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紹雷 丁炎 吳鵬西 胡強 阮鈞 王勇
夜尿次數(shù)增多是老年男性良性前列腺增生癥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病人最直觀的下尿路癥狀(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LUTS),常造成睡眠障礙,是就醫(yī)最常見的原因[1-2]。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前列腺組織彈性成像硬度可以反映BPH所致的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 BOO) 嚴重程度[3],但有關前列腺組織彈性成像硬度用于評價老年BPH病人藥物治療后療效的研究甚少。本研究收集在南京醫(yī)科大學附屬無錫人民醫(yī)院泌尿外科接受單藥α受體阻滯劑治療的BPH病人的臨床資料,分析前列腺組織彈性成像硬度用于評價老年BPH病人夜尿增多改善效果的價值。
1.1 研究對象 入選2018~2019年>60歲的BPH老年男性,納入標準:(1)總前列腺體積(TPV)≥20 mL;(2)夜間起床排尿次數(shù)≥3次;(3)未藥物治療過夜尿增多。排除標準:(1)使用利尿劑;(2)留置導尿管;(3)有前列腺、尿道狹窄手術或骨盆放療病史;(4)神經(jīng)源性膀胱疾病;(5)膀胱結石、尿道狹窄者。共136例病人入選,年齡61~88歲,平均(69.5±8.3)歲。經(jīng)α受體阻滯劑治療半年后,夜尿次數(shù)<3次為夜尿改善組,夜尿次數(shù)≥3次為未改善組[4]。本研究中所有病人均給予單藥α受體阻滯劑坦索羅辛片治療,1次/d,每次0.2 mg,療程6個月。
1.2 資料收集 治療前收集病人的臨床資料,主要包括年齡、BMI、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 IPSS)、IPSS排尿癥狀評分(voiding symptom score, IPSSv)、IPSS存儲癥狀評分(storage symptom score, IPSSs)、TPV、移行區(qū)體積(transition zone volume, TZV)、最大尿流率(maximum urinary flow rate, Qmax)、殘余尿量(residual urine, PVR)、前列腺移行區(qū)組織實時剪切波彈性成像(shear wave sonoelastography,SWE)等。
1.3 研究方法 應用法國聲科公司的Surpersonic Aixplorer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型號SE 12-3,頻率3~12 MHz,彈性模量量程0~70 kPa。病人取左側臥位屈髖膝位,囑病人放松、深呼吸,將探頭緩慢插入肛門,首先灰階超聲測量整個前列腺和移行區(qū)的左右徑、前后徑、上下徑,機器自動生成TPV和TZV。進入SWE模式,經(jīng)直腸探頭與直腸壁和前列腺接觸,不可過度加壓,每個切面至少穩(wěn)定3 s再獲取彈性圖像,取樣框直徑3 mm,取樣框應避免選擇有前列腺結石和囊腫部位,在前列腺移行區(qū)測定彈性模量(Emean),連續(xù)測3次,取平均值。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使用SAS 9.4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成組資料的t檢驗,多因素相關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采用ROC曲線評價組織彈性成像硬度預測藥物治療老年BPH病人夜尿增多的價值。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改善組和未改善組一般情況比較 隨訪半年共54例(39.7%)病人夜尿改善,82例(60.3%)夜尿未改善。2組病人的年齡、TPV、TZV、Qmax和Emean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MI、IPSS、IPSSv、IPSSs和PVR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見表1。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將年齡、TPV、TZV、Qmax和Emean作為自變量,結果顯示年齡(OR=2.837,95%CI:1.352~5.827)和Emean(OR=4.258,95%CI:2.065~8.710)是BPH病人夜尿改善的獨立影響因素。
表1 改善組和未改善組臨床資料比較(±s)
表1 改善組和未改善組臨床資料比較(±s)
組別年齡(歲)BMIIPSS(分)IPSSv(分)IPSSs(分)TPV(mL)TZV(mL)Qmax(mL/s)PVR(mL)Emean(kPa)改善組(n=54)66.3±4.125.7±2.915.4±4.29.7±3.86.1±1.135.2±8.315.2±6.413.9±2.540.4±27.937.8±6.3未改善組(n=82)74.9±8.6*26.2±3.518.1±5.711.4±4.66.9±1.936.7±10.2*15.9±7.0*12.8±2.4*45.7±25.446.7±9.9*注:與改善組比較,*P<0.05
2.2 Emean預測BPH病人用藥后夜尿改善的價值 Emean預測BPH病人用藥后夜尿改善的AUC為0.747(95%CI為0.628~0.852),最佳截斷值為38.4 kPa,敏感度和特異度分別為74.14%、70.68%。
夜尿增多影響老年男性睡眠質量,是BPH病人的主要就診原因[5]。BPH病人與正常人相比,膠原纖維、平滑肌細胞成分在增生的前列腺組織中明顯升高[6]。前列腺部尿道受到周圍前列腺組織的限制,在排尿過程中的順應性取決于前列腺組織的彈性。前列腺增生后,腺體內部成分的變化引起前列腺組織彈性改變,導致尿道順應性降低[7]。已經(jīng)證實前列腺平滑肌上分布著大量腎上腺素能α受體,α受體阻滯劑通過阻滯分布在這些區(qū)域的腎上腺素能α受體,松弛平滑肌,緩解病人膀胱出口機械性梗阻,減少排尿后的膀胱殘余尿,提升膀胱功能容積,從而改善病人夜尿增多的現(xiàn)象[8]。與中青年男性相比,老年BPH 病人前列腺間質成分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這也支持了前列腺間質在BPH發(fā)病中起重要作用。研究發(fā)現(xiàn),α受體阻滯劑治療有效組病人前列腺間質組織中平滑肌成分比例明顯高于無效組,膠原纖維成分比例明顯低于無效組[9]。人體不同組織器官存在彈性差異,發(fā)生病變時,組織內部構成的變化也會引起彈性的變化。付帥等[9]研究發(fā)現(xiàn),前列腺彈性成像顯示的組織硬度與組織中膠原纖維的含量呈正相關。本研究發(fā)現(xiàn),用藥后夜尿癥狀改善的病人前列腺組織Emean明顯低于夜尿未改善病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分析原因可能是夜尿癥狀改善病人前列腺組織中平滑肌成分比例高,而膠原纖維成分低,這與既往研究結果一致[10]。Logistic回歸分析也證實前列腺組織Emean較小的病人服用α受體阻滯劑療效好,夜尿癥狀改善明顯,前列腺組織Emean可能成為一個預測老年BPH病人應用α受體阻滯劑是否有效的指標。
本研究認為,老年BPH病人夜尿改善的另一個重要影響因素是年齡。既往有研究指出,75歲以上的BPH病人夜尿癥狀顯著加重[11]。本研究結果也表明年齡與α受體阻滯劑改善BPH病人的夜尿癥狀效果密切相關,即年齡越小,夜尿改善越明顯。一項多中心前瞻性研究中也曾提出相似觀點[12],認為當BPH病人早期出現(xiàn)夜尿癥狀時,即刻使用α受體阻滯劑干預,其改善效果更好。
本研究發(fā)現(xiàn),前列腺組織Emean、年齡可作為α受體阻滯劑治療老年BPH病人夜尿癥狀療效的預測因素。年齡小、前列腺組織Emean<38.4 kPa,可以采用α受體阻滯劑單藥治療來改善夜尿增多。由于本組樣本量較小,確切結論需由大規(guī)模、多中心臨床隨機對照試驗來進一步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