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紅都
清晨去大明渠邊跑步,繞著彎彎的小石徑邊賞風景邊跑步,一排長在稈莖上的花朵映入視野。哦,是蜀葵,“蜀葵開花大麥熟”,眼下又到了收麥的時節(jié)。
九年前的六月,我和朋友去洛寧參加一個文化采風活動,路上看到很多農(nóng)家大門外都種有一種長長稈莖狀的植株,植株上開的花有玫紅色的,白色的,還有紫色的,在棕墻黛瓦的映襯下,如同洗凈鉛華、返璞歸真的美女。我們好奇地問一位農(nóng)家大嬸這叫什么花兒。
大嬸笑著說:“這叫大麥熟?!?/p>
我有些失望,心里暗想:誰起的名字呀,太土氣了吧?這么別致漂亮的花兒,如果沒有如“迷迭香”“曼陀羅”這類夢幻詩意的芳名,起碼也應(yīng)該有一個像“香雪蘭”“風鈴草”這般清新可人的冠名吧?朋友顯然也有些失落,心有不甘地追問道:“怎么會叫‘大麥熟’呢,是不是別名,還有其他名字嗎?”
大嬸的臉,頃刻笑成了一朵明艷的菊花:“都是這么叫的呀,它每年都是六月麥子成熟的時候開花,正是麥收的吉祥日子,所以都喚它‘大麥熟’……”旁邊在聽我們聊天的農(nóng)家大叔接過話瓣說:“也有人管它叫‘燒餅花’?!?/p>
我和朋友相視而笑,“大麥熟”“燒餅花”,真是接地氣的農(nóng)家花卉。
第二次見到這種花,是前年在中國國花園。那個夏天我和先生去看荷花,在園中尋找衍秀湖的時候,竟意外看到“大麥熟”的身影,綠意盈盈的園林,因了那亭亭玉立綻放在稈莖上的粉紅色“大麥熟”,而顯得光彩亮麗,引得好幾位美女在這里拍照,我忍不住停住腳步,跟先生講起這種花充滿鄉(xiāng)土氣息的名字,以及名字的由來。
先生不以為然地說:“不對呀,那是‘蜀葵’?!闭f著,他從手機里調(diào)出植物識別軟件,對著花掃了一下,給我看鑒別結(jié)果,果然是蜀葵。
到底哪個名字才是這種花的真名呢,抑或根本就只是兩種外形相近的不同植物?性急中,我搶過先生的手機仔細看起鑒花報告中這種植物的詳細介紹。
當我看到“因為開花期正是麥子成熟的時期,民間也管它叫‘大麥熟’”的時候,想起以前那位洛寧大嬸的話,心中疑云頃刻散去,一種欣喜感悄然從心底生出,那種感覺,如同得知一位小名叫“黑妮兒”的鄉(xiāng)村少女背著書包進學堂,然后被一位博學多才的老師起了一個書香味濃厚的學名“沈唯蕁”,人也添了幾分優(yōu)雅……因了這種花有雅、俗兩種不同的名字,從此,我深深地記住了它。
繞渠慢跑,五顏六色的蜀葵,在清爽的風中,像七色的彩虹一樣令人賞心悅目。種這些花的老人,是家附近的一名企業(yè)退休職工,他自購花種,在渠邊種下了很多不同品種的植物,一年四季,花開不斷:春有桃花,夏有蜀葵,秋有菊桂,冬有蠟梅……每一朵花的背后,都浸染著他一年四季修枝打杈、澆水施肥的辛勤汗水?;▋菏敲利惖娘L景,有人把美私藏在家里,有人卻愿把美奉獻給社會。
他說,蜀葵是最好養(yǎng)的花了,隨便挖個坑,丟下幾粒種子就能成長……他說得輕描淡寫,好像自己的付出多么微不足道,但如果沒有他那些“微不足道”的付出,何來花開馨香染渠谷?
他和眼前的蜀葵,都是城市中質(zhì)樸美麗的風景,靈魂的馨香,一如這俗稱“大麥熟”的蜀葵,向外界索取得少,為社會奉獻得多,給一點陽光,便能快樂地奉獻出一片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