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杰
(湖南南華大學衡陽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 輸血科,湖南 衡陽 421001)
產后出血是自然分娩常見的并發(fā)癥,出血發(fā)生較迅速,短時間內產婦大量失血,需要及時進行救治[1,2]。產后出血是全球孕產婦死亡的首要原因。本研究為血栓彈力圖技術指導產后出血大量輸血治療對產后出血的影響,現(xiàn)報告如下。
將2018年10月-2021年10月本院80例產后出血大量輸血患者納入研究,年齡25~41歲,平均年齡(37.39±5.05)歲,組間基礎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1)符合“產后出血大量輸血”的診斷標準;(2)均由患者本人簽署了知情研究協(xié)議書。排除標準:(1)存在精神疾??;(2)藥物過敏者;(3)存在器官功能不全者。本次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1 血栓彈力圖檢測
(1)開始凝血時間(R值):R值>10 min,提示凝血因子功能降低;(2)血塊形成時間(K值):K值>3 min,提示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F(xiàn)IB)功能不足;(3)最大凝血塊強度(MA值):MA值>70 mm,提示血小板聚集功能亢進;(4)Angle角:Angle角>72°,提示FIB功能亢進;(5)綜合凝血指數(shù)(CI值)>3,高凝<-3,低凝<1.0,原發(fā)性纖溶亢進>3,繼發(fā)性纖溶亢進。
1.2.2 輸血方案
血紅蛋白<7 g/L,輸注5 U濾白紅細胞懸液(Postfiltered Leukoayte Suspeniso,LPRC)后,繼續(xù)輸入15 U冷沉淀1∶1∶1 LPRG,檢測血栓彈力圖(thrombelastography,TEG)。若患者R值>10 min、K值>2.0 min,說明患者凝血因子下降,加輸新鮮冷凍血漿;若患者Angel角<53°,加輸冷沉淀1∶1∶1濾白紅細胞;若患者MA值<37 mm,說明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降低,加輸冷沉淀1∶1∶1濾白紅細胞;若患者單純MA值降低,則加大治療劑量。
觀察比較TEG檢測前、后成分血輸注情況,輸血前、后TEG參數(shù)變化情況,治療前、后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評分及生活質量情況。
1.3.1 2組患者生活質量
評價標準:采用自擬的簡明健康測量表,得分越高,生活質量越高。
1.3.2 SDS及SAS評分
設置選題20個,分別在治療前后讓患者自測,得分越高,焦慮程度越顯著。
TEG檢測后LPRG(Postfiltered Leukoayte Sus-peniso,LPRC)、病毒滅活冰凍血漿、治療劑量(PC-2)顯著低于TEG檢測前,P<0.05。TEG檢測后FIB顯著高于TEG檢測前,P<0.05。見表1。
表1 TEG檢測前、后患者輸血成分對比
Angle角<53°者LPRG、病毒滅活冰凍血漿、LPRC/病毒滅活冰凍血漿及冷沉淀用量均高于Angle角≥53°患者,P<0.05。R值>10 min者LPRG、病毒滅活冰凍血漿、LPRC/病毒滅活冰凍血漿及冷沉淀用量均高于R值≤10 min患者,P<0.05。MA值<37 mm者LPRG、病毒滅活冰凍血漿、LPRC/病毒滅活冰凍血漿及冷沉淀用量均高于MA≥37 mm者,P<0.05,見表2。
表2 不同TEG參數(shù)下患者輸血成分對比
輸血治療后,R值、K值、CI值減小,MA值、Angle角增加,P<0.05。見表3。
表3 輸血前、后TEG參數(shù)變化對比
產后出血的發(fā)病機制主要是因為患者的子宮收縮力量較差,分娩時發(fā)生產道損傷以及胎盤植入等情況,導致患者凝血功能障礙的迅速發(fā)生,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患者發(fā)生產后出血時,需要立即進行大量輸血治療,以挽救患者的生命[3-5]。目前,我國的血液資源非常緊缺,其中,血小板的量更少[6,7],因此,在臨床輸血中,需要對輸入血漿成分進行配比,在保證輸血治療效果的同時,盡量降低輸血量,減少大量輸血對患者產生的不良后果,減少不必要的輸血。
本次實驗結果表明:TEG檢測后LPRC、病毒滅活冰凍血漿、治療劑量顯著低于TEG檢測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TEG檢測后FIB顯著高于TEG檢測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ngle角<53°者LPRG、病毒滅活冰凍血漿、LPRC/病毒滅活冰凍血漿及冷沉淀用量均高于Angle角≥53°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MA值<37mm者LPRG、病毒滅活冰凍血漿、LPRC/病毒滅活冰凍血漿及冷沉淀用量均高于MA≥37mm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輸血治療后,R值、K值、CI值減小,MA值、Angle角增加,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證明了血栓彈力圖技術指導產后出血大量輸血治療能有效全面反映產婦的凝血狀態(tài),提高治療效果。具體原因為:TEG是檢測患者凝血功能的一項新興技術,通過少量全血就可以全面評估血液樣本的凝血全貌[8],反映患者凝血過程中血小板、纖維蛋白原及各類凝血因子變化,僅需少量全血即可評估凝血全貌。
綜上所述,血栓彈力圖技術指導產后出血大量輸血治療能夠全面反映產婦的凝血狀態(tài),有一定指導意義,值得在臨床推廣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