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與很多體育運動的一個區(qū)別,是足球需要的能力更全面、綜合、隱性。比如籃球首先需要身高,短跑運動員需要爆發(fā)力與速度,長跑運動員需要耐力,游泳需要肺活量,乒乓球需要靈活性,等等。這些能力是相對單一、顯性的,在中小學階段可以通過特長生的途徑選拔出來。
只要個子足夠高,早晚會被籃球隊選中。只要短跑足夠快,早晚會被體??粗小5闱蛐枰裁茨芰δ??是爆發(fā)力?身高?速度?耐力?靈活性?好像都需要吧。如果只擅長其中一個方面,踢足球有優(yōu)勢嗎?肯定有。但保贏嗎?這就不可能了。
所以說,足球需要的是一個全面、綜合的隱性能力,那么,怎么選出這樣的人才呢?只能通過實踐。全校每個同學都上場多踢,最終踢得最好的那幾個同學,肯定就是具備這種能力的了。
與之類似的一個問題的股票投資,也是一個能力要求全面、綜合、隱性的領(lǐng)域。并不是簡單的懂金融知識就夠了,也許還得懂管理、心理、哲學、政治、軍事、外交、能源、科技等等領(lǐng)域。所以也就不能簡單憑借學歷、年齡來篩選投資高手。
如果從風險的角度去理解,投資其實就是風險管理。投資者可能擅長計算EPS,可能最后因為估值大幅下降而虧錢。投資者可能對需求跟蹤準確,最后可能因為供給過剩而虧錢。投資者買在個股歷史估值低位,卻可能因為大盤系統(tǒng)性風險而繼續(xù)下跌。這就像足球賽場,一個頭球強的球隊,卻可能在點球、角球、任意球上丟分。
要想贏得球賽,一是做到少丟球,二是做到多進球。投資上也一樣,要想賺錢,一是要少虧錢,二是要多賺錢。這里的少虧錢,并不是止損這樣的機械操作,而是不要看錯,留下風險點,降低虧錢的概率。正是因為要少丟球,少虧錢,決定了足球與股票在能力方面,要求全面、綜合的隱性能力。因為少丟球,意味著頭球、角球、點球、任意球、遠射都要防得住。中國隊不是進不了球,而是丟的球比進的球多。大多數(shù)投資者也是一樣,并不是買不到牛股,而是虧的比賺的多。
現(xiàn)實中,很少有人會死磕足球,多踢幾場球,發(fā)現(xiàn)自己是不是踢球的料,也就不會有職業(yè)化的想法,頂多是強身健體。但股票上,很多人不信邪,在投資的道路上不斷求索,對有潛力的人來說這是好事,但對沒有潛力的人來說,可能就不好了。
足球沒有捷徑,不能因為梅西成了球王就全民學盤帶,上場了還是會丟點球丟角球丟頭球,照樣輸。股票也沒有捷徑,不能因為巴菲特賺錢了,然后全民學價值投資。這就跟現(xiàn)在跑到校園里隨便抓幾個孩子一樣,然后天天練射門,就能沖出亞洲?
總有人抱怨說中國十幾億人,怎么就選不出十幾個人上場呢?實際上是因為沒有去選,中國并不存在全民足球的事實,自然找不到那十幾個具備隱性能力的孩子。中國幾億個孩子們,真正全民參與選拔的,是奧數(shù),所以中國可以年年包攬國際奧數(shù)金牌。
股市存在的意義,也是讓全民參與實踐,選拔出具備全面、綜合能力的投資者。至于到個體,最后能不能勝出,靠的是自己某種早已注定的全面、綜合的隱性能力。對于個體而言,股市的作用只是幫忙檢驗一下是否個體是否具備這種能力,股市本身并不能幫大家具備這種能力。就像教練幫不了每個孩子成為球王一樣,巴菲特也幫不了每個投資者成為股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