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和建
(浙江省臺州市第一中學,浙江 臺州 318000)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現(xiàn)代技術與教育的不斷融合,物理實驗教學也在發(fā)生變化。除了傳統(tǒng)實驗器材之外,傳感器的使用也已非常普遍,智能手機也正逐漸成為物理實驗的常備器材?!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xiàn)代化”,智能手機在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就體現(xiàn)了這一要求。
隨著傳感器技術的不斷成熟,傳感器的小型化使得智能手機集成了多種高精度、高靈敏度的傳感器,例如加速度傳感器、重力傳感器、光傳感器、壓力傳感器和磁傳感器等。
在智能手機里安裝軟件,例如Phyphox軟件,就可以實現(xiàn)多種物理量的測量,例如加速度、壓強、聲強、磁場等,能與物理實驗有機結合,為開發(fā)實驗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徑。
Phyphox軟件由德國亞琛工業(yè)大學的第二物理研究所開發(fā),一經(jīng)面世便受到廣泛關注和好評,它將不同的傳感器進行模塊化組合,方便研究和分析諸如滾動、單擺、超重和失重等基本運動。[1]
智能手機里的加速度、聲音、陀螺儀傳感器在物理實驗中應用廣泛,基于這些傳感器可開展的實驗如表1所示,對改進教師演示實驗和開發(fā)學生課外實驗都很有價值。
表1
加速度傳感器是通過手機的坐標系分別在X、Y、Z軸的位移變化來測量物體運動的加速度,手機軟件能夠分別記錄X、Y、Z軸的加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
3.1.1 用手機研究自由落體運動并測量自由落體加速度
智能手機里集成了加速度傳感器,可以實時記錄手機的加速度隨時間變化的情況。如圖1所示,讓手機自由下落,就可以測量自由落體運動的加速度。[2]
圖1
3.1.2 利用智能手機研究超重和失重現(xiàn)象
超重和失重的典型運動學特征就是加速度的方向。物體處于超重狀態(tài)時,加速度的方向向上,物體處于失重狀態(tài)時,加速度的方向向下。在實驗中測量出加速度的方向,并與超重和失重現(xiàn)象建立聯(lián)系,實現(xiàn)從運動學角度研究超重和失重現(xiàn)象。
智能手機里有功能強大的加速度傳感器,可以實現(xiàn)確定加速度方向的功能。手握智能手機,并與人體保持相對靜止,人先“下蹲”后“起立”得到Z軸上加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2所示。
圖2
3.1.3 描繪簡諧運動的加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
手機里集成的加速度傳感器,可以實時記錄手機運動的加速度信息,利用Phyphox軟件可以繪制出a-t圖像。手機在豎直方向做簡諧運動的過程中,為控制其振動的穩(wěn)定性,對組裝器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圖3)??梢詮挠涗浀腶-t圖像中間接證明簡諧運動的能量轉化和守恒規(guī)律(圖4),可促進學生形成能量觀念。熟練運用科學推理,得出x-t圖像和a-t圖像的聯(lián)系,幫助學生形成運動與相互作用觀念。
圖3
圖4
3.1.4 對比研究彈簧振子的自由振動和阻尼振動
由彈簧振子的回復力F=-kx,可得回復力F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也是正弦式曲線;再由牛頓第二定律,加速度a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也是正弦式曲線。并且a-t圖像的周期等于x-t圖像的周期,即彈簧振子的振動周期,a-t圖像的峰值可以反映x-t圖像的峰值(即振幅)。
在彈簧振子做自由振動時,a-t圖像的周期和峰值保持不變(圖5);而在彈簧振子做阻尼振動時,a-t圖像的周期不變,但峰值會逐漸減小(圖6)。用智能手機進行實驗,利用手機里的加速度傳感器,通過Phyphox軟件,可以描繪彈簧振子的加速度隨時間變化的a-t圖像,[3]進而對比驗證彈簧振子做自由振動和阻尼振動的a-t圖像是否與上述推理相吻合。
圖5
圖6
進一步結合能量轉化和守恒定律,對彈簧振子的自由振動和阻尼振動進行對比分析??芍涸跓o阻尼振動中,彈簧的彈性勢能和物體的動能發(fā)生轉化,但總能量守恒;在阻尼振動中,系統(tǒng)克服阻力的作用要做功,消耗機械能,因而振幅減小,最后停下來,可促進學生發(fā)展能量觀念。
Phyphox軟件里常用的聲學功能有3個:(1)利用聲音傳感器可以測量聲音的振幅、頻率。(2)設有音頻發(fā)生器,可以產(chǎn)生確定頻率的聲音。(3)利用聲學秒表功能可以獲得兩個聲音事件間的時間間隔。
3.2.1 用聲學秒表研究自由落體運動的規(guī)律
在研究自由落體運動位移x隨時間t變化的規(guī)律中,位移的測量較為方便,困難的是準確測量自由落體運動的時間間隔。由于人存在反應時間,所以較短的時間間隔需要用儀器自動記錄。聲學秒表具有精確度與靈敏度較高的特點,如果能讓自由落體運動的始末狀態(tài)分別發(fā)出聲音信號,就可以實現(xiàn)自動記錄自由落體運動時間間隔的功能。
方案一:如圖7所示,利用筆快速擊打鋼尺,發(fā)出聲音信號,聲學秒表開始計時。同時鋼尺上的小鐵球開始做自由落體運動,落在地面上時再次發(fā)出聲音,聲學秒表停止計時。
圖7
方案二:如圖8所示,用針刺破氣球,發(fā)出聲音信號,聲學秒表開始計時。同時,氣球下懸掛的鉤碼開始做自由落體運動,鉤碼落在地面上時再次發(fā)出聲音,聲學秒表停止計時。[4]
圖8
3.2.2 用聲學秒表測量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
如圖9所示,在A、B兩處各放置一部手機,并各站立一位同學。用卷尺測出A、B兩處的距離d。A處的同學擊掌后,A處的手機立即開始計時,聲音信號傳播d距離后,使得B處的手機開始計時。B處的同學擊掌后,B處的手機立即停止計時,聲音信號傳播d距離后,使得A處的手機停止計時。[5]
圖9
由于A處手機所記錄的時間長于B處手機所記錄的時間。二者記錄的時間差值為聲音在空氣中傳播2d距離所用的時間。因此將2d距離除以兩部手機記錄的時間差值,就可測出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大小(圖10)。
圖10
3.2.3 利用智能手機研究多普勒效應
Phyphox軟件里有兩種功能:(1)利用音頻發(fā)生器功能可以產(chǎn)生一個特定頻率的聲音,可以作為聲源使用;(2)利用多普勒效應功能可以測量得到頻率隨時間變化的圖像。
針對多普勒效應常見的4種情況(表2),分別進行實驗研究。
表2
陀螺儀傳感器會給出陀螺儀的角速度和向心加速度數(shù)據(jù),而這兩個物理量在傳統(tǒng)實驗中很難進行測量。
3.3.1 研究向心加速度與角速度的關系
智能手機里集成了加速度傳感器,當手機作圓周運動時,可以直接測量出手機的向心加速度和角速度,通過畫圖可找到二者的關系。通過對實驗界面中a-ω圖像和a-ω2圖像的對比分析,再一次體會到“化曲為直”的思想以及它在數(shù)據(jù)處理中的重要作用。
離心干燥器是洗衣機的重要部件,也是“生活中的圓周運動”一節(jié)的實例。將離心干燥器與離心轉臺相結合,是演示離心運動的經(jīng)典實驗。將智能手機固定在離心干燥器上,研究圓周運動中向心加速度與角速度的關系,是對常規(guī)實驗裝置和方案的改進(圖11),固定智能手機時,既要保證其作完整的圓周運動,又要避免轉得太快而發(fā)生離心運動對手機造成損壞。[6]
圖11
3.3.2 利用智能手機研究單擺的運動
如圖12所示,將智能手機懸掛起來近似作為單擺來使用,手機內部的陀螺儀傳感器可以描繪單擺做簡諧運動的振動圖像,并自動測量出單擺的振動周期。這樣就避免了用秒表或者光電門去測量周期,大大簡化了測量過程,提高了實驗效率。
圖12
對單擺的運動周期T可以用手機自動測量,擺長L可以用米尺測量,當?shù)刂亓铀俣萭可以查表獲得,可驗證單擺的周期公式。
利用智能手機Phyphox軟件可以將很多物理實驗變得簡單快捷和便于操作,其廣泛應用還有待于進一步的開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