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楊,高田毅,朱宏星,孫 沖, ,韓婷婷,王道營,徐為民,
(1.南京師范大學食品與制藥工程學院,江蘇南京 210023;2.江蘇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農(nóng)產(chǎn)品加工研究所,江蘇南京 210014;3.蘇州工業(yè)園區(qū)生物產(chǎn)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江蘇蘇州 215123)
亞硝酸鹽(NO2-)是一種常見的食品添加劑,在腌肉制品、果醬、乳制品、肉脯等食品加工中具有廣泛的應用[1]。亞硝酸鹽作為肉制品護色劑,可與肉品中的肌紅蛋白反應生成亞硝基肌紅蛋白,從而賦予肉制品良好的色澤,同時增進肉的風味,還可抑制肉毒芽孢桿菌生長[2]。然而,長期過量攝入亞硝酸鹽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增加患高鐵血紅蛋白癥、胃癌、食管癌等疾病的風險[3]。目前,對于NO2-檢測分析的常見方法有離子色譜法[4]、高效液相色譜法[5]、毛細管電泳法[6]和分光光度法[7]等,但這些方法存在前處理復雜、設備昂貴、檢測時間長、需要專業(yè)的技術人員操作、不適用大量現(xiàn)場分析的問題。因此,開發(fā)綠色環(huán)保、成本低廉、操作簡單且靈敏度高的新方法,對實際產(chǎn)業(yè)中檢測亞硝酸鹽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納米材料因其擁有穩(wěn)定的物理化學性能、優(yōu)良的尺寸效應和制備方法多樣性等優(yōu)點[8],在生物學、食品、醫(yī)學和環(huán)境檢測[9-11]等諸多領域展現(xiàn)出良好的應用前景。碳量子點(Carbon quantum dots,CQDs)是一種尺寸小于10 nm 的新型納米材料,具有粒徑小、水溶性良好、光學性質(zhì)穩(wěn)定和生物相容性優(yōu)良等特點,因此CQDs 被認為是熒光探針的潛在替代材料[12-14]。生物基質(zhì)作為一種低成本、綠色無污染、可再生的自然資源,在CQDs 制備中已得到廣泛研究和應用。
熒光分析法是一種新興的檢測方法。與傳統(tǒng)的檢測方法相比,熒光探針具有簡單方便,成本低,特異性好,靈敏度高等特點[15-16]。Li 等[17]基于檸檬酸/乙二胺碳納米點開發(fā)熒光猝滅毛細管分析方法,實現(xiàn)了對食品和自然水中的亞硝酸鹽的檢測。Wang 等[18]通過沉淀法制備1-氨基芘納米顆粒,基于納米顆粒與亞硝酸鹽的重氮化反應構(gòu)建熒光探針,并將其應用水樣中亞硝酸鹽的分析,表現(xiàn)出良好的選擇性和穩(wěn)定性。盡管目前已報道多種熒光檢測亞硝酸鹽的分析方法,但大多來源于有機染料及化學原料,且合成過程較為繁瑣,因此開發(fā)綠色經(jīng)濟、簡單高效的熒光探針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
針對這種不足,本文以肉雞加工廢棄物雞爪外皮作為生物基質(zhì)碳源,采用一步水熱法制備了具有藍色熒光特性的CQDs,從而建立了一種綠色、安全、快速檢測亞硝酸鹽的新技術,同時為畜禽加工廢舊生物資源利用提供新的途徑。
實驗所用雞爪外皮 收集于江蘇南京市孝陵衛(wèi)農(nóng)貿(mào)市場;腌肉制品(臘腸、臘肉及臘排) 購買于南京市孝陵衛(wèi)蘇果超市;亞硝酸鈉(NaNO2)、硝酸鈉(NaNO3)、磷酸鈉(Na3PO4)、硫酸鈉(Na2SO4)、碳酸氫鈉(NaHCO3)、乙酸鈉(CH3COONa)、草酸鈉(Na2C2O4)、磷酸氫二鈉(Na2HPO4)、硫代硫酸鈉(Na2S2O3)、四硼酸鈉(Na2B4O7) 均為分析純,西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焦磷酸鈉(Na4P2O7)、鎢酸鈉(Na2WO4)、碳酸鈉(Na2CO3)、氯化鐵(FeCl3·6H2O)、氯化鈉(NaCl)、氯化鉀(KCl)、氯化銨(NH4Cl)、氯化銅(CuCl2·2H2O)、氯化鋇(BaCl2·2H2O)、氯化鋁(AlCl3·6H2O)、氯化鎂(MgCl2·6H2O)、氯化鐵(FeCl2·4H2O)、氯化鋰(LiCl)、氯化鈣(CaCl2·2H2O)、氯化鍶(SrCl2·6H2O)、氯化鈷(CoCl2)均為分析純 國藥集團試劑有限公司;實驗用水 為超純水,電阻率18.5 MΩ·cm-1。
JEM-2100F 場發(fā)射透射電子顯微鏡 日本電子株式會社;Cary 5000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儀 美國Varian 公司;Nicolet iS50 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美國Thermo 公司;ESCALAB 250Xi X 射線光電子能譜儀、ICS1100 離子色譜儀 美國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LS 55 熒光分光光度計 珀金埃爾默股份有限公司。
1.2.1 CQDs 的制備 參照Wang 等[19]的方法制備CQDs,略作修改。以雞爪外皮為碳源,采用一步水熱合成碳量子點熒光材料。具體步驟如下:雞爪外皮經(jīng)洗凈烘干后,用食品粉碎機打磨成粉末。稱取2.0 g雞爪外皮粉置于200 mL 的聚四氟乙烯反應釜中,加入100 mL 超純水,混勻后于200 ℃下水熱反應10 h。待反應釜冷卻至室溫,將反應后得到的混合溶液轉(zhuǎn)移至離心管,在10000 r/min 下離心10 min,吸取上清液,經(jīng)0.22 μm 濾膜過濾后置于1000 Da 的透析袋內(nèi),室溫透析24 h。收集透析袋內(nèi)溶液凍干,將凍干后的絮狀物研磨得到的CQDs 粉末放置于干燥皿中保存。
1.2.2 CQDs 的表征
1.2.2.1 微觀結(jié)構(gòu)觀察 通過透射電子顯微鏡(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和高分辨率透射電子顯微鏡(High 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HR-TEM)觀察CQDs 形貌。將制備的CQDs 粉末超聲溶解,使納米顆粒均勻分散到超純水中,取稀釋好的樣品液滴至超薄碳膜網(wǎng)上,室溫下干燥后于場發(fā)射透射電子顯微鏡上觀察其形貌及晶格結(jié)構(gòu)。
1.2.2.2 紫外可見吸收光譜分析 稱取CQDs 粉末100 mg,用蒸餾水溶解定容至100 mL,獲得1 mg/mL的CQDs 水溶液作為樣品溶液。采用紫外可見吸收光譜儀(Ultraviolet-visible absorption spectroscopy,UV-vis)對CQDs 溶液進行掃描。以去離子水作為空白對照,掃描波長范圍為200~700 nm,掃描速度為600 nm/min。
1.2.2.3 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分析 采用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xiàn)TIR)分析CQDs 表面基團。使用KBr 壓片法制備樣品,掃描范圍為500~4000 cm-1,分辨率為4.00 cm-1。
1.2.2.4 X-射線光電子能譜分析 采用X-射線光電子能譜(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確定CQDs 表面元素組成、含量和化學鍵狀態(tài)。將CQDs 粉末固定到樣品臺上,使用單色X 射線源Al Kα 作為激發(fā)源,激發(fā)電壓為1487 eV,以測得結(jié)合能284 eV 的C 1s 進行校準。
1.2.2.5 熒光光譜分析 采用熒光光譜儀(Fluorescence Spectrometer)對CQDs 的熒光性質(zhì)進行分析。以1 mg/mL CQDs 水溶液作為樣品溶液,設定激發(fā)和發(fā)射狹縫寬度均為5 nm。固定激發(fā)波長370 nm,發(fā)射波長范圍380~600 nm 得到CQDs 的熒光發(fā)射光譜;固定發(fā)射波長450 nm,激發(fā)波長范圍280~430 nm 得到CQDs 的熒光激發(fā)光譜。
1.2.3 CQDs 熒光量子產(chǎn)率測定 熒光量子產(chǎn)量根據(jù)參比法[20]測定。以硫酸奎寧(熒光量子產(chǎn)率為0.54)作為參比標準物質(zhì),測定CQDs 與硫酸奎寧在同一激發(fā)波長下的熒光發(fā)射峰面積及同一波長處的吸光度。代入下式:
式中:下標1 和2 分別代表待測樣品和標準物質(zhì);Q 表示熒光量子產(chǎn)率(%);S 表示熒光發(fā)射積分面積;A 為吸光度;η 為溶劑的折射率(蒸餾水為1.33)。
1.2.4 CQDs-Fe2+熒光探針檢測NO2-配制濃度為1、5、10、5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 μmol/L 的NO2-溶液,取400 μL 不同濃度的NO2-溶液和相同體積的1 mmol/L Fe2+溶液加入到1 mL 的1 mg/mL CQDs 溶液中,加入1.5 mL PBS(0.1 mol/L,pH3.0),100 W 超聲30 min 使其混合均勻,記錄熒光發(fā)射光譜。每個濃度梯度設置5次平行實驗。參數(shù)設置為:固定激發(fā)波長為370 nm,發(fā)射波長范圍為380~600 nm,激發(fā)和發(fā)射狹縫寬度均為5 nm。通過分析體系熒光猝滅值△F 與NO2-濃度之間的變化關系,得出線性方程和相關系數(shù)。
1.2.5 實際樣品分析 參照GB 5009.33-2016 對購買的腌臘肉制品進行前處理[21]。具體步驟如下:將腌臘肉制品用食品粉粹機制成勻漿,稱取試樣勻漿1 g,置于100 mL 離心管中,加入40 mL 水,超聲提取30 min,每隔5 min 振搖一次。于75 ℃水浴中放置5 min 后取出,冷卻至室溫后轉(zhuǎn)移至50 mL 容量瓶中定容。溶液經(jīng)濾紙過濾后,于1000 r/min 下離心15 min,將上清液經(jīng)0.22 μm 濾膜過濾后作為樣品原液。每組樣品制備三組平行試樣,分別采用離子色譜法和CQDs-Fe2+熒光探針進行檢測,結(jié)果取平均值。向腌臘肉制品樣品原液中添加100 μmol/L 的NO2-,計算實際樣本中NO2-的加標回收率。
每組實驗重復3~5次取平均值,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5 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jié)果采用 X±SD 表示。使用Origin8.5 軟件(OriginLab 公司)對數(shù)據(jù)進行圖譜繪制。
采用場發(fā)射透射電子顯微鏡對CQDs 形貌進行觀察,如圖1所示,CQDs 為球形納米顆粒,尺寸均一,且具有良好的分散性。插圖HR-TEM 圖像顯示,CQDs 的面間距為0.22 nm,這屬于石墨的(100)衍射面,表明CQDs 對應于sp2型石墨碳納米晶芯[22]。圖2 為紫外可見吸收光譜及熒光光譜圖。由圖2 中可知,在263 nm 處CQDs 有明顯紫外吸收峰,這是芳香(C-C) sp2雜化軌道典型的π→π*躍遷產(chǎn)生的[23]。CQDs 的熒光激發(fā)峰與發(fā)射峰呈現(xiàn)狹窄對稱的特征,說明CQDs粒徑尺寸均勻且分散性良好[24]。插圖表明合成的CQDs 水溶液在自然光下呈現(xiàn)淡黃色或接近無色(左),在365 nm 紫外燈照射下發(fā)射出強烈的藍色熒光(右)。以硫酸奎寧作為標準物測得CQDs熒光量子產(chǎn)率為8.23%,說明其具有良好的熒光性能。
圖1 CQDs 的透射電子顯微鏡圖Fig.1 TEM image of CQDs
圖2 CQDs 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及熒光光譜圖Fig.2 UV-vis absorption and fluorescence spectra of the CQDs
采用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表征CQDs,結(jié)果如圖3所示,3285 cm-1處吸收峰歸因于O-H 和N-H基團的伸縮振動,2921 和2868 cm-1處是C-H 對稱伸縮振動[25]。1627、1519、1451、1242 和1087 cm-1附近的峰對應著C=O、C=C、C-N-C、C-OH 和C-OC[26-28]。這些官能團使得CQDs 具有良好的水溶性,有望進一步擴展其應用領域。
圖3 CQDs 的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圖Fig.3 FTIR spectrum of the CQDs
通過XPS 表征CQDs 的元素組成、化合狀態(tài)和分子結(jié)構(gòu)。圖4A 為CQDs 的XPS 全掃描譜圖,圖中分布284、398 和531 eV 三個主要峰,對應C、N和O 三個元素。根據(jù)峰面積計算CQDs 中C、N 和O 三個元素的相對含量,分別為63.82%、16.06%、20.12%。通過XPSPEAK 軟件進一步分析CQDs 表面基團信息。圖4B 表示CQDs 的C 1s 譜圖,284.3 eV處的峰歸屬于石墨碳[29],284.8 eV 處的峰表示CN/C-O 鍵,285.8 eV 處的峰對應C=N 或者C=O 鍵,287.6 eV 處的峰則對應于HO-C=O 鍵[30]。N 1s 譜圖(圖4C)存在398.9 和399.8 eV 兩個峰,分別對應C-N-C 鍵和N-H 官能團中的氮原子[31]。O 1s 譜圖如圖4D所示,圖中530.9、531.7、532.6 eV 三個特征峰對應C=O、C-O-C、C-OH 鍵[32]。XPS 分析結(jié)果證明CQDs 中存在羥基、羧基和烷基等多種基團,與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結(jié)果一致。
圖4 CQDs 的X-射線光電子能譜Fig.4 XPS spectra of the CQDs
本實驗研究了CQDs 熒光探針對Fe3+、Na+、Cu2+、K+、NH4+、Ba2+、Al3+、Mg2+、Fe2+、Li+、Ca2+、Sr2+和Co2+13 種常見金屬陽離子的特異選擇性。根據(jù)相對熒光強度值F/F0(F 為添加1 mmol/L 不同金屬離子后熒光值,F(xiàn)0為未添加其他離子的熒光值)評價熒光探針選擇性。測試三次取平均值,由SPSS 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分析。由圖5可知,與其他金屬離子相比,添加Fe3+后的相對熒光強度為25.69%,而其他離子相對熒光強度在85.55%~101.66%范圍間。與空白組相比,僅有Fe3+與其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Fe3+對CQDs 具有明顯的熒光猝滅作用。
圖5 CQDs 對常見金屬離子的選擇性Fig.5 Selectivity of CQDs toward common metal ions
如圖6所示,當僅存在NO2-或Fe2+時,CQDs 的熒光基本無變化。在NO2-和Fe2+同時存在時,F(xiàn)e2+因NO2-的氧化作用轉(zhuǎn)化為Fe3+,F(xiàn)e3+與CQDs 表面的羥基、羧基等形成鐵-羥基或鐵-羧基復合物從而導致CQDs 熒光猝滅[33]。檢測機制如圖7所示,CQDs與Fe2+混合后在370 nm 激發(fā)波長下仍然發(fā)出強烈的藍色熒光,加入NO2-后,F(xiàn)e2+轉(zhuǎn)化為Fe3+使得CQDs熒光強度值降低,由此可構(gòu)建CQDs-Fe2+探針實現(xiàn)對NO2-的間接檢測。
圖6 CQDs 與Fe2+、NO2-、Fe2+/NO2-的熒光發(fā)射光譜Fig.6 Fluorescence spectra of CQDs with Fe2+, NO2- and Fe2+/NO2-
圖7 CQDs-Fe2+檢測NO2-的機制Fig.7 Mechanism of NO2- detection by CQDs-Fe2+
為了更好地優(yōu)化CQDs-Fe2+探針對NO2-的檢測性能,對CQDs 的激發(fā)波長、緩沖液pH、反應時間進行研究。圖8A 為CQDs 溶液在不同激發(fā)波長下的熒光發(fā)射光譜,由圖中可知,最大激發(fā)波長位于370 nm 左右。隨著激發(fā)波長的增加,最大發(fā)射峰熒光強度逐漸增強,當激發(fā)波長超過370 nm 后,熒光強度開始下降。圖8B 為熒光強度歸一化后的熒光發(fā)射光譜,由圖中可以看出,在300~450 nm 的激發(fā)波長范圍內(nèi),CQDs 的熒光發(fā)射光譜表現(xiàn)出明顯的紅移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是由CQDs 的費米能級附近不同表面缺陷態(tài)的光學選擇引起的[34]。在不同的激發(fā)波長下,CQDs 表面相應的發(fā)色基團將占據(jù)主導地位,產(chǎn)生依賴于激發(fā)波長的熒光[35]。說明該CQDs 具有激發(fā)波長的依賴性。當激發(fā)波長為370 nm CQDs熒光強度最強,最大發(fā)射波長在450 nm 處。故后續(xù)實驗所選激發(fā)波長為370 nm。
圖8 不同激發(fā)波長下CQDs 的熒光發(fā)射光譜(A)和歸一化發(fā)射光譜(B)Fig.8 Fluorescence emission spectra (A) and emission normalized spectra of CQDs (B) in different excitation wavelengths
圖9A 顯示了在不同pH 的緩沖液中NO2-添加前后CQDs-Fe2+體系的熒光強度。結(jié)果表明,當緩沖液pH 在1~7 范圍內(nèi)變化時,隨著pH 逐漸增加,CQDs-Fe2+與CQDs-Fe2+/NO2-兩者熒光強度逐漸增高,當pH 在4~7 變化時,體系熒光基本保持穩(wěn)定,這是因為過酸環(huán)境會導致CQDs 的表面基團發(fā)生質(zhì)子化從而引起體系熒光強度減弱。通過分析NO2-添加前后CQDs-Fe2+體系熒光猝滅程度(圖9B),可以發(fā)現(xiàn),當pH 為2 和3 時,體系熒光猝滅程度最大,考慮到CQDs-Fe2+在pH 為3 時熒光強度遠大于pH 為2 時,因此選擇pH3 作為體系反應的最佳緩沖條件。
圖9 pH 對體系熒光強度(A)和猝滅程度(B)的影響Fig.9 Influence of pH on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A) and the quenching rates (B)
圖10是CQDs-Fe2+與NO2-反應時間(0~75 min)的優(yōu)化。從圖中可以看出,隨著反應時間的增加,體系熒光強度值逐漸降低并趨于穩(wěn)定,結(jié)合時間在40 min 后,熒光強度保持恒定,表明NO2-和Fe2+之間的氧化還原反應以及產(chǎn)生的Fe3+對熒光的猝滅作用在40 min 內(nèi)達到動態(tài)平衡。因此在后續(xù)實驗中選擇40 min 作為NO2-加入CQDs-Fe2+體系的反應時間。
圖10 反應時間對CQDs-Fe2+/NO2-體系熒光強度的影響Fig.10 Influence of r eactiontime onthe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CQDs-Fe2+/NO2-
由圖11 的熒光光譜圖可以看出,在CQDs-Fe2+中加入NO2-后,體系熒光強度隨著NO2-濃度增加逐漸降低。以NO2-濃度為橫坐標,450 nm 處CQDs 熒光猝滅值(△F=F0–F,F(xiàn)0為空白對照組熒光值,F(xiàn) 為待測組熒光值)為縱坐標,在1~500 μmol/L 范圍內(nèi),兩者呈現(xiàn)良好的線性關系,回歸方程為△F=0.60c+1.01(R2=0.9979),檢出限為0.61 μmol/L。與表1 中已報道的NO2-檢測方法相比,本方法建立的熒光探針具有較寬的線性范圍和較低的檢測限。
圖11 不同濃度NO2-的CQDs-Fe2+/NO2-熒光光譜圖Fig.11 Fluorescence spectra of CQDs-Fe2+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NO2-
表1 不同方法檢測NO2-的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methods for the NO2- detection
為考察CQDs 熒光探針在檢測NO2-時的抗干擾性,在相同實驗條件下,選擇500 μmol/L 的NO2-、HPO42-、H2PO4-、PO43-、HCO3-、C2O42-、CH3COO-、CO32-、SO42-、S2O32-、NO3-、WO42-、P2O74-等陰離子對CQDs-Fe2+熒光探針的抗干擾性能進行測試。如圖12所示,與空白組相比,NO2-對CQDs-Fe2+體系的熒光猝滅效果明顯,而其他相同濃度的陰離子則對CQDs 的熒光猝滅效應較小,證明其他陰離子在該熒光探針用于檢測NO2-時的影響很小,即CQDs-Fe2+熒光探針在檢測NO2-時具有良好的抗干擾能力。
圖12 CQDs-Fe2+檢測NO2-的抗干擾性Fig.12 Anti-interference of CQDs-Fe2+ in detection of NO2-
為評估所制備的 CQDs-Fe2+熒光探針用于NO2-檢測的實際應用價值,以市售三種腌臘肉制品,臘腸、臘肉、臘排為樣品,對其中 NO2-含量進行加標回收試驗。測定結(jié)果如表 2所示。該熒光探針測得樣品中 NO2-的回收率為 98.61%~100.95%,RSD 均小于 5%,且與離子色譜得到的結(jié)果基本一致,表明本研究所制備的 CQDs 熒光探針可用于實際樣品中NO2-的檢測。
表2 實際樣品中NO2-的測定結(jié)果Table 2 Detection of NO2- in actual samples
本文以生物基質(zhì)雞爪外皮為碳源,采用一步水熱法合成具有良好熒光特性的CQDs。基于Fe3+對CQDs 的熒光猝滅能力和NO2-可將Fe2+轉(zhuǎn)化為Fe3+的氧化能力,進而構(gòu)建了CQDs-Fe2+熒光探針用于NO2-的檢測。在1~500 μmol/L 范圍內(nèi),NO2-濃度與探針熒光猝滅值呈現(xiàn)良好的線性關系,檢測限為0.61 μmol/L。將其應用于腌臘肉制品中亞硝酸鹽的檢測,結(jié)果表明,與離子色譜法相比,本方法具有更低的檢測限,適用于實際樣品中亞硝酸鹽的微量分析。
綜上,本方法構(gòu)建的熒光探針在實現(xiàn)禽肉加工廢棄物再利用的同時,開發(fā)了一種綠色安全、快速、高效檢測亞硝酸鹽的技術,具有良好的檢測性能與實際應用價值。此外,由于基于熒光物質(zhì)建立的預測模型會因模型選擇、人員操作及計量方法的不同存在精度上的差異,因此尋求精度高、穩(wěn)定性好、適用范圍廣的亞硝酸鹽檢測方法有待更深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