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特特
在這個城市,非常時期,遠親、近鄰,給我很多的溫暖。
傍晚接到通知,從第二天起,浦西靜默化管理。
我開始盤點物資。一向過度準備的我,比一般人物資充沛。一箱午餐肉罐頭,一箱魚罐頭,米面糧油礦泉水,餅干點心臘肉香腸等齊全,除了這些干貨,冰箱下層也已被肉食填滿了,冰箱上層,各種面點齊聚,只有一樣,來不及準備:青菜。
這時,接到表姐的電話:“缺青菜嗎?”“缺!你怎么知道?”我驚訝?!昂?,你在小區(qū)門口等我?!北斫闳撕菰挷欢?。
表姐是我大舅的女兒,我們小時候親厚,長大了,長期分離,幾年才能見上一面。哪怕現(xiàn)在都搬到上海,但兩家住得遠,走動并不勤,上一次聚,還是去年國慶節(jié)。
夜色中,我看見路邊停下一輛黃色面包車,表姐拖著一只大塑料袋,過馬路,來到我面前。
小區(qū)的門已經鎖了,非居民不能進,我們在防護欄邊完成交接。表姐說,她在郊區(qū),買青菜比較方便,心想可能我也需要,就給我?guī)Я艘环荨K掖易吡?,面包車的黃和路燈的黃很快融成一團。
我拖著大塑料袋往家走,由于太沉,我把袋子放在地上歇了一會兒,袋口松開,芹菜、菠菜、雞毛菜,露出綠油油、毛茸茸的頭,路過的鄰居紛紛流露出羨慕的眼神。他們剛從超市回來,要么力氣不夠大,要么貨品不夠足,總之,面對我的大袋子青菜,觀者無不駐足驚嘆。
回到家,我將這些菜擺整齊,連拍好幾張圖,發(fā)在朋友圈。我的文案是“一年聯(lián)系一次的表姐,趕在靜默前,送來青菜,這是什么感覺?”三分鐘后,點贊超百?!案袆?!”“你發(fā)財了!”“親人!”評論集中分為三類。是啊,靜默時期,表姐的菜給了我宅在家的安全感。
一周后,“表姐牌”青菜消耗大半,蔬菜再次告急。此時,我的鄰居開始各顯神通。饒是囤的物資夠,也不敢坐吃山空,我及時作出反應,哪撥團購都爭取不落下。
一開始,當然還是團青菜。以小區(qū)為單位,熟人間,你拉我、我拉你,一小時就組成幾百人的群。
公布套餐品名,公示價格,團長發(fā)布接龍,團員參與接龍,沒有聲音,但團長一聲“截單”自帶聲響,仿佛“叮咚”一聲,敲響了等菜來的鐘聲。
等菜來。第一天下單,第三天到貨,第三天一大早,就有人在群里問,“菜呢?菜來了么?還要多久?我是等著吃飯,還是吃完飯等?還是這頓沒戲,今天都沒戲了?”“+1”“同問”,跟者眾,“稍等”“在路上”“我再聯(lián)系一次”“快了”“來了”“準備”“接貨!”團長一句句發(fā)言像戰(zhàn)鼓、像直播、像新聞報道,令人振奮,讓人熱血沸騰。菜來了,由于足不出戶,各樓只能派兩名志愿者推著物業(yè)臨時借用的小車,去小區(qū)門口指定地點領全樓的菜,再回來在每棟樓的一樓大廳分發(fā)。
夜里十一點,整棟樓無人入眠,本樓志愿者在群里發(fā)送了消息:“每家下來一個代表,接貨!”我馬上換好出門做核酸的外出服,戴上口罩,來到一樓大廳中央,與鄰居們用眼神打招呼,一包包蔬菜躺在地上排隊,等著大家領取。
我在領取表中找到我的名字,簽個字,帶著菜,回到家。
次日,全小區(qū)餐桌上,炒著一樣的青菜。
很快,團購從整個小區(qū)發(fā)展成每棟樓獨立作戰(zhàn),每個人捐出每個人的資源、能耐、智慧、精力,以樓為單位是最好的選擇。
二樓籍貫舟山的鄰居通過老家的二姨,解決了我們的海鮮,于是,宅在家的第十天,我收到八只螃蟹。四樓鄰居是某連鎖超市供應商的外甥,解決了我們的牛、羊、豬肉,于是,冰箱下層的肉食吃掉四分之三時,我續(xù)上了排骨和牛腱子肉。
十八樓的大爺認識個水果商,三十樓的小姑娘在杏花樓上班,她的隔壁是牛奶公司的員工……
我和我的鄰居只在做核酸和領團購時見面,門牌號和人還對不上。但我們煮著一個牌子的大米飯,鹵著同品種的五花肉和蛋,飯后甜品都是生吐司,甜品后的水果是同等大小的麒麟瓜,朋友圈曬出的下午茶全是打著“自由狂野”廣告語的掛耳咖啡加杏花樓青團。
孩子們喝一個包裝的奶和酸奶,切一個牧場出產的牛排,剝來自一個水鄉(xiāng)的蝦,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一樣的食物讓我們的心連得前所未有的緊。
一天,我去取團購,發(fā)現(xiàn)一樓大廳忽然出現(xiàn)了愛心置物架,白色塑料制,三層,架子上方貼著簡要說明,大意是,各家有閑置物品可以拿來交換,需要什么,也可以留個字條。
我需要茶葉,我看到一只瓶子上貼著“求老抽”。下一次下樓時,我?guī)Я艘话疱伒琢戏旁诩茏由?,求老抽的瓶子已經消失,看來求仁得仁、求抽得抽,心愿滿足了,“求茶葉”,我把字條壓在火鍋底料下。第二天,有鄰居在群里問,誰要茶葉?
之后,我用一罐可樂換了五十張打印紙,用一袋鹽為我兒子換了八支筆。在此之前,他看似“懂事”實則氣人地說,媽媽,如果筆不夠了,我可以節(jié)省的!我可以為你不寫作業(yè)!
愛心置物,以物換物進行一周后,形式又變成各種技能的比拼和捐獻。
先是坐電梯去核酸,有理工科博士通過精密算法,找到確保電梯運行最快、人群聚集最少的最佳方案;而后,關于核酸點的分布,由建筑設計師出圖紙標注;接著,律師們代表居民做外聯(lián);大廠VP當起“團長”中的團長即總團長,給新任團長做培訓,針對團購,開選品會、復盤會,每天出一張海報,預告明日新品……
高潮發(fā)生在一晚,大家在某短視頻平臺刷到熟悉的樓景,發(fā)現(xiàn)國內一音樂選秀類大賽的冠軍居然是本小區(qū)的鄰居。他不但用獨特方式歌唱了靜默中的感想,還出資為他們樓的每一戶,配備了蔬菜包和肉?!跋麓卧賲⒓哟筚悾覀円欢ㄍ赌?!”大家都明里暗里發(fā)著誓、留著言。
高潮繼續(xù),聽說對面樓的一位業(yè)主在生鮮市場工作,她為鄰居們團購了一頭豬,但苦于聯(lián)系不上分肉的同事,在他們樓的群中求助,一位退休外科醫(yī)生勇敢站出來,在短視頻網站搜索了豬肉如何分割,用握手術刀的手操起菜刀,在月黑風高夜,在眾人期待中,在大廳溫暖燈光下,擺一張桌子,成功完成任務。
我們樓為這段佳話沸騰了。我能做點什么?大家需要什么?成為新話題。一位鄰居最先發(fā)言,“我是一名美術教師,想為我們樓的小朋友做幾次公益直播繪畫課,有興趣的,和我私聊?!?/p>
真好。我加了美術老師的微信,又看見表姐發(fā)來的消息,“還好吧?需要大米嗎?我們小區(qū)剛團購完,我把大米供應商的電話給你。”“多謝,多謝?!蔽一乇斫?,“暫時不用啦,靠鄰居,我宅在家里還能過上吃香喝辣的生活?!?/p>
在這個城市,非常時期,遠親、近鄰,給我很多的溫暖。
范慶華摘自《婦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