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遼寧省朝陽市中心醫(yī)院 (遼寧 朝陽 122000)
內容提要: 目的:對呼吸內科無創(chuàng)呼吸機在肺栓塞導致呼吸衰竭治療中的輔助效果進行探究。方法:按照抽樣方法對本院呼吸內科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肺栓塞導致呼吸衰竭患者開展研究,隨機納入68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4例。其中,對照組予以常規(guī)對癥治療,研究組則在此基礎上輔以無創(chuàng)呼吸機,通過比較治療總有效率、治療前后肺功能及血氣分析變化、插管率等指標變化,全面評價無創(chuàng)呼吸機的可行性。結果:治療后,研究組總有效率94.12%較對照組的76.17%高,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研究組肺功能、血氣分析(pH、PaO2、PaCO2)改善程度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研究組插管率(2.94%)低于對照組(17.65%),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結論:對肺栓塞導致呼吸衰竭患者輔以無創(chuàng)呼吸機,可進一步強化臨床治療效果,調節(jié)改善pH、PaO2、PaCO2水平,改善肺功能,降低插管率,值得予以重視。
在臨床上,通常在抗凝或溶栓等治療基礎上選擇抗生素、解痙、氧氣等方法治療肺栓塞導致呼吸衰竭,然而整體效果欠佳,并不能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因此,進一步完善肺栓塞所致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療方法已成為保證患者健康,改善臨床的關鍵。機械通氣作為一種通氣方式,可通過維持氣道通暢、改善通氣及氧和、糾正機體缺氧等一系列作用,幫助患者擺脫呼吸衰竭帶來的困擾[1,2]。近些年,無創(chuàng)呼吸機因無創(chuàng)、減少氣管插管、生理性咳嗽等優(yōu)點而被廣泛用于臨床。目前,關于無創(chuàng)呼吸機在呼吸內科臨床中用于治療肺栓塞導致呼吸衰竭的報道較少,為此,本文就本院肺栓塞導致呼吸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現對其采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的作用效果及影響意義進行探究,現報道如下。
對本院呼吸內科肺栓塞導致呼吸衰竭患者開展研究,隨機納入68例,在隨機數字表法作用下分為兩組:對照組34例,包括男患者20例,女患者14例;年齡50~78歲,平均(66.27±9.15)歲。研究組34例,包括男患者22例,女患者12例;年齡52~78歲,平均(67.30±10.11)歲。經SPSS25.0軟件處理,上述兩組基線資料(性別結構、平均年齡等)比較差異甚微(P>0.05),具有可比性,能夠繼續(xù)進行下一步研究。
納入標準:①意識清楚,積極配合;②常規(guī)對癥治療無明顯效果;③符合《肺血栓栓塞癥診治與預防指南》[3]提出的相關標準,且伴發(fā)呼吸衰竭(PaO2<60mmHg/伴有PaCO2>50mmHg);④患者和(或)家屬對研究的內容、流程已知曉,自愿參與。
排除標準:①認知障礙;②合并影響研究進展的疾病,如心理疾患、占位性病變、肝腎功能不全、面部手術創(chuàng)傷/畸形等;③血流動力學不穩(wěn)、氣道內大量黏稠分泌物且不易排出;④研究途中因自身原因而主動退出。
對照組:以常規(guī)對癥治療為主,囑咐患者臥床休息,輔以氧氣支持,同時按醫(yī)囑進行抗炎、抗凝或溶栓、解痙、鎮(zhèn)靜止痛等治療。
研究組:在常規(guī)對癥治療基礎上輔以無創(chuàng)呼吸機,具體如下:①Es-prit?呼吸機(美國偉康公司);通氣模式:壓力支持通氣加呼吸末正壓(PSV+PEEP);②與患者主動交談,說明無創(chuàng)呼吸機的操作步驟、注意事項、治療意義及優(yōu)勢等;評估患者病情程度,結合評估結果及患者舒適度,選擇合適大小的鼻(面)罩,并將其與呼吸機緊密連接,注意保持松緊度適宜,以不漏氣為宜;根據患者機體耐受度,調整輔助通氣壓力,指數自低水平開始逐漸增加至患者可接受的范圍;參數設置:PSV為8~10cmH2O、PEEP為0~2cmH2O,逐漸調至PSV為15~20cmH2O、PEEP為4~5cmH2O;治療期間,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包括生命體征、血氧飽和度、血氣分析、肺功能等,確定病情有所減輕,即可降低通氣壓力,縮短通氣時間至通氣停止。
1.3.1 臨床療效
療效標準如下[4]:①顯效為用藥后癥狀消失,呼吸衰竭改善,且增強CT/CTPA檢查,可見肺血管恢復正常;②有效為用藥后癥狀有所減輕,呼吸衰竭改善,且增強CT/CTPA檢查,可見肺血管栓塞改善程度在50%及以上;③無效為用藥后病情未見改變,或加重,即肺血管栓塞惡化發(fā)展??傆行蕿轱@效、有效之和占總例數的百分比。
1.3.2 血氣分析
對患者治療前后血氣變化進行觀察、比較。血氣分析包括pH、動脈血氧分壓(PaO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PaCO2)等指標。
1.3.3 肺功能
以肺功能測定儀為工具,評估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變化。肺功能指標:包括最大呼吸峰流速值(PEF)、用力肺活量(FVC)、1s用力呼氣容積(FEV1)。
1.3.4 插管率
對患者插管率進行統(tǒng)計。
治療后,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4.12%,較對照組的76.47%高,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對患者治療前后血氣指標(pH、PaO2、PaCO2)進行比較,見表2。兩組治療前的pH、PaO2、PaCO2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兩組治療后的pH、PaO2、PaCO2較治療前改善明顯,且研究組改善程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比較兩組治療前后血氣分析(±s)
表2.比較兩組治療前后血氣分析(±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
pH PaO2(mmHg) PaCO2(mmHg)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7.20±0.09 7.39±0.17# 45.47±7.21 70.77±9.35# 88.30±10.21 50.27±7.09#7.23±0.11 7.30±0.13# 44.35±6.19 52.50±7.33# 89.41±11.17 81.29±8.11#1.231 2.452 0.687 8.967 0.428 16.791 0.223 0.017 0.494 0.000 0.670 0.000組別 研究組(n=34) 對照組(n=34) t P
研究組與對照組治療前的PEF、FVC、FEV1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研究組與對照組治療后的PEF、FVC、FEV1較對照組改善明顯,且研究組PEF、FVC、FEV1改善幅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比較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變化(±s)
表3.比較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變化(±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PEF(L/s) FEV1(L) FVC(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 3.41±0.25 4.43±0.49△ 1.13±0.23 1.85±0.57△ 1.83±0.31 3.51±0.43△對照組 3.43±0.23 3.91±0.35△ 1.15±0.21 1.47±0.35△ 1.85±0.30 2.45±0.33△t 0.343 5.035 0.374 3.313 0.270 11.403 P 0.732 0.000 0.709 0.002 0.788 0.000
研究組插管率為2.94%(1/34),較對照組的插管率17.65%(6/34)低,比較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見表4。
表4.兩組插管率比較[n(%)]
作為常見的臨床疾病,肺栓塞是指肺組織血流被肺動脈及其分支栓子給阻塞/中斷,進而引起的肺部組織壞死/病變[5]。該病與體循環(huán)各種栓子脫落有關,并且具有病情急、進展快,且預后差等特點,如若并發(fā)呼吸衰竭,將會增加治療難度,危及生命。
面對肺栓塞導致呼吸衰竭的發(fā)生,溶栓、抗凝、解痙、氧氣支持、鎮(zhèn)靜止痛等方法雖然能夠取得一定的臨床效果,糾正低氧血癥,減低肺動脈壓力,改善肺動脈血流灌注,但是起效較慢。所以,在患者進行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輔以機械通氣已成為改善患者臨床結局、預后轉歸的關鍵,提高呼吸能力,減少氧耗量,緩解呼吸肌疲勞,糾正低氧血癥、高碳酸血癥。
機械通氣是在借助呼吸機作用下,糾正基礎疾病所致呼吸功能衰竭病情,改善肺功能,緩解呼吸困難的一種通氣方式[6]。機械通氣可分為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前者是指用有創(chuàng)方法(氣管插管、氣管切開插管等),借助呼吸機輔以呼吸,以達到改善換氣功能,減少氧消耗、糾正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等目的;后者是指呼吸機通過口或鼻面罩與患者相連進行的正壓通氣,無需建立有創(chuàng)人工氣道[7]。就肺栓塞導致呼吸衰竭患者而言,無創(chuàng)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較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更有助于強化治療效果,改善癥狀,緩解病情,促進預后恢復。
研究期間,結果表1研究組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說明無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價值更高,促使更多患者獲益。結果表2、表3顯示,研究組血氣分析、肺功能較對照組改善明顯,表示無創(chuàng)呼吸機可進一步提高患者臨床療效,考慮與以下原因有關:無創(chuàng)呼吸機改善患者肺通氣功能,提高氧分壓,改善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增高血液pH;無創(chuàng)呼吸機克服氣道阻力,減輕耗氧量及呼吸功,緩解呼吸肌疲勞;無創(chuàng)呼吸機可減少肺泡萎縮,促進肺泡通氣增加,增高PaO2,降低PaCO2,維持患者穩(wěn)定血壓變化,減慢心率及呼吸頻率,減輕呼吸困難[8]。此外,結果表4顯示,研究組插管率較對照組低,表示無創(chuàng)呼吸機的使用可有效保障患者臨床治療安全,降低插管率,減輕插管帶來的不良影響,促進生理舒適。結合上述分析,認為無創(chuàng)呼吸機既可行又安全,適用于治療肺栓塞導致呼吸衰竭患者。
綜上所述,無創(chuàng)呼吸機在肺栓塞導致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內科治療中的輔助效果是值得肯定的,能提高臨床療效,改善pH、PaO2、PaCO2水平,促進肺功能的有效恢復,以及降低插管率,值得在今后工作中進行大力宣傳。介于相關報道較少,今后仍需深入探究肺栓塞導致呼吸衰竭患者臨床治療狀況及無創(chuàng)呼吸機的作用價值,以期豐富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