代入方程式,計算出樣品濃度,再乘以稀釋倍數,即為樣品的實際濃度。
1.2.5 RT-PCR檢測骨組織TGF-β1、BMP-2 mRNA表達水平:在術后第1、2、4、8周每組于兔橈骨折端取樣1 cm,進行PCR檢測時,從標本上取骨痂組織200 mg進行充分研磨。將骨組織研磨充分后,加入Trizol進行裂解,提取骨組織中總RNA后依照試劑盒說明進行反轉錄,以GAPDH作為內參,采用2-△△Ct法進行相對定量分析,計算TGF-β1、BMP-2 mRNA的相對表達量。引物序列見表1。
表1 引物序列
1.2.6 Western blot法檢測骨組織TGF-β1、BMP-2蛋白表達:將骨組織放入研缽中充分研磨,全蛋白提取試劑盒提取蛋白質,利用BCA試劑盒進行蛋白濃度測定。SDS-PAGE分離蛋白后轉膜,5%脫脂牛奶封閉過夜,分別加入一抗和二抗孵育,以GAPDH為內參,用Image J軟件分析各蛋白條帶灰度值。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LSD-t法;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各組不同時間點血清TGF-β1水平比較 見表2。三組血清TGF-β1水平均在術后第2周達到峰值,中藥實驗組TGF-β1峰值穩(wěn)定至術后4周開始下降。術后1、2、4、8周,中藥實驗組、骨肽對照組血清TGF-β1水平均高于對空白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中藥實驗組與骨肽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各組不同時間點血清TGF-β1水平比較(ng/ml)
2.2 各組不同時間點血清BMP-2水平比較 見表3。中藥實驗組血清BMP-2濃度在術后第2周達到峰值,峰值穩(wěn)定至4周后開始下降,空白對照組血清BMP-2濃度峰值為術后第4周。術后1、2、4、8周,中藥實驗組血清BMP-2水平均高于空白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中藥實驗組與骨肽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表3 各組不同時間點血清BMP-2水平比較(ng/ml)
2.3 各組不同時間點骨組織TGF-β1 mRNA表達比較 見表4。三組TGF-β1 mRNA表達均在術后2周達到峰值。術后1、2、4、8周,中藥實驗組TGF-β1 mRNA均高于空白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中藥實驗組與骨肽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表4 各組不同時間點骨組織TGF-β1 mRNA表達比較
2.4 各組不同時間點骨組織BMP-2 mRNA表達比較 見表5。中藥實驗組與骨肽對照組BMP-2 mRNA表達均在術后2周達到峰值,空白對照組峰值出現在術后4周。術后1、2、4、8周,中藥實驗組、骨肽對照組BMP-2 mRNA表達均高于空白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中藥實驗組與骨肽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表5 各組不同時間點骨組織BMP-2 mRNA表達比較
2.5 各組不同時間點骨組織TGF-β1蛋白表達比較 見表6(圖1)。各組骨組織TGF-β1蛋白表達均在術后2周達到峰值。術后1、2、4、8周,中藥實驗組、骨肽對照組TGF-β1蛋白表達水平均高于空白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中藥實驗組與骨肽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表6 各組不同時間點骨組織TGF-β1蛋白表達比較
圖1 各組骨組織TGF-β1蛋白表達電泳圖
2.6 各組兔骨折模型不同時間點骨組織BMP-2蛋白表達比較 見表7(圖2)。中藥實驗組與骨肽對照組兔骨組織BMP-2蛋白表達均在術后2周達到峰值,然后逐漸降低,空白對照組兔骨組織BMP-2表達峰值出現在術后第4周。術后1、2、4、8周,中藥實驗組、骨肽對照組兔骨組織BMP-2蛋白表達均高于空白對照組兔骨組織BMP-2蛋白表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術后1、2、4、8周,中藥實驗組與骨肽對照組兔骨組織BMP-2蛋白表達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表7 各組不同時間點骨組織BMP-2蛋白表達比較
圖2 各組骨組織BMP-2蛋白表達電泳圖
骨折是臨床常見病和多發(fā)病,骨折愈合是復雜的組織變化過程,涉及一系列不同的細胞活動,包括細胞增殖、分化及細胞外基質合成等[4]。據統(tǒng)計,約5%~10%的骨折患者由各種原因發(fā)生骨折延遲愈合或不愈合[5-6]。因此,探究骨折愈合機制,提高骨折愈合率是骨折治療的關鍵?,F階段,骨折的治療方法包括骨移植、甲狀旁腺激素注射、干細胞療法、低強度脈沖超聲等,以上方法存在創(chuàng)傷較大、治療費用昂貴及潛在不良反應等問題[7-10]。隨著現代分子生物學發(fā)展,研究發(fā)現細胞因子在骨折愈合過程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多種細胞及細胞因子共同發(fā)揮作用,促進骨細胞再生,調控骨折愈合的全過程,同時影響骨折愈合質量和時間[11]。其中代表性的細胞因子包括TGF-β、BMPs,其在調節(jié)骨細胞的譜系分化、生長增殖、凋亡等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TGF-β1在TGF-β家族中活性最強,所占比例最高,對骨組織修復與骨重建具有重要作用[12-13]。研究發(fā)現,TGF-β1在骨折早期通過血小板釋放啟動修復過程,能介導骨膜間充質細胞增殖分化,促進成骨細胞和成軟骨細胞增殖,誘導膜內成骨和軟骨內的成骨,促進血管形成,發(fā)揮修復功能[14]。BMP是一種多功能生長因子,在軟骨發(fā)育、骨形成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目前被認為是最強的骨誘導分化因子[15-16]。BMP-2在骨形成早期能誘導血管周圍游走的、未分化的間充質細胞分化增殖為成骨細胞或成軟骨細胞,并決定間充質細胞分化方向[17-18]。
中醫(yī)學治療骨折歷史悠久,近年來多項研究證實中醫(yī)藥在改善骨折癥狀、促進骨折愈合方面效果較好[19]。中醫(yī)學認為,骨折的核心病機為外傷傷及氣血,氣血運行受阻淤積,引起局部或全身癥狀,如疼痛、腫脹等,因此骨折的愈合是“瘀祛、新生、骨合”的過程[20-22]?!侗孀C錄》曰:“內治之法,必須以活血化瘀為先,血不活則瘀不能祛,瘀不祛則骨不能接”,這與平樂郭氏正骨第五代傳人高云峰所提倡的“腫不消則骨不長,瘀不祛則新血不能生”理念不謀而合。三七接骨丸以祛瘀活血接骨為治療總則,方中三七為君藥,具有化瘀止血、消腫定痛的功效,乳香、沒藥為臣藥,活血止痛、消腫生肌,當歸補血活血,牡丹皮祛瘀止痛,茯苓健脾安神,自然銅接骨續(xù)筋[23-25],諸藥合用,通補兼施,溫涼并濟,破而不傷正氣,補而不留瘀滯,諸藥各司其能,共奏祛瘀活血、消腫止痛、續(xù)筋接骨之功效,符合中醫(yī)學“瘀祛、新生、骨合”理論,在骨折愈合早、中期具有重要作用[26-28]。張虹等[29]研究發(fā)現,三七接骨丸能夠活血行氣,有效改善骨折患者疼痛、腫脹等癥狀。秦月鵬等[30]應用三七接骨丸治療股骨頸骨折發(fā)現,三七接骨丸能夠刺激骨折處的骨痂生長,縮短骨折愈合時間。本研究結果顯示,三組動物血清TGF-β1水平及骨組織TGF-β1 mRNA水平均于術后2周達到峰值,術后1、2、4、8周,中藥實驗組血清TGF-β1水平及骨組織TGF-β1 mRNA和蛋白水平均優(yōu)于空白對照組,中藥實驗組與骨肽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三七接骨丸、骨肽片均能夠在骨折早期提高TGF-β1表達,加速骨折愈合。中藥實驗組與骨肽對照組骨組織BMP-2蛋白表達峰值出現在術后2周,空白對照組則出現在術后4周,且術后1、2、4、8周,中藥實驗組指標均優(yōu)于空白對照組,說明三七接骨丸能夠促進骨折愈合過程中BMP-2蛋白表達。以上結果說明三七接骨丸作用于兔橈骨骨折模型能夠促進TGF-β1/BMP通路表達,在骨愈合過程中誘導相關基因、蛋白早期表達,增加表達量,加速骨愈合。
綜上所述,三七接骨丸通過激活TGP-β/BMP信號通路,誘導TGF-β1、BMP-2蛋白早期表達,并增加其表達量,從而促進骨折愈合。但是臨床骨折愈合機制并不局限于單一信號通路,因此對于中藥促進骨折愈合的作用機制仍需更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