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jié)作為人體中最大的關節(jié),因髖關節(jié)的活動范圍及負重量大,周圍軟組織多,從而導致其發(fā)病率在全身各關節(jié)中居首位
。髖關節(jié)疾患晚期可造成髖關節(jié)活動障礙,從而給患者家庭和整個社會帶來不可估量的勞動力和經濟損失
。人工關節(jié)置換術主要目的是緩解患者疼痛,矯正關節(jié)畸形,恢復和改善關節(jié)的運動能力,從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經過數(shù)十年的發(fā)展,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術雖然從手術方式、材料選擇和假體設計都有了極大改良,但術后并發(fā)癥仍然不能完全避免。目前我國使用的人工髖關節(jié)絕大部分來自歐美進口或者是根據(jù)歐美人群股骨近端解剖參數(shù)設計生產的,而即便是國產的人工關節(jié)假體也是參照國外標準設計制造。然而中國人與歐美人髖關節(jié)解剖參數(shù)明顯不同,進口假體并不能與國人股骨髓腔完全匹配
。因此,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術經常會出現(xiàn)假體與髓腔填充率和匹配度較小,造成應力在局部集中,在匹配區(qū)的某些地方存在的間隙又會造成應力遮蔽
。同時我國地域寬廣、環(huán)境氣候多樣、民族眾多,而各地區(qū)人群髖關節(jié)解剖特征各不相同
,這些問題都使得假體的植入情況不甚理想。
竹業(yè)被譽為21世紀我國林業(yè)發(fā)展的朝陽產業(yè)。面對這一難得的發(fā)展機遇,竹業(yè)發(fā)展水平相對較低的中原地區(qū)應調整對策,分析當前竹業(yè)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實際情況,提出發(fā)展竹產業(yè)的前景,為制定竹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提供參考[30]。
貴州地區(qū)以高原山地居多,是全國惟一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其中 92.5% 的面積為山地和丘陵。由于貴州地區(qū)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當?shù)厝巳旱纳?、勞作方式與其它地區(qū)的不同 (貴州地區(qū)人群勞作時多使用背篼,其它地區(qū)人則使用扁擔挑或者扛)。該地區(qū)人群股骨近端解剖學參數(shù)也可能與其它地區(qū)存在差異,然而目前并沒有相關研究報道。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貴州地區(qū)正常成人股骨髓腔 X 線片影像學相關解剖學參數(shù),為貴州地區(qū)人群股骨近端解剖參數(shù)數(shù)據(jù)庫的建立打下一定的基礎,以期為設計并生產出符合中國人群特點的髖關節(jié)假體提供參考。
1.納入標準:(1) 2015 年 1 月 1 日至 2016 年12 月 31 日,因髖部疾病或外傷在我院攝股骨上端正側位 X 線片者;(2) 年齡 > 18 歲者;(3) 能配合完成股骨近端 X 線攝片者。
2.排除標準:(1) X 線片圖像不清晰,投照角度不理想,X 線片未包含股骨近端 2 / 3 者;(2) 股骨上段合并骨腫瘤、明顯骨折或骨缺損影響測量者;(3) 股骨近端髓腔部有手術史者;(4) 股骨頭壞死 Ficat 分期 Ⅲ 期以上影響測量者;(5) 骨關節(jié)炎有明顯骨贅生成或造成關節(jié)間隙狹窄者;(6) 髖關節(jié)感染、外傷等其它疾病導致關節(jié)間隙狹窄、融合、關節(jié)畸形者;(7) 不確定是貴州籍貫者。
股骨近端髓形態(tài)學參數(shù)有 CFI、MCFI、DCFI、Noble 分型及 Dorr 分型。女性檢查者的 CFI、MCFI、DCFI 與年齡呈負相關 (表7),3 個年齡組的CFI、DCFI 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
< 0.05)。女性檢查者 CFI 和 DCFI 在各年齡組中不全相等。進一步分析發(fā)現(xiàn),61~92 歲組 CFI < 31~60 歲組和 18~30 歲組;61~92 歲組 DCFI < 31~60 歲組 (表8)。各年齡組男、女性檢查者的股骨髓腔形態(tài)學參數(shù)結果見圖6。CFI 與年齡呈負相關 (
= -0.200,
= 0.000)(圖7),MCFI 與年齡呈負相關 (
= -0.118,
=0.039) (圖8),DCFI 與年齡呈負相關 (
= -0.132,
= 0.020) (圖9)。男性和女性檢查者 CFI 值均主要集中在 3~5 之間。各年齡段 Noble 分型構成比分別為:18~30 歲組香檳酒杯型 19.4%、正常型 74.2%、煙囪型 6.5%;31~60 歲組香檳酒杯型22.5%、正常型 66.9%、煙囪型 10.7%;61~92 歲組香檳酒杯型 6.5%、正常型 72.7%、煙囪型 20.8%(圖10)。不同人群 Noble 分型及比較見表9。本組人群 Dorr 分型構成比為 Type A 型 30.5%、Type B型 49.7%、Type C 型 19.8%。各年齡段 Dorr 分型構成比分別為,18~30 歲組 Type A 型 33.9%、Type B型 51.6%、Type C 型 14.5%;31~60 歲組 Type A 型35.5%、Type B 型 49.7%、Type C 型 14.8%;61~92 歲組 Type A 型 16.9%、Type B 型 48.1%、Type C型 35.1% (圖10)。
股骨近端 X 線攝片的方法:患者平躺在檢查臺面上,拍攝正位 X 線片時囑患者下肢保持中立位內旋 15°,腳尖相對以消除股骨前傾角對測量產生影響。攝側位 X 線片時囑患者髖關節(jié)屈曲 45°,膝關節(jié)屈曲使足跟緊貼對側膝關節(jié)中間位置。拍攝范圍應包括髖關節(jié)及近端的 2 / 3 股骨。拍攝條件:焦距 110 cm,電壓 85 kV,電流 16 mA,曝光時間15.0 ms。所拍攝的圖像數(shù)據(jù)上傳服務器儲存等待處理及打印。
在本院影像科通過天助盈通臨床影像信息系統(tǒng)篩選影像資料,將符合標準的 DICOM 格式的 X 線資料從服務器下載至移動硬盤上備用。使用 SIEMENS Syngo.Plaza PACS 軟件進行圖像的灰度等調節(jié)處理,使股骨近端骨質部分與周圍軟組織部分的對比度更加清晰,并將各個解剖參數(shù)進行畫線、標記所要測量的徑線及角度。測量示意圖見圖1。測量參數(shù)時均由 3 位不同觀察者獨自分析圖像,測量 3 次后取其平均值為單人測量數(shù)據(jù)值,然后再將 3 位的測量數(shù)據(jù)值取平均值。
股骨近端髓腔徑線參數(shù)包括 T0 +20、T0、T0-20、峽部內徑、峽部外徑及峽部位置。將測量的參數(shù)按年齡特征分為 18~30 歲組、31~60 歲組、61~92 歲組,并按性別不同分組。各項參數(shù)進行年齡組、性別比較,并與國內外其他學者測量數(shù)值進行對比。女性檢查者的 T0 -20、峽部內徑、峽部外徑與年齡呈正相關 (表3);男性檢查者峽部外徑以及女性檢查者峽部內、外徑在各年齡組中不全相等。31~60 歲組和 61~92 歲組男性峽部外徑以及女性峽部內、外徑較 18~30 歲組增大 (表4)。18~30 歲組和 31~60 歲組中男性與女性的 T0、T0 -20、峽部內徑、峽部位置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 0.05),61~92 歲年齡組中男性與女性的 T0、T0 -20、峽部位置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
< 0.05)(表5)。各年齡組男、女性檢查者的股骨髓腔徑線測量結果如圖4~6 所示。峽部內徑與年齡呈正相關 (
= 0.196,
= 0.001),峽部外徑與年齡呈正相關 (
= 0.179,
= 0.002)。本組測量數(shù)據(jù)與其他學者研究比較發(fā)現(xiàn) (表6),本研究中 T0 +20 與 Noble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
< 0.01)。T0 與陸晴友組
、Noble 組
、Massin 組
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
< 0.01)。T0 -20 與劉勤組
、Noble組、Massin 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
<0.05)。峽部內徑與劉勤組、Noble 組、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
< 0.05)。峽部外徑 T0 -20與陸晴友組、Noble 組、Massin 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
< 0.05)。峽部位置與劉勤組
、Noble組
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
< 0.01)。
處理開發(fā)商與城市居民之間的關系,據(jù)激勵相容理論,要做到在保障開發(fā)商和企業(yè)對利益追逐的基礎上同時實現(xiàn)其對于城市更新中公共利益的貢獻。城市政府在規(guī)劃方案中需對開發(fā)商進行激勵與約束。主要目的是防止出現(xiàn)開發(fā)商的成本社會化,避免公眾成為承擔開發(fā)商在城市更新中經濟、社會成本的替罪羊。以此而論,對于城市公眾,利益保障與補償機制是關鍵。
2.計算股骨近段髓腔形態(tài)參數(shù):(1) 股骨髓腔開大指數(shù) (canal flare index,CFI),T0 +20 與峽部內徑的比值;(2) 干骺端髓腔開大指數(shù) (metaphyseal canal flare index,MCFI),T0 +20 與 T0 -20 比值;(3) 股骨遠端髓腔開大指數(shù) (distal canal flare index,DCFI):T0 +20 與峽部內徑的比值;(4) Noble 分類法,在髖關節(jié)正位 X 線片上測量出 T0 +20 及峽部內徑,CFI = T0 +20 / 峽部內徑。Noble 分類法根據(jù) CFI值將股骨近端髓腔形態(tài)分為煙囪管型 (CFI < 3)、正常型 (3 < CFI < 4.7) 和香檳酒杯型 (CFI > 4.7) 三型 (圖2);(5) Dorr 分類法:Type A 型:股骨髓腔在正位片上顯示內、外側皮質壁厚且質密,并且在X 線片上清晰可見,在側位片上可見質密的后側股皮質,遠端股骨髓腔相對較窄,近端髓腔呈漏斗形狀;Type B 型:股骨髓腔的內側尤其是后側皮質變薄,從而導致股骨中段髓腔增寬。Type C 型:股骨髓腔的內后側皮質骨量丟失嚴重,其髓腔形態(tài)呈煙囪形狀,側位片上可見股骨前、后皮質極度變薄,股骨遠端髓腔顯著增寬 (圖3)。
納入本研究的 308 例成人股骨近端正側位 X 線片的測量數(shù)據(jù) (表1)。比較各項參數(shù)不同側別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
> 0.05)。其中 T0 +20、T0、T0 -20、峽部內徑、峽部外徑、峽部位置、MCFI、DCFI 在性別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
< 0.05),其中男性測量均值大于女性 (表2)。
由表2可知,針對R6胎體配方,所有焊料的焊接強度均值在149 MPa以上,可見這種配方的焊接性較強。從焊接強度數(shù)值上看,最適合R6胎體配方的焊接材料是50CuZnNi焊料,其焊接強度均值為194.5 MPa。
1.記錄參數(shù):一般情況,包括患者姓名、性別、年齡、側別。T0 +20,通過小粗隆中點水平上20 mm 作股骨干長軸的垂線,與髓腔內側緣相交,交點間髓腔寬度為 T +20 (圖1,D1)。T0 指以小粗隆最高點為小粗隆中點,通過小粗隆中點作股骨干長軸的垂線,與髓腔內側緣相交,交點間的髓腔寬度為 T0 (圖1,D2)。T0 -20,通過小粗隆中點下20 mm 作股骨干長軸的垂線,與髓腔內側緣相交,交點間髓腔寬度為 T -20 (圖1,D3)。峽部內徑(T 峽內),股骨干髓腔最狹窄部與髓腔內側緣相交的髓腔直線距離 (圖1,D4)。峽部外徑 (T 峽外),股骨干最狹窄部與髓腔外側緣相交的髓腔直線距離(圖1,D5)。峽部位置,T0 與 T 峽內在股骨干軸線交點之間的長度 (圖1,D6)。
活動結束要離開臺商子弟學校了,才感嘆:如此近的一個學校,十年來卻沒有來了解過,舍近求遠往往錯過很多機會,教育需要更多的開放!
本研究共納入 308 例。其中左側 161 例,右側 147 例,男 151 例,女 157 例,年齡 18~92 歲,平均 47.64 歲。所有患者按年齡段分為 3 組:18~30 歲組 62 例,其中男 36 例,女 26 例;31~60 歲組 169 例,其中男 86 例,女 83 例;61~92 歲組77 例,其中男 29 例,女 48 例。
糖尿病屬于慢性疾病,對人們健康造成嚴重影響。流行性感冒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與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因肺炎、流感致死概率更高,而接種流感疫苗可以使糖尿病患者死亡概率降低,但現(xiàn)階段我國慢性病患者接種流感疫苗的概率相對較低,而提高流感疫苗接種率也發(fā)展成為本縣糖尿病防控工作的重要內容[1]?;诖?本文擇取通榆縣2型糖尿病患者1100例進行問卷調查,調查了解其接種流感疫苗的知識、態(tài)度以及行為,報告如下。
干骺端徑線參數(shù)與假體匹配程度直接影響術后假體應力傳導及關節(jié)穩(wěn)定,匹配程度越高將減少相關并發(fā)癥。而這其中 T0 -20 的位置是股骨近端骨皮質與骨松質交界的地方,在股骨髓腔形態(tài)上形成一個拐角,對近端固定的人工關節(jié)起一個支撐作用,是某些特定非骨水泥型假體干骺端固定的解剖學基礎
。通過測量發(fā)現(xiàn)貴州地區(qū)成人干骺端徑線參數(shù) T0 +20 值為 (4.44±0.53) cm,T0 值為(2.63±0.41) cm,T0 -20 值為 (1.90±0.31) cm,各項參數(shù)與年齡無相關性。進一步以性別分組時發(fā)現(xiàn),貴州地區(qū)女性 T0 -20 與年齡呈正相關。隨著年齡增長,女性在小轉子中點下 2 cm 的骨量丟失明顯大于男性,導致在此處的髓腔橫徑增寬。與國內學者陸晴友等
、劉勤等
研究比較時發(fā)現(xiàn),貴州地區(qū)人群股骨近端髓腔數(shù)據(jù)與上述報道總體接近,僅存在極小差異,考慮為地域原因所致。而本研究人群股骨近端髓腔參數(shù)與國外學者 Noble 等
報道數(shù)據(jù)存在較大差異。故術者使用進口假體時,可能造成額外的骨量丟失,并且容易造成假體與髓腔不匹配。
對國人股骨近端形態(tài)參數(shù)測量國內已有多個地區(qū)的報道,并與國內外數(shù)據(jù)進行了對比。本組數(shù)據(jù)所得結果與國內學者所得數(shù)據(jù)基本一致,國內、外人群的股骨大小、形態(tài)、種族差異明顯,國人股骨形態(tài)普遍較國外人群小。股骨近端髓腔呈不規(guī)則管狀,章純光等
通過 CT 對 110 例股骨進行掃描,測量發(fā)現(xiàn)股骨近端髓腔橫斷面由近到遠逐漸從不規(guī)則形管狀向橢圓形或柱形變化,骨皮質因應力集中而逐漸增厚,且股骨各徑線與股骨長度相關。隨著生物型假體的使用增多,越來越多學者對股骨近端髓腔形態(tài)進行研究。對于非骨水泥型股骨柄的固定需經過初期固定階段和繼發(fā)固定階段。在初期固定階段需要假體和骨皮質緊密接觸,形成良好壓配。術后非骨水泥固定穩(wěn)定的基礎是初始穩(wěn)定和最小的微動。非骨水泥臨床穩(wěn)定的最佳特征參數(shù)是:(1) 最佳空隙是 100~400 μm;(2) 最佳空隙度是40%~50%;(3) 微動范圍 < 150 μm;(4) 骨與假體的距離 50 μm
。Grübl 等
研究發(fā)現(xiàn)當股骨柄假體同髓腔內表面間的距離 > 1 mm 時,髓腔內表面的骨質很難跨越這間隙到達假體涂層,無法完成骨長入形成一個牢固的界面,達到真正的生物學固定。Engh 等
發(fā)現(xiàn)微動 < 40 μm 將產生骨整合,而當微動達到 150 μm 將使得在假體柄和骨界面之間產生纖維組織層。嚴世貴等
采用三維有限元分析髖關節(jié)置換前后股骨應力的變化發(fā)現(xiàn)應力遮擋與骨量丟失是引起無菌型松動的主要原因。不難看出假體與髓腔之間越匹配,骨水泥層厚度越均勻,應力傳導也越均勻。
峽部徑線參數(shù)在行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術中擴髓及假體型號選擇中起重要作用
。本研究結果表明貴州地區(qū)成人峽部內徑 (1.14±0.21) cm,峽部外徑(2.84±0.30) cm,兩者與年齡呈正相關。而在女性受試者中 3 個年齡組的峽部內徑、峽部外徑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在 31~60 歲組男性與女性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由此看出女性在這個年齡階段發(fā)生變化。這可能與女性絕經內分泌水平改變、骨量丟失有關。杜心如等
對 157 根北京地區(qū)和唐山地區(qū)股骨標本測量得出女性在 40 歲和 50 歲時髓腔發(fā)生了擴大,與本研究結果相似。本研究中峽部內徑與劉勤等
測得結果相差不大,而明顯小于 Noble 等
、Massin等
所得峽部內徑結果。股骨峽部徑線參數(shù)決定了假體設計中遠端最大直徑、股骨柄的最佳長度及擴髓和假體植入的深度
。本研究所測峽部位置徑線為 (10.62±1.32) cm,與年齡無明顯相關性。但3 個年齡組內男性與女性的峽部位置徑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男性大于女性。因此在不同的年齡段選擇假體是需考慮性別的影響。此外,本研究中峽部位置徑線與劉勤等
結果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考慮為地域間的差異,而明顯小于國外學者 Noble等
測量結果。
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教師要不斷豐富教學內容,選擇一些有典型作用的材料,進行有效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只有培養(yǎng)、激發(fā)出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學生才會自動地學習和發(fā)現(xiàn)理由。同時,教學過程中的師生對話也是不可忽視的,教師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一種民主、平等、寬松與和諧的氛圍,從而使學生能在融洽的氛圍中感到安全,進而與與同學、老師、文本進行對話。教師還要入情入理地回答他們在立志、交友、戀愛、就業(yè)、成才、做人等方面所面對的理由及困惑,開展有針對性地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使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親和力得到增強?!?〕
對于股骨髓腔形態(tài)的研究,1988 年,Noble 等
對 200 例正常人股骨近端 X 線片進行系統(tǒng)性研究,提出閃爍指數(shù) (CFI) 概念,又稱干骺端髓腔開大指數(shù)。張津瑞等
通過測量發(fā)現(xiàn) MCFI 指數(shù)更適合國人的股骨近端髓腔描述。本研究發(fā)現(xiàn)貴州地區(qū)人群個體間股骨近端髓腔形狀和大小存在明顯差異,群體股骨近端髓腔形態(tài)學參數(shù)呈近似正態(tài)分布,左右側組別間無明顯差異。CFI、MCFI 和 DCFI 與年齡呈負相關,女性更為明顯。男性和女性 CFI 值均主要集中在 3~5 之間。根據(jù) CFI 計算公式不難得出,峽部內徑與年齡呈正相關。隨著年齡的增長,CFI 值逐漸減小,髓腔趨向煙囪型。在假體選擇時需考慮年齡對髓腔的影響,選擇宜從近端固定的錐形柄逐漸改變?yōu)檫h端粗大的柱形柄。
Noble 分型是按 CFI 值及髓腔特征的具體數(shù)值為標準,不受測量者的主觀判斷。隨著年齡的增長,煙囪型在各年齡段的比例逐漸增多,這與 CFI 與年齡之間的負相關性有關。本研究測得數(shù)據(jù)同劉勤等
所得結果非常相近,與 Noble 等
、Massin等
結果比較存在明顯差異。本研究中香檳酒杯型和正常型占 87.7%,因而貴州地區(qū)人群在假體選擇時應更多地傾向于近端固定的錐形柄。
1993 年,Dorr 等
提出一種更適合臨床工作髓腔形態(tài)分型方法,在假體選擇上多數(shù)學者認為Type A 型和 Type B 型髓腔適合選用非骨水泥型假體,而 Type C 型股骨髓腔形態(tài)呈煙囪型適合選擇骨水泥型假體。貴州地區(qū)人群 Type A 型和 Type B 型占80.2%,貴州人群 Type C 型的比例隨著年齡增長逐漸增多,這跟按 Noble 分型所得結果類似。
綜上所述,本研究通過對貴州地區(qū) 308 例股骨近端的 X 線片的測量及分析,獲得了貴州地區(qū)成人股骨近端髓腔徑線參數(shù)和髓腔形態(tài)參數(shù)。結果表明股骨近端髓腔參數(shù)與西方人群之間存在明顯差異,亦與其它區(qū)域國人也有多項參數(shù)存在差異。不僅如此,多項參數(shù)受年齡、性別等因素影響。因而,器械公司在假體設計及術者在假體選擇時需充分考慮上述影響因素,以期到達最佳的個體解剖重建,延長關節(jié)假體使用壽命,提高手術療效。
[1]陳志剛.關節(jié)病影像診斷學[M].關節(jié)病影像診斷學.1999.
[2]Nelson AE.Osteoarthritis year in review 2017: clinical[J].Osteoarthritis Cartilage, 2018, 26(3):319-325.DOI: 10.1016/j.joca.2016.09.025.
[3]Zhou M, Wang H, Zeng X, et al.Mortality, morbidity, and risk factors in China and its provinces, 1990-2017: a systematic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J].Lancet, 2019, 394(10204):1145-1158.DOI: 10.1016/S0140-6736(19)30427-1.
[4]朱詩白, 張嘯天, 陳曦, 等.股骨頭壞死的保髖治療[J].中華關節(jié)外科雜志 (電子版), 2020, 14(6):741-746.DOI: 10.3877/cma.j.issn.1674-134X.2020.06.016.
[5]Philipp, Roth V, Matthew P, et al.Uncemented jumbo cups for revision total hip arthroplasty: a concise follow-up, at a mean of twenty years, of a previous report[J].J Bone Joint Surg Am,2015, 97(4):274-287.DOI: 10.2106/JBJS.N.00798.
[6]呂厚山.現(xiàn)代人工關節(jié)外科學[M].現(xiàn)代人工關節(jié)外科學.2006.
[7]楊序程.Synergy 生物型股骨柄與正常人股骨髓腔匹配度的評估[J].骨科臨床與研究雜志, 2017, 2(5):293-297.DOI:CNKI:SUN:GKLC.0.2017-05-010.
[8]陳東峰, 盧偉杰, 李之琛, 等.術前 CT 三維重建提高人工股骨假體匹配度的臨床研究[J].中華關節(jié)外科雜志 (電子版), 2017, 11(3):255-260.DOI: 10.3877/cma.j.issn.1674-134X.2017.03.008.
[9]王志堅, 李彥旭, 韓青, 等.髖關節(jié)置換術中 2 種不同髖關節(jié)假體的有限元分析: 應力集中和位移變化比較[J].吉林大學學報 (醫(yī)學版), 2019, 45(2):347-352.DOI: 10.13481/j.1671-587x.20190223.
[10]吳炳華, 尹生江, 戴閩, 等.股骨近端相關影像解剖學測量研究[J].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 2015, 33(1):28-32.DOI:10.13418/j.issn.1001-165x.201.
[11]鐘鎮(zhèn)彬, 林楚標, 鄭澤鋅.股骨近段髓腔解剖參數(shù)測量與不同類型人工股骨假體的選擇研究[J].黑龍江醫(yī)學, 2015,39(6):612-613.DOI: 10.3969/j.issn.1004-5775.2015.06.007.
[12]沈慧勇, 丁悅, 劉尚禮, 等.股骨上段的測量與股骨假體設計[J].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 1999, (2):54-55.DOI: CNKI:SUN:ZLJZ.0.1999-02-025.
[13]章純光, 呂厚山, 鄒德威.國人正常股骨 CT 測量與假體設計的相關研究[J].中華骨科雜志, 1998, (8):17-20.DOI:CNKI:SUN:ZHGK.0.1998-08-004.
[14]陸晴友, 吳岳嵩, 王成燾.股骨近端解剖形態(tài)的 CT 三維重建與分析[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 2005, 26(9):1029-1033.DOI:10.3321/j.issn:0258-879X.2005.09.019.
[15]Noble PC, Alexander JW, Lindahl LJ, et al.The anatomic basis of femoral component design[J].Clin Orthop Relat Res, 1988,235(235):148-165.DOI: 10.1097/00003086-198810000-00015.
[16]Massin P, Geais L, Astoin E, et al.The anatomic basis for the concept of lateralized femoral stems: a frontal plane radiographic study of the proximal femur[J].J Arthroplasty,2000, 15(1):93-101.DOI: 10.1016/S0883-5403(00)91337-8.
[17]劉勤, 王慧娟, 李秀平, 等.中國人股骨近端參數(shù)統(tǒng)計[J].中華解剖與臨床雜志, 2005, 10(1):25-27.DOI: 10.3969/j.issn.1671-7163.2005.01.008.
[18]Berger RA, Jacobs JJ, Quigley LR, et al.Primary cementless acetabular reconstruction in patients younger than 50 years old.7- to 11-year results[J].Clin Orthop Relat Res, 1997(344):216-226.DOI: 10.1597/1545-1569(1997)034<0538:MOCBM>2.3.CO;2.
[19]Grübl A, Chiari C, Gruber M, et al.Cementless total hip arthroplasty with a tapered, rectangular titanium stem and a threaded cup: a minimum ten-year follow-up[J].J Bone Joint Surg Am, 2002, 84(3):425-431.DOI: 10.2106/00004623-200203000-00014.
[20]Engh CA, O’Connor D, Jasty M, et al.Quantification of implant micromotion, strain shielding, and bone resorption with porous-coated anatomic medullary locking femoral prostheses[J].Clin Orthop Relat Res, 1992, (285):13-29.DOI:10.1097/00003086-199212000-00005.
[21]嚴世貴, 何榮新, 陳維善, 等.全髖關節(jié)置換前后股骨應力變化的有限元分析[J].中華骨科雜志, 2004, (9):52-56.DOI:10.3760/j.issn:0253-2352.2004.09.012.
[22]陳華星, 施能兵, 熊文, 等.基于股骨端假體穩(wěn)定性的髓腔解剖參數(shù)測定及臨床意義[J].解剖學雜志, 2019, 42(6):569-572.DOI: CNKI:SUN:JPXZ.0.2019-06-011.
[23]李毅中, 李建龍, 林金礦, 等.股骨峽部在非骨水泥型全髖關節(jié)置換中的作用[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 2010,14(9):1586-1590.DOI: 10.3969/j.issn.1673-8225.2010.09.015.
[24]Thomasson ED, Mazel C, Guingand O, et al.Value of preoperative planning in total hip arthroplasty[J].Rev Chir Orthop Reparatrice Appar Moteur, 2002, 88(3):229-235.DOI:10.1097/00006534-200205000-00083.
[25]Inaba Y, Kobayashi N, Suzuki H, et al.Preoperative planning for implant placement with consideration of pelvic tilt in total hip arthroplasty: postoperative efficacy evaluation[J].BMC Musculoskelet Disord, 2016, 17(1):280.DOI: 10.1186/s12891-016-1120-x.
[26]杜心如, 盧世璧.骨質疏松時股骨上段髓腔形態(tài)學特點及其臨床意義[J].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 2006, (6):631-633.DOI:10.3969/j.issn.1001-165X.2006.06.010.
[27]Crowninshield RD, Brand RA, Johnston RC, et al.An analysis of femoral component stem design in total hip arthroplasty[J].J Bone Joint Surg Am, 1980, 62(1):68-78.DOI:10.2106/00004623-198062010-00011.
[28]張津瑞, 左建林, 高忠禮.基于假體設計的成人股骨近端形態(tài)學研究[J].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 2016, 31(2):138-141.DOI: 10.7531/j.issn.1672-9935.2016.02.009.
[29]Dorr LD, Faugere M, Mackel AM, et al.Structural and cellular assessment of bone quality of proximal femur[J].Bone, 1993,14(3):231-242.DOI: 10.1016/8756-3282(93)901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