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笠 薛海嵐 賴泰辰 薛穎
(1.福建省立醫(yī)院南院眼科,福建 福州 350001;2.福建省立醫(yī)院眼科,福建 福州 350001;3.福建醫(yī)科大學省立臨床醫(yī)學院,福建 福州 350001;4.福建省婦幼保健院超聲科,福建 福州 350001;5.福建醫(yī)科大學臨床醫(yī)學部,福建 福州 350001)
弱視是一種常見的空間視覺發(fā)育混亂,以異常形式的視力及雙眼視功能為特征,尤以屈光不正最為常見。影響其危害的因素與7周歲前斜視、視覺剝奪、屈光參差等有關;可對患兒的視功能造成極大影響,還會對患兒日后正常生活帶來不同程度的困擾[1]。研究發(fā)現屈光不正性弱視的治療難度隨年齡增長而增加,隨弱視程度加重,不僅會降低視力水平,還會影響患兒立體視覺情況,加重發(fā)育受阻[1]。因此,如何有效治療該疾病,提高患兒視功能和日后生存質量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目前,尚無可延緩或治療弱視的特效藥物,傳統(tǒng)臨床以過矯鏡療法治療為主。但研究發(fā)現,過矯鏡療法治療時間長,需要患兒及家屬長期堅持,患兒依從性低,療效欠佳[2~3]。而阿托品治療可在抑制患眼的同時保留視力,使雙眼同時運用,提升視力水平;并且阿托品可刺激大腦視覺中樞接受雙眼視覺信號,從而形成立體、完整的視覺分析,促進視力恢復,提高患兒治療依從性,有利于預后[2~3]。
故本研究選取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85例屈光不正性弱視患兒,分析不同治療方式對患兒臨床療效、立體視重建及不良反應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在本院收治的85例屈光不正性弱視患兒的臨床資料。納入標準:(1)所有患兒雙眼均有明顯的弱視,且矯正視力相差>2行;(2)經常規(guī)視力、屈光及眼內外眼底檢查顯示為屈光不正,為中心性注視;(3)無藥物過敏史;(4)臨床資料完整且真實;(5)所有患兒家屬均知曉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雙眼病理性改變者;(2)伴有其他眼部疾病者;(3)合并癡呆、精神疾病等無法配合本研究者。
根據不同治療方式將其分為對照組(n=41)及研究組(n=44)。其中,研究組患兒男26例,女18例,平均年齡(5.32±2.91);對照組患兒男23例,女18例,平均年齡(5.84±2.89)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經醫(yī)院鄰倫理委員會批準。
對兩組患兒的視力、眼底、眼位等進行檢查,確診屈光狀態(tài)。兩組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每兩個月復查一次。
1.2.1 對照組
對照組以過矯鏡療法:由專業(yè)驗光師為兒童配鏡,矯正其屈光,并常規(guī)定量遮蓋,結合家中與門診治療,由專業(yè)醫(yī)師制定個性化診療計劃,家長帶兒童到門診完成相應檢查與訓練,訓練內容包括遮蓋健眼,采用光柵、紅閃、光刷弱視訓練儀進行刺激訓練。讓兒童在家中完成規(guī)定的訓練任務,如穿針、串小珠子等精細訓練。督促兒童定期復查,詳細記錄其檔案。
1.2.2 研究組
研究組在上組基礎上以阿托品治療:選取沈陽興齊眼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2295;藥品名稱為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膠,將其滴于眼瞎結膜內,每天一次,連續(xù)治療一周,隨后休息一周,以此周期循環(huán),連續(xù)循環(huán)兩次。
1.3.1 臨床療效
根據中華眼科學會全國兒童弱視斜視防治學組會議[4]制訂的標準:治療后患兒視力恢復至正常:痊愈;患兒經治療后視力水平較前提高≥2行:顯效;患兒經治療后視力水平較前提高≥1行:有效;患兒經治療后視力水平未明顯提高,與治療前相似:無效??傆行蕿槿?顯效+有效之和。
1.3.2 立體視重建情況
立體視重建標準[5]為治療后患兒立體視銳度<55°:正常;患兒治療后立體視銳度 55°~65°:一般;治療后患兒立體視銳度>65°:差。兒立體視重建有效率為正常+一般之和。
1.3.3 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不良反應包括:粘膜干燥、發(fā)熱等。
1.3.4 依從性
依從性以患兒可主動配合治療為完全依從;當患兒出現忘記涂抹阿托品或佩戴過矯鏡治療中為部分依從;患兒完全沒有遵守涂抹藥物及佩戴矯鏡者為不依從;依從率為完全依從+部分依從之后。
所有數據均采用 SPSS 22.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通過均數±標準差(±SD)描述,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通過構成比/率進行描述,經χ2檢驗,P<0.05表示比較間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總有效為 95.45%,對照組總有效為70.73%,研究組臨床療效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對比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χ2=9.429,P=0.002)(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研究組立體視重建有效率為94.09%,明顯高于對照組的 60.98%(χ2=5.746,P=0.017)(見表2)。
表2 兩組立體視重建情況比較(n,%)
兩組治療期間均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而研究組治療完全依從者29例,部分依從者14例,不依從者1例;對照組完全依從者18例,部分依從者10例,不依從者13例;研究組治療依從率明顯高于對照組(97.73% vs 68.29%)(χ2=13.365,P=0.000)。
屈光不正性弱視是兒童發(fā)育期間最常見的視覺發(fā)育障礙疾?。黄涫怯捎谇猱惓?,視物時無法在視網膜黃斑中心凹形成清晰的物像而造成不同程度的形覺剝奪,其多發(fā)生于遠視≥3.00D,近視≥6.00D,散光≥2.00D并未及時矯正的高度屈光不正者[6]。大量研究表示,患兒治療難度隨年齡增長而增加,且治療效果越差;不及時治療,隨弱視程度加重,不僅會降低視力水平,還會影響患兒立體視覺情況,加重發(fā)育受阻[7]。如何及早有效診治屈光不正性弱視患兒,提升患兒視力水平是目前臨床研究熱點。
既往常規(guī)過矯鏡療法治療屈光不正性弱視主要通過以眼罩遮蓋方式對主眼產生壓迫,迫使出現弱視的患眼進行注視,以逐步改善弱視,提高視力水平;具有一定臨床療效,但相關研究發(fā)現,該干預方式無法建立立體視,使大腦視中樞缺乏對平衡雙眼視覺信息的改變;且患兒治療期間無法有效堅持進行過矯鏡佩戴治療,依從性欠佳[8]。而聯(lián)合阿托品治療一方面可在抑制患眼的同時,仍可保留視力,使雙眼同時運用,提升視力水平;另一方面以阿托品進行干預可刺激大腦視覺中樞接受雙眼視覺信號,從而形成立體、完整的視覺分析[2-3]。相關研究表示,以眼罩遮蓋法聯(lián)合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膠進行治療有利于提高視力,建立高級視功能[9]。類似的,李曉蓓[10]等學者也發(fā)現,對弱視患兒在既往眼罩遮蓋法基礎上聯(lián)合阿托品可在短時間內改善患兒弱視情況,還可提升患兒治療依從性,促進臨床治療效果。
而本研究發(fā)現,經過矯鏡聯(lián)合阿托品治療患兒臨床療效明顯優(yōu)于單獨應用矯鏡治療者,且患兒依從性高。與上述研究一致,這與阿托品藥物作用機制有關,其對主眼具有良好的散瞳作用,協(xié)助矯正眼鏡輔助患兒主眼及弱視眼進行遠近視物注視,無需患兒使用單眼視物,可使雙眼正常接收視中樞信號,以提升患兒視力改善情況,還可提升患兒治療依從性[6-10]。
此外,立體視功能是臨床上判斷立體銳度衡量的指標。相關研究表示,弱視是影響立體視銳度發(fā)育的重要因素之一[6-10]。弱視患兒立體視覺的形成與雙眼視力差異和視力水平有密切關系,雙眼視力差小、視力好者立體視覺形成好;反之則越差。本研究對兩組患兒立體視重建水平進行研究發(fā)現,研究組患兒立體視重建有效率高達94.09%。說明過矯鏡聯(lián)合阿托品治療對促進患兒弱視視力重建具有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采用阿托品+過矯鏡療法治療屈光不正性弱視患兒臨床療效佳,可顯著改善患兒立體視重建情況,且患兒依從性高,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