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河北·張澤峰
室內污染氣體是室內環(huán)境污染的主體,可以引起各種刺激癥狀和過敏反應,即建筑物綜合征(SBS)、建筑物關聯(lián)癥(BRI)和多元物質過敏(MCS),SBS和BRI主要表現(xiàn)為呼吸系統(tǒng)癥狀和眼部刺激癥狀等,MCS過敏反應主要癥狀為過敏性肺炎、過敏性鼻炎、哮喘等。污染氣體還會影響免疫功能和神經系統(tǒng),并且可致突變性。研究證實不少揮發(fā)性有機物氣體都與癌癥存在一定關聯(lián)。
進入冬季,特別是供暖以后,家中門窗緊閉,導致室內空氣中污染物質超標。另外,由于冬季氣候惡劣,大多數人特別是一些老年人、兒童及身體虛弱者在室內活動的時間增多,從而導致與室內污染物質接觸的時間增多。專家指出,如果您感覺眼睛、鼻黏膜及喉黏膜有刺激癥狀;嘴唇、喉嚨比較干燥,容易出現(xiàn)頭疼腦熱和呼吸道感染等癥狀;經常有胸悶、心悸、窒息樣的感覺;會產生不明原因的過敏癥等現(xiàn)象,那您就要注意了,可能是室內空氣污染造成的。
首先,要注意通風。通風換氣是改善室內空氣的主要方法,同時,也是排除室內毒性化學污染物比較有效的手段。通風換氣包括自然通風和人工換氣兩種,效果較佳者還是自然通風。
要預防冬季室內環(huán)境污染,就要應該盡可能改善通風條件。據有關部門調查,在空氣不流通的室內,空氣中的病毒細菌飛沫有時飄浮長達三十多個小時。如果經常開窗換氣,則污濁空氣就可飄走散去,而且室內還可得到充足的光線和干燥環(huán)境,多種病毒、病菌也難以滋生與繁殖。一般來講,家庭早晨開窗換氣不應該少于十五分鐘,特別是無對流的房間,還應該延長開窗時間。
其次,增加室外的活動時間。冬季的許多疾病是通過空氣傳播的,一些病原體,大都寄生于人體的鼻咽部和呼吸道黏膜上,當人們咳嗽、噴嚏、說笑時,病毒、病菌則隨飛沫飄浮在空氣中,健康的人吸入帶毒、帶菌的空氣后,很容易感染疾病。所以,天氣晴好無風時,應該到戶外活動。
另外,家中的雜物要及時定期清理。如果出現(xiàn)房間漏水或積水,最好用漂白粉對受影響的房間和家具進行消毒,被水浸濕了的地毯、書籍、照片、雜志和報紙最好盡早處理。不要過度使用清潔劑、消毒劑和化妝品,盡量不用殺蟲劑。
特別提醒的是,室內2.8米以上的高度有利于室內空氣的流通和散發(fā),當居室凈高低于2.55米時,室內二氧化碳的濃度就會升高,對室內空氣質量有明顯的影響。所以,在裝修吊頂時,一定要掌握好居室的高度,以免造成對身體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