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天旱, 周翻身, 羅皓榮
(西安石油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西安 710065)
鋼材的力學性能如強度、韌性等被視為衡量材料結構安全的重要指標。沖擊韌性能夠反映材料經(jīng)受沖擊載荷時抵抗斷裂的能力,揭示了材料的變脆傾向,在工程實踐中具有重要意義。
材料的沖擊韌性與其微觀組織及所在的服役環(huán)境密切相關,主要包括晶粒尺寸[1]、第二相顆粒含量和分布[2]、工件尺寸[3-4]、材料加工的熱處理方式[5-6]以及溫度[7-8]等,其中工件尺寸對鋼材脆性和韌性測量結果有顯著的影響[9-10]。研究結果表明:當試樣具有相對較大的橫截面時,其往往呈現(xiàn)脆性斷裂;當試樣具有相對較小的橫截面時,其傾向于呈現(xiàn)韌性斷裂,這是因為不同尺寸的試樣具有不同的應力狀態(tài),其中工件的長度和寬度對材料脆性和韌性的影響相對較小,所以尺寸通常指工件的厚度[9]。
在實際應用中,許多材料尺寸較小,不能滿足GB/T 229-2020 《金屬材料 夏比擺錘沖擊試驗方法》、GB/T 19748-2005 《鋼材夏比V型缺口擺錘沖擊試驗儀器化試驗方法》、GB/T 2650-2008 《焊接接頭沖擊試驗方法》對沖擊試樣尺寸的要求,如許多新型納米結構金屬、金屬玻璃以及石油鉆桿所使用的超高強度鋼級V150及U165等,很難達到?jīng)_擊試樣的標準尺寸[10-11]。研究不同厚度的試樣與標準試樣沖擊吸收能量之間的相關性,對工程材料的選材、設計以及確保材料安全服役都具有重要意義。
試驗材料為超高強度鉆桿鋼U165和普通正火鋼Q275,同時引用了文獻[3]中20鋼的數(shù)據(jù),與U165鋼和Q275鋼的試驗結果進行對比分析,3種鋼的力學性能如表1所示,夏比V型缺口試樣和平行試樣均為3個。根據(jù)GB/T 229-2020,U165鋼級鉆桿因管材壁厚限制,不能獲得厚度為10 mm的標準試樣,沖擊試樣采用厚度分別為2.5,5,7.5 mm的小尺寸試樣,其他維度尺寸保持不變,長度為55 mm,寬度為10 mm;Q275鋼原材料為板材,沖擊試樣除了厚度為2.5,5,7.5 mm的小尺寸試樣和厚度為10 mm的標準尺寸試樣外,增加了厚度分別為15,20 mm的補充試樣,其他維度尺寸保持不變。沖擊試驗采用NI 500C型數(shù)字顯示沖擊試驗機進行沖擊試驗,斷口利用JSM-6390型掃描電子顯微鏡(SEM)進行觀察和分析。此外,GB/T 700-2006《碳素結構鋼》對試樣厚度為10,7.5,5 mm的Q275鋼的沖擊吸收能量值的要求分別是不低于27,20,13.5 J。U165鋼屬于超高強度鉆桿鋼級,相關標準目前尚在制訂中。
表1 U165鋼、Q275鋼和20鋼的力學性能
U165鋼的顯微組織晶粒尺寸很小,在光學顯微鏡下較難識別[見圖1a)],用SEM將其顯微組織放大至10 000倍,確定其顯微組織為回火索氏體[見圖1b)],該組織通常具有良好的綜合性能。圖1c)為Q275鋼的顯微組織,其中深色為珠光體,淺色為鐵素體,其中鐵素體含量(體積分數(shù))約為80%,用SEM將其顯微組織放大至10 000倍,可以觀察到珠光體、深色鐵素體和淺色滲碳體呈片層狀交替分布[見圖1d)]。
圖1 U165鋼和Q275鋼的顯微組織形貌
試樣厚度t對結構鋼的沖擊吸收能量具有顯著影響,U165鋼和Q275鋼在不同厚度下的位移-載荷曲線如圖2所示。由圖2a)可知:對于U165鋼來說,當載荷達到最大值后,t=2.5 mm的試樣載荷隨著擺錘位移的增加下降均勻;當t=5 mm時,試樣承受的載荷發(fā)生突降,如圖2a)中的A點所示,載荷從10 849.7 N突降到10 157.4 N;當t=7.5 mm時,載荷下降得更快,載荷從15 100.6 N突降到10 665.6 N,如圖2a)中B點所示。載荷突降意味著沖擊裂紋迅速擴展,即裂紋前端的塑性變形不能舒緩裂紋尖端的應力集中,發(fā)生裂紋急劇增加;由于裂紋沿晶體平面擴展,很少發(fā)生塑性變形,從而宏觀表現(xiàn)為解理斷口,耗散較少能量。由圖2b)可知:Q275鋼試樣厚度與U165鋼具有相似的趨勢,即t=2.5 mm的試樣也未出現(xiàn)載荷突降現(xiàn)象,當t=20 mm時,載荷從28 755.6 N突降到4 610.9 N,突降幅度達最高載荷的80%以上。
圖2 U165鋼和Q275鋼在不同厚度下的位移-載荷曲線
沖擊吸收能量是衡量材料韌性的一個重要指標,表征了材料在沖擊載荷作用下吸收塑性變形能量和斷裂能量的能力。超高強度鋼U165、普通結構鋼Q275及20鋼隨試樣厚度的增加,其沖擊吸收能量的變化如圖3所示。由圖3可知:當t≤10 mm時,沖擊吸收能量隨試樣厚度的增加總體呈線性增加趨勢,然而當t>10 mm時,則不再呈線性變化;同時還可觀察到,對于同一種材料,試樣厚度增加的倍數(shù)與沖擊吸收能量增加的倍數(shù)并非一致,如超高強度鋼U165試樣厚度增加了1倍,沖擊吸收能量增加了近3倍,這是因為U165鋼厚度的增加使其不僅能承受更高的載荷,且可以發(fā)生更充分的變形,使得預制的V型切口整體開裂,對應的位移顯著滯后(相對同一材料更薄的試樣),從而在更高載荷下,能消耗更多的能量;同時也發(fā)現(xiàn),盡管3種鋼材的力學性能不同,但3種鋼材在相對較小厚度下的沖擊吸收能量沒有明顯的區(qū)別,這是因為試樣厚度決定了材料的應力狀態(tài),當試樣厚度較小時,試樣受力更傾向于平面應力狀態(tài),試樣兩側更容易自由收縮,因此更易發(fā)生塑性變形,相比厚度更大的試樣,薄試樣塑性變形能量所起的作用更大,導致不同材料沖擊吸收能量區(qū)別不大。當試樣厚度相對較大時,由于不同材料的斷裂韌性不同,厚度對應力狀態(tài)的影響會越來越顯著[12]。
圖3 3種鋼材在不同厚度下的沖擊吸收能量及線性擬合
由于U165鋼相比于Q275鋼具有更好的沖擊韌性和更高的屈服強度,所以具有更好的斷裂韌性。U165鋼和Q275鋼試樣在不同厚度下的沖擊斷口形貌如圖4,5所示。由圖4,5可知:相比斷裂韌性好的U165鋼,斷裂韌性較差的Q275鋼試樣在相同厚度(t=7.5 mm)下更傾向于呈現(xiàn)為平面應力狀態(tài);當t=2.5 mm時,U165鋼和Q275鋼的宏觀斷口形貌只有纖維區(qū)和剪切唇區(qū),微觀斷口形貌呈現(xiàn)為較均勻的韌窩;當t=5 mm時,U165鋼的斷口為韌性斷口,宏觀形貌只有纖維區(qū)和剪切唇區(qū),微觀形貌呈現(xiàn)為韌窩,但大小不一,分布不均勻,而Q275鋼的斷口出現(xiàn)放射區(qū),微觀形貌呈現(xiàn)為解理斷口,部分解理面超過60 μm,與圖1c)中Q275鋼的晶粒尺寸具有對應關系;當t=7.5 mm時,U165鋼僅有少部分解理斷口,而Q275鋼幾乎完全為解理斷口,且U165鋼的解理面相比Q275鋼更小,小于Q275鋼的1/5。這是因為U165鋼的顯微組織為回火索氏體,沒有整塊大的鐵素體和珠光體晶粒,而是由極其細小的滲碳體顆粒均勻分布在鐵素體基體上構成[13]。
圖5 Q275鋼試樣在不同厚度下的沖擊斷口形貌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標準試樣及不同尺寸試樣的沖擊吸收能量具有明顯的尺寸相關性,但不能根據(jù)試樣厚度按比例計算,根據(jù)圖3所示數(shù)據(jù)進行線性擬合,得到U165鋼、20鋼、Q275鋼的沖擊吸收能量估算公式分別如式(1)~(3)所示。
CVN,t=15.70t-18.48
(1)
CVN,t=12.36t-14.93
(2)
CVN,t=3.55t+18.78
(3)
式中:CVN,t是試樣厚度為t(t≤10 mm)時的夏比沖擊吸收能量。
由式(1)~(3)可知:每種材料的厚度-沖擊吸收能量的相關系數(shù)不同,該系數(shù)由材料的顯微組織、晶粒尺寸等本征屬性決定,定量分析比較困難,但可以通過不同尺寸非標厚度試樣的沖擊吸收能量進行確定,也避免了傳統(tǒng)按比例估算沖擊吸收能量偏差較大的缺點。例如,根據(jù)式(1)可以估計U165鋼標準試樣的沖擊吸收能量為138.5 J。
(1) 隨著試樣厚度的增加,沖擊載荷突降趨勢越來越顯著,相對較薄的試樣幾乎沒有沖擊載荷突降現(xiàn)象,但試樣厚度為20 mm的Q275鋼的沖擊載荷突降高達80%以上。
(2) 當試樣厚度≤10 mm時,沖擊吸收能量隨試樣厚度的增加總體呈線性變化,且不同材料沖擊吸收能量隨厚度變化的線性系數(shù)顯著不同。當試樣厚度>10 mm時,沖擊吸收能量隨厚度的增大偏離線性規(guī)律。
(3) 隨著厚度的增加,不同材料沖擊吸收能量增量和斷口形貌的變化不同,這一方面歸因于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力學性能,另一方面歸因于不同厚度試樣的受力狀態(tài)差異導致其斷裂機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