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珠容
網(wǎng)購的一件小西裝到貨,我試穿后覺得袖子長了些,便來到附近的一家裁縫鋪,問老板能否將袖子剪去一段。老板接過衣服看了看,說:“可以,就是要耗點錢,15塊。”
我嫌他要得貴了,就拿著衣服來到第二家裁縫鋪。這家老板也認真地看了看衣服,說道:“改這袖子恐怕得費些時間,要一個小時左右?!比缓笏o我解釋道,“小西裝的布料有里外兩層,又是容易繃線的材質(zhì),剪完多余的布料后需要里外對整齊,再密密地縫合。另外,袖口那里還有幾個別致的扣子,想留住它們就需要挪位,只能一一剪下,再重新縫到新的位置上去?!逼鋵嵥囊獌r也是15元,但聽了她的解釋,我已經(jīng)不覺得貴了。
對第一家裁縫鋪的老板而言,“耗點錢”等同于“費些時間”,但他可能一直習(xí)慣于用金錢來衡量時間,而不是用時間來衡量金錢。第二家裁縫鋪的老板卻懂得,要想俘獲顧客的同理心,從“時間”的角度出發(fā)要比從“金錢”的角度出發(fā)更容易些。的確,從表達方式上看,“費些時間”要比“耗點錢”巧妙許多——“耗點錢”就能做到的事兒,體現(xiàn)不出時間的打磨;“費些時間”才能做到的事兒,卻盡顯時光流逝的沉淀。
(推薦者:一米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