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敬彬 張永力
(鄭州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河南省腫瘤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河南 鄭州 450008)
由于當代生活環(huán)境的惡化、大氣污染以及吸煙等因素,近年來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發(fā)病率逐年增長,位于全球四大死亡原因之一[1]。COPD是呼吸內科較為常見的疾病,患者發(fā)病時常表現(xiàn)為呼吸困難和氣流受限等現(xiàn)象,對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COPD一般呈進行性發(fā)展,當出現(xiàn)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時,大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感染,病情發(fā)展迅速,若不積極進行控制,可導致患者死亡[2]。
目前臨床對其常進行藥物治療,布地奈德、特布他林能有效減輕炎癥反應,緩解憋喘癥狀,在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中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但由于長期使用藥物病情控制并不理想,導致反復發(fā)作,經久不愈[3]。相關研究表明,AECOPD患者可通過縮唇、腹式呼吸來延長呼氣時間,從而減輕肺泡過度充氣,改善肺內氣體交換以及氣促癥狀[4]。對AECOPD患者實施呼吸訓練,有利于幫助患者盡早康復,減少死亡風險,提高生活質量。為提高臨床療效,本文通過布地奈德聯(lián)合特布他林壓縮霧化吸入結合呼吸康復訓練治療AECOPD,為臨床治療提供一定參考。
分析2020年3月~2022年5月于本院進行AECOPD治療的87例患者資料。納入標準 :病情均符合AECOPD臨床診斷標準者[5];病情較為穩(wěn)定者;無其他合并癥者;患者及家屬知情自愿參加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病情危及者;認知功能障礙者;臨床資料不全者;治療禁忌癥者。根據(jù)治療方法的不同將其分為對照組(42例)和研究組(45例)。對照組平均年齡為62.75±2.74歲;平均COPD病史為6.89±2.79年;平均發(fā)病時間為5.26±1.48 h;有吸煙史37例,無吸煙史5例。研究組平均年齡為63.47±2.89歲;平均COPD病史為6.59±2.59年;平均發(fā)病時間為5.16±1.35 h;有吸煙史39例,無吸煙史6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1 對照組
對照組給予布地奈德混懸液(正大天晴藥業(yè)集團,國藥準字H20203063,規(guī)格:2 mL:1 mg)聯(lián)合特布他林(四川美大康華康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03158,規(guī)格:2 mL:5 mg)壓縮霧化吸入治療,2 mL·次-1,15 min·次-1,2 次·d-1,連續(xù)治療15 d。
1.2.2 研究組
研究組在對照組霧化吸入的基礎上進行呼吸康復訓練治療,縮唇呼吸:閉口經鼻吸氣,然后通過縮唇,像吹口哨樣緩慢呼氣5 min,呼氣時縮唇程度由患者自行調整。
腹式呼吸:臥位或者半臥位,雙手置于腹部,使用鼻子慢慢深吸氣,吸氣時腹部隆起,堅持 2到3秒,再利用腹部力量盡力將氣體經口呼出,利用口哨式口型縮唇的方式在 4 ~ 6秒的時間內將氣呼出,使吸呼時間比為1∶2,呼吸頻率控制在 15 min·次-1,10 次·min-1,2 次·d-1,連續(xù)治療15 d。
1.3.1 臨床療效
療效判定標準[6]:顯效:癥狀消失,呼吸通暢,肺部濕啰音消失。有效:癥狀、呼吸情況改善。無效:癥狀及呼吸情況無明顯變化。
1.3.2 肺功能
于治療前、治療15 d后采用北京麥邦肺功能儀檢測(濟南鑫貝西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型號:MSA99)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xiàn)VC)、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orced expiratory volumone second,F(xiàn)EV1)以及FEV1/FVC;抽取患者空腹靜脈血2ml,以3500 r·min-1離心5 min,離心半徑為 8 cm。
1.3.3 動脈血氣指標
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血氧分壓(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二氧化碳分壓(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in artery,PaCO2)。
1.3.4 呼吸困難程度
采用呼吸困難評分[7]進行評價:無氣促者為0分;劇烈運動時有氣促者為1分;登樓或爬坡時出現(xiàn)氣促者為2分;步行時有氣促者為3分;步行超過90 min氣促比較嚴重而需要停止活動者為4分;離開房間或穿衣服即可引起氣促者為 5 分。
1.3.5 不良反應
分析對比兩組的不良反應,包括:口腔感染、肝腎功能異常、血糖升高等。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33%,明顯高于對照組71.43%(P<0.05)。見表1。
表1 臨床療效比較[n(%)]
治療前,兩組肺功能水平、動脈血氣指標水平以及呼吸困難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肺功能指標、PaO2與治療前相比均升高 PaCO2、呼吸困難評分均降低,且研究組肺功能指標、PaO2均高于對照組,PaCO2、呼吸困難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肺功能指標、動脈血氣指標以及呼吸困難評分(±SD)
表2 肺功能指標、動脈血氣指標以及呼吸困難評分(±SD)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hù) FVC(L) FEV1(L) FEV1/FVC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2 0.72±0.11 1.32±0.37* 1.18±0.35 1.97±0.27* 59.28±4.87 66.05±3.26*研究組 45 0.68±0.17 1.89±0.34*# 1.14±0.36 2.41±0.24*# 59.04±4.75 75.14±3.29*#組別 例數(shù) PaO2(mmHg) PaCO2(mmHg) 呼吸困難評分(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2 47.25±5.74 64.52±4.67* 69.35±5.24 54.08±4.26* 4.27±0.48 3.89±0.25*研究組 45 48.33±5.78 85.79±5.35*# 69.47±5.64 42.17±4.13*# 4.25±0.51 2.19±0.18*#
研究組口腔感染3(6.67%)例,肝腎功能異常0(0.00%)例,血糖升高0(0.00%)例,對照組口腔感染2(4.76%)例,肝腎功能異常0(0.00%)例,血糖升高0(0.00%)例,兩組不良反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COPD是以氣道、肺實質以及肺血管的慢性炎癥為主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現(xiàn)階段對于對于COPD的發(fā)病機制尚未明確。據(jù)相關資料顯示,在患者吸入有害顆?;蛴泻怏w后可能會引起肺部炎癥、氧化應激反應以及蛋白酶反應失衡等現(xiàn)象,同時膽堿能神經受體分布異常會引起 COPD病情發(fā)展至 AECOPD[1-3]。當患者處于 AECOPD多伴有長期呼吸受阻及氣流不暢,導致呼吸道分泌物長期滯留,致使支氣管黏膜上皮細胞變性壞死,可表現(xiàn)為氣體受限呼吸受阻,加之慢性病程易出現(xiàn)反復發(fā)作,多數(shù)患者會出現(xiàn)營養(yǎng)不良及貧血癥狀,從而加劇疾病進展,出現(xiàn)病情惡化。目前臨床對AECOPD的治療常采用藥物治療。布地奈德、特布他林能有效減輕炎癥反應,緩解憋喘癥狀,在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中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但由于長期使用藥物病情控制并不理想,導致反復發(fā)作,經久不愈[3]。采用藥物布地奈德聯(lián)合特布他林壓縮霧化吸入治療可快速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但長期使用任然有損害機體免疫系統(tǒng),致使產生耐藥性,不利于患者遠期預后等局限性[4]。呼吸康復訓練為促進肺功能恢復的非藥物干預方式,通過呼吸運動幫助患者提高呼吸張力及呼吸頻率、改善血液循環(huán)等具有重要作用[5,6]??s唇呼吸練習能夠阻止小氣道過早關閉,促進肺泡內殘氣量排出,同時增加新鮮空氣吸入,幫助患者改善缺氧狀態(tài),提高活動耐力。腹式運動能增加支氣管內壓,降低呼吸阻力,進而擴大氣體交換容量,改善肺底部通氣,進一步降低呼吸肌能耗,緩解呼吸困難癥狀。本研究結果顯示,經布地奈德聯(lián)合特布他林結合呼吸康復訓練后的觀察組肺功能指標、動脈血氣指標以及呼吸困難評分均明顯改善,提示呼吸康復訓練能調節(jié)動脈血氣,提升胸廓活動度及肺泡通氣量,從而促進肺換氣功能的恢復。且經兩組臨床治療療效中發(fā)現(xiàn),在布地奈德聯(lián)合特布他林的基礎上進行呼吸康復訓練能將治療總有效率由71.43%提升至93.33%。另一方面,兩組在治療期間,均未出現(xiàn)明顯不良癥狀,說明布地奈德聯(lián)合特布他林結合呼吸康復訓練具有較好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布地奈德聯(lián)合特布他林壓縮霧化吸入結合呼吸康復訓練治療 AECOPD可促進動脈血氣和肺功能的恢復,改善臨床癥狀,具有較好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