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媛,張澤穎,楊磊,寧玲忠,蒙麗舟,馬宏超,蘇建明,雷紅宇
(湖南農業(yè)大學動物醫(yī)學院,湖南 長沙 410128)
禽白血?。ˋvian leukosis)是由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ALV)等引起的禽類多種腫瘤性傳染病的總稱,臨床上包括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成紅細胞性白血病、成髓細胞性白血病和骨髓細胞瘤病等多種,以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最常見[1]。禽白血病病毒(ALV)是一種反轉錄病毒,根據(jù)其囊膜蛋白特性可分為多種亞型,其中J亞型是常見的亞型[2]。動物感染ALV后的病理變化主要是在法氏囊、肝、脾或骨髓等多器官組織出現(xiàn)腫瘤,從而導致生長遲緩、生產性能下降,以及抵抗力下降而容易感染其他病菌致使死亡率增加,嚴重危害養(yǎng)禽業(yè)的健康發(fā)展,是我國動物疫病規(guī)劃防控的主要禽病之一。烏骨雞是我國特有的藥用珍禽,在各地形成不同類型的地方品種,具有很大的發(fā)展前景[3]。這些年來,關于地方品系雞群中發(fā)生禽白血病的報道逐年增多,給烏骨雞養(yǎng)殖的發(fā)展帶來巨大威脅[4]。本文擬對一例湖南本地烏骨雞疑似ALV感染的病例進行研究,通過臨床觀察、實驗室檢測等進行診斷,為臨床上發(fā)生禽白血病的防控提供依據(jù)。
1.1.1 病例來源
疑似ALV感染病例來自于湖南省某規(guī)?;癁豕请u種雞場。
1.1.2 實驗藥劑
ALV p27抗原檢測試劑盒,購自美國IDEXX公司;Trizol試劑、反轉錄試劑盒,購自北京全式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蘇木素、伊紅試劑,購自南昌雨露實驗器材有限公司;無水乙醇、二甲苯、石蠟、福爾馬林、甘油、氯仿、異丙醇,購自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1.2.1 病料采集
先從發(fā)病雞場詳細了解臨床醫(yī)學資料,根據(jù)其臨床癥狀和剖檢眼觀病理變化初步診斷,采取疑似病例的內臟器官,部分置于10%福爾馬林溶液中,部分置于-80℃冰箱保存?zhèn)溆?。同時,采集部分病雞的精液、雞蛋清和血液,置冰箱保存?zhèn)溆谩?/p>
1.2.2 ALVp27抗原檢測
采用ELISA方法進行病料中ALV群特異性抗原p27的檢測,參照IDEXX禽白血病p27抗原檢測試劑盒說明書進行,具體如下:先將被檢樣品稀釋500倍,取100μL陰性對照、陽性對照、稀釋的被檢樣品分別加入檢測板的不同孔中,37℃下孵育1h,洗滌3~5次。每孔再加入100μL酶標抗體,37℃下孵育1h,洗滌3~5次。每孔加100μL的TMB底物溶液,室溫避光顯色15 min。最后每孔加100μL的終止液,在650 nm波長下測量其吸光度值(A650)。根據(jù)公式計算數(shù)據(jù),公式為:S/P值=(待檢樣品OD值-陰性對照OD值)/(陽性對照OD值-陰性對照OD值)。結果判斷標準為:S/P<0.2為陰性,S/P≥0.2為陽性。
1.2.3 病理變化觀察
對發(fā)病明顯的病雞進行剖檢,觀察并記錄各臟器眼觀病理變化。采集病雞心臟、肝臟、脾臟、肺臟及腎臟等組織器官于10%福爾馬林溶液中固定,進行常規(guī)石蠟切片及蘇木素伊紅染色,中性樹脂封片后,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其組織學病理變化。
1.2.4 RT-PCR檢測
參照胡海等[5]方法設計并合成ALV特異性P27檢測引物,上游引物序列為:5′-CCGGGGGAACTG GTTGCTAT-3′,下游引物序列為:5′-ATCTGGC TGTGACTTCTGCC-3′。采用RT-PCR對病料樣品進行ALV檢測,Trizol法提取組織總RNA,根據(jù)cDNASynthesis Kit說明書將提取的RNA逆轉錄成cDNA,各反應體系如下:利用反轉錄試劑盒反轉錄生成cDNA,并以此為模板進行PCR擴增。PCR擴增體系為:2×Taq Mix 12.5μL,ddH2O 8μL,上、下游引物各1μL,模板DNA 2.5μL,共25μL。擴增程序為:95℃預變性3min,95℃變性15s,60℃退火20s,72℃延伸60s,共35個循環(huán);72℃再延伸10min。PCR產物進行1.0%瓊脂糖凝膠電泳鑒定,于紫外光凝膠成像分析系統(tǒng)下觀察。
根據(jù)臨床資料調查得出,病雞最早出現(xiàn)在5周齡時,到20周齡時死亡率最高。臨床上可見病雞出現(xiàn)精神萎頓、食欲減少、消瘦,觸摸可見胸骨輕微變形(圖1 A)。部分病例出現(xiàn)腹瀉、腹部腫大。剖檢可見肝臟顏色深紅,體積較正常肝臟大幾倍,其表面和切面上散在分布有結節(jié)型或彌漫型灰白色病灶,部分病例在腸系膜上也可見結節(jié)(圖1 B~D)。
圖1 病雞的臨床癥狀和眼觀病變
光學顯微鏡下病雞肝臟病變最為明顯,可見病雞肝組織的正常結構被破壞,肝索排列發(fā)生紊亂,肝細胞出現(xiàn)變性、壞死,可見核濃縮、核碎裂和核溶解。肝臟中央靜脈和小靜脈擴張,充滿大量血液,血管周邊有大量成淋巴細胞浸潤增生,呈灶狀或彌漫性分布(圖2)。
圖2 病雞肝臟的組織學病變
對病雞樣品進行ELISA檢測,結果顯示ALV p27抗原陽性率為100%。
取病雞的肝臟組織,提取其RNA、經反轉錄及PCR等檢測后,瓊脂糖凝膠電泳結果顯示病料樣品均擴增出225bp的目的片段(圖3),結果表明:病雞已感染ALV。
圖3 病雞肝臟PCR檢測結果
烏骨雞是我國特有的一個家禽遺傳資源,屬肉蛋藥兼用型雞種,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和藥用價值,在多個地方有其優(yōu)勢品種和配套系[3]。禽白血病是一種禽類腫瘤性傳染病,該病的傳播方式主要是水平傳播和垂直傳播,臨床上以免疫抑制、生長遲緩、產蛋率下降以及多器官組織發(fā)生腫瘤為主要特征,給養(yǎng)殖業(yè)造成巨大經濟損失。本研究對湖南某烏骨雞種雞場采集的病料(疑似禽白血病),通過ELISA方法檢測出ALVp27抗原,通過RT-PCR檢測確定了ALV的感染,同時結合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確診該雞場出現(xiàn)由ALV所致的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對于禽白血病的檢測方法,目前已經建立的有IFA、ELISA、ISH、PCR、熒光定量RT-PCR等方法。奚德華等[6]對IFA、ELISA和RT-PCR方法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這三種方法的陽性和陰性符合率均較高,但各自有優(yōu)缺點,其中ELISA適合在臨床上使用,RT-PCR和IFA敏感性更高,適合在實驗室進行診斷。因此,在禽白血病的診斷上應該盡量結合多種方法進行。由于ALV感染后病雞出現(xiàn)免疫抑制,在臨床上常因并發(fā)其他疾病而引起雞群大量死亡[7],因此,在診斷時應仔細區(qū)分。
雖然禽白血病在全世界流行性非常廣泛,但大多數(shù)養(yǎng)雞業(yè)發(fā)達的國家都已經基本消滅和控制。我國也采取多種措施加強對禽白血病防控,目前,對白羽肉雞和蛋雞群中該病防控與凈化已有明顯進展,且依然需要進行定期監(jiān)測。但是,由于我國地方雞群品種繁多,養(yǎng)殖環(huán)境復雜,禽白血病的防控效果成效不佳,嚴重危害了我國地方品種雞的健康發(fā)展[8]。因此,還需進一步了解ALV的流行特征和變異機制,研發(fā)快速檢測技術,切實加強各地養(yǎng)雞場(尤其是種雞場)的禽白血病監(jiān)控和凈化工作,保障養(yǎng)禽業(yè)的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