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永霞 方紅星 田斌斌 胡青青
(開封市兒童醫(yī)院小兒呼吸科,河南 開封 475000)
咳嗽變異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支氣管哮喘類疾病,其中兒童發(fā)病率較高,臨床表現(xiàn)主要為反復發(fā)作的慢性咳嗽,無明顯喘息、氣促等癥狀,但氣道高反應性陽性[1]。
目前大多數(shù)學者認為咳嗽變異性哮喘(CVA)的發(fā)病機制與典型的哮喘病的發(fā)病機制一致,主要是一種氣道變應性炎癥。因此輕微的氣道炎癥可能是咳嗽變應性哮喘最重要的發(fā)病機制[1]。糖皮質激素藥物為哮喘小兒的臨床常用治療藥物,可以有效控制呼吸道的炎癥,減弱呼吸道反應性,是目前臨床治療小兒CVA首選藥物,但過量使用該類激素,也會產(chǎn)生一定的局部不良反應[2]。
孟魯司特鈉是當前已知最強的特異性白三烯受體阻斷劑,可阻滯白三烯結合受體,有效抑制氣道高反應,改善哮喘小兒支氣管炎性反應,并減少嗜酸性粒細胞對應浸潤現(xiàn)象,進而將哮喘小兒氣道炎性反應予以緩解,促使哮喘小兒呼吸情況獲得改善,起到止咳、改善炎性反應的積極作用[3]。因此,本文旨在分析孟魯司特鈉聯(lián)合糖皮質激素吸入治療對CVA患兒IgE、EOS及IL-10的影響。
選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CVA患者98例,根據(jù)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47例和觀察組51例。其中對照組女23例,男24例,年齡3-10歲,平均年齡(6.32±1.03)歲,病程5-25 w,平均病程(14.28±4.02)w;觀察組女 25例,男 26例,年齡 4-11歲,平均年齡(7.29±1.17)歲,病程 5-27 w,平均病程(15.37±4.29)w。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臨床相關資料完整;(2)符合CVA相關診斷標準[4];(3)慢性咳嗽,尤其是夜間刺激性咳嗽明顯者;(4)排除其他原因誘發(fā)的慢性咳嗽;(5)本研究獲得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批準;(6)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對本實驗治療藥物過敏者;(2)合并心、肝、腎等其他臟器并發(fā)癥者;(3)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者;(4)存在認知功能障礙和精神異常者。
1.2.1 對照組
對照組采取糖皮質激素吸入治療,霧化吸入布地奈德(澳大利亞AstraZeneca Pty Ltd,國藥準字H20090902),一次1g,一天2次。治療3 m為一療程。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孟魯司特鈉治療,糖皮質激素吸入治療給藥劑量和方法同上。同時,給予孟魯司特鈉(山東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3330)口服,2-6歲患兒給藥一次4 mg,7-14歲患兒給藥一次5 mg,一天1次。治療3 m為一療程后觀察治療情況。
1.3.1 臨床療效
參考有關文獻[5],以咳嗽為主要指標。輕度(1級):間斷咳嗽,咳嗽間隔時間較長,患兒生活、睡眠不受影響;中度(2級):間斷咳嗽,咳嗽間隔時間較短,患兒生活、睡眠受到影響;重度(3級):夜間頻繁咳嗽,患兒生活、睡眠受到極大影響。顯效為咳嗽癥狀消失或程度減輕2個級別及以上;有效為咳嗽癥狀減輕1個級別;無效為咳嗽癥狀無減輕甚至加重??偗熜?(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3.2 IgE、EOS、IL-10水平
于治療前后分別采集兩組患兒空腹靜脈血 5 mL,置于真空離心管中,以3000 rpm的轉速離心20 min后,取上清液放入- 20℃的恒溫箱中保存待檢。采用免疫比濁法檢測上清液中的IgE水平;采用酶聯(lián)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測定上清液中的IL-10水平;同時,采集血液標本2 mL,于光鏡下計算EOS計數(shù)。采用博科BK-12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山東博科生物產(chǎn)業(yè)有限公司)進行操作,試劑盒均由洛陽生科生物工程公司提供,根據(jù)試劑盒說明書嚴格開展各項檢測操作。
1.3.3 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包括口腔念珠菌病、咳嗽、聲音嘶啞和咽部刺痛等局部不良反應。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D)的形式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卡方χ2檢驗;均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顯示,對照組為顯效9例、有效21例、無效17例,總療效為63.83%;觀察組為顯效21例、有效24例、無效6例,總療效為88.24%;因此,觀察組臨床總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臨床療效[n(%)]
結果顯示,治療前,兩組IgE、EOS、IL-10水平均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治療后 IgE、EOS指標均有所下降,IL-10水平上升;且治療后,觀察組IgE、EOS指標值低于對照組,IL-10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IgE、EOS、IL-10水平比較(±SD)
表2 兩組IgE、EOS、IL-10水平比較(±SD)
注:兩組間比較,aP<0.05;同組間比較,bP<0.05。
組別 例數(shù) IgE(mg·L-1) EOS(×109·L-1) IL-10(pg·mL-1)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7 0.97±0.28 0.77±0.16b 0.44±0.18 0.40±0.07b 11.57±8.31 13.43±8.49b觀察組 51 0.99±0.23 0.33±0.04ab 0.42±0.12 0.18±0.03ab 11.49±8.24 19.32±8.46ab
結果顯示,對照組治療后出現(xiàn)不良反應共 8例,其中口腔念珠菌病1例、咳嗽3例、聲音嘶啞2例、咽部刺痛2例,總發(fā)生率為17.02%;觀察組出現(xiàn)不良反應共5例,其中口腔念珠菌病1例、咳嗽2例、聲音嘶啞1例、咽部刺痛1例,總發(fā)生率為 9.80%。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n(%)]
目前對咳嗽變異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的發(fā)病機制,大多數(shù)學者認為與典型的哮喘病的機制是一致的,是一種氣道變應性炎癥。因此輕微的氣道炎癥可能是咳嗽變應性哮喘最重要的發(fā)病機制[1]。
神經(jīng)源性炎癥是指由感覺神經(jīng)末梢釋放的神經(jīng)肽或神經(jīng)遞質所介導的炎癥,主要病理表現(xiàn)為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漿外滲和組織水腫等。與典型哮喘相同,免疫球蛋白E( Immunoglobulin E,IgE)介導的I型變態(tài)反應在CVA發(fā)病中起主要作用,以嗜酸性粒細胞(Eosinophil,EOS)浸潤為主的變應性氣道炎癥是 CVA的主要病理基礎[3]。糖皮質激素藥物為哮喘小兒的臨床常用治療藥物,布地奈德是比較常用的一種糖皮質激素藥物,可以抵抗哮喘小兒體內嗜酸性粒細胞的對應活化過程,降低炎性因子的生成,進而可改善哮喘小兒癥狀,獲得較好抵抗炎性反應功效[4]。
有學者認為,長期吸入糖皮質激素治療有助于防止CVA發(fā)展為典型哮喘,抗炎作用強,且吸入激素的時間至少持續(xù)3 m,以免復發(fā)[5]。白三烯是氣道炎性反應的重要介質,可加快黏液分泌,促使EOS浸潤氣道組織,誘發(fā)黏膜水腫,造成支氣管收縮,形成氣道重塑及氣道高反應性[6]。孟魯司特鈉是當前已知最強的特異性白三烯受體阻斷劑,可阻滯白三烯結合受體,有效抑制氣道高反應,促使支氣管平滑肌舒張,降低氣管敏感性,緩解支氣管痙攣,緩解炎性細胞浸潤黏膜,抵抗哮喘小兒氣道炎性反應情況,改善哮喘小兒支氣管炎性反應,并減少嗜酸性粒細胞對應浸潤現(xiàn)象,進而將哮喘小兒氣道炎性反應予以緩解,促使哮喘小兒呼吸情況獲得改善,起到止咳、改善炎性反應的積極作用[7]。而EOS由造血干細胞分化而來,是CAV神經(jīng)源性氣道炎癥反應的主要效應細胞[8]。
有研究報道,IL-10對于單核巨噬細胞的主要作用為釋放免疫介質,發(fā)揮特異性免疫的功能,在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機體中,IL-10水平的增高可增強免疫細胞抑制效能,抑制其炎性介質的釋放[9]。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IgE、EOS指標值均低于對照組,IL-10水平高于對照組。提示孟魯司特鈉聯(lián)合糖皮質激素吸入治療 CVA可通過對患兒IgE免疫因子的調控而抑制炎性介質釋放,有效改善免疫功能。另一方面,觀察組(88.24%)臨床總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63.83%),且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提示孟魯司特鈉聯(lián)合糖皮質激素吸入治療 CVA可提高治療效果,緩解咳嗽癥狀,控制患兒氣道炎癥反應,改善肺功能,且藥物安全性良好。
綜上所述,孟魯司特鈉聯(lián)合糖皮質激素吸入治療CVA患兒有顯著的臨床效果,且安全性較高,可有效降低IgE、EOS指標值,升高IL-10水平,緩解咳嗽癥狀,改善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