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鳳 孔繁逍 符春生
塵肺作為常見職業(yè)病之一,是指機體肺部病變所致肺功能損傷,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且隨疾病發(fā)展極易危及患者生命健康。臨床救治塵肺多采取西藥治療以達到控制疾病癥狀、疾病發(fā)展的目的[1-3]。為進一步改善塵肺患者肺功能、生活質(zhì)量及機體免疫功能,此次研究分析在常規(guī)西藥治療基礎(chǔ)上聯(lián)合真武湯合葶藶大棗瀉肺湯加減治療對塵肺的臨床應用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9 年12 月~2021 年1 月收治的80 例塵肺患者,遵循隨機分組原則將其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每組40 例。參照組男30 例、女10 例,年齡39~68 歲,平均年齡(52.63±5.13)歲,其中Ⅰ期患者22 例、Ⅱ期患者12 例、Ⅲ期患者6 例,病程1~5 年,平均病程(3.05±0.69)年;研究組男32 例、女8 例,年齡40~69 歲,平均年齡(52.57±5.48)歲,其中Ⅰ期患者23 例、Ⅱ期患者11 例、Ⅲ期患者6 例,病程1~5 年,平均病程(3.11±0.71)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符合塵肺疾病診斷標準,且經(jīng)臨床診斷確診為塵肺疾?。虎谝庾R清晰,溝通能力正常;③氣短指數(shù)<5 分;④患者及其家屬知悉此次研究內(nèi)容并簽署知情同意書;⑤此次研究經(jīng)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排除標準:①合并肺部其他病變;②合并肝、腎、心、腦等其他臟器嚴重病變;③合并免疫系統(tǒng)疾??;④合并認知障礙、精神障礙、溝通障礙。
1.2 方法
1.2.1 參照組 開展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即給予患者氧療、清肺止咳、化痰平喘等治療,同時及時糾正體內(nèi)水電解質(zhì)紊亂、補液等對癥治療。持續(xù)治療1 個月。
1.2.2 研究組 在參照組基礎(chǔ)上給予真武湯合葶藶大棗瀉肺湯加減治療,真武湯合葶藶大棗瀉肺湯基礎(chǔ)藥方為大棗10 g、澤瀉20 g、生姜10 g、白術(shù)10 g、制附子10 g、桂枝10 g、白芍10 g、葶藶子10 g、茯苓15 g。陰虛者加五味子、麥冬;腎陽虛者加鹿茸、淫羊藿、肉桂;血瘀明顯者加澤蘭、桃仁、紅花、香附;咳喘者加麻黃、杏仁、白果。諸藥水煎取汁300~400 ml,3 次/d 口服,持續(xù)治療1 個月。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免疫功能指標、生活質(zhì)量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肺功能指標包括FEV1、FVC、FEV1/FVC、MMEF%。以圣喬治呼吸問卷(SGRQ)對患者生活質(zhì)量進行評估,問卷包括癥狀、疾病對日常生活的影響、活動能力,共54 項內(nèi)容,各維度評分及總分為陽性條目權(quán)重占比總權(quán)重,得分越高則生活質(zhì)量越差。不良反應常見有頭痛、胃腸道反應、呼吸道反應等。免疫功能指標:即取患者靜脈血3 ml 離心后分離上清液,以貝克曼庫爾特AU5800 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其免疫功能指標,即IgA、IgM、IgG、CD3+、CD4+/CD8+等。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FEV1、FVC、FEV1/FVC、MMEF%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FEV1(1.65±0.38)L、FVC(2.54±0.46)L、FEV1/FVC(77.19±8.54)%、MMEF%(25.14±4.04)%均高于參照組的(1.47±0.31)L、(2.31±0.48)L、(62.14±8.36)%、(17.53±4.11)%,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
注:與參照組比較,aP<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zhì)量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癥狀、疾病對日常生活的影響、活動能力評分以及總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癥狀、疾病對日常生活的影響、活動能力評分以及總分分別為(41.39±7.63)、(38.54±5.12)、(44.36±4.54)、(41.39±3.63)分,均低于參照組的(46.16±7.06)、(43.39±4.05)、(49.16±3.12)、(46.46±4.06)分,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zhì)量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zhì)量比較(,分)
注:與參照組比較,aP<0.05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n(%)]
2.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CD3+、CD4+/CD8+、IgA、IgM、IgG 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 者CD3+(64.25±5.13)%、CD4+/CD8+(2.17±0.16)、IgA(2.73±0.42)g/L、IgM(1.37±0.24)g/L、IgG(15.94±2.05)g/L 高于參照組的(49.63±5.21)%、(1.34±0.15)、(1.95±0.34)g/L、(1.11±0.21)g/L、(11.01±2.11)g/L,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指標比較()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指標比較()
注:與參照組比較,aP<0.05
塵肺多因長期吸入二氧化硅粉塵,致使機體肺部因進行性彌漫性間質(zhì)纖維化所致肺不張,導致機體肺組織遭嚴重破壞,隨疾病發(fā)展極易導致肺心病、肺動脈高壓等[4,5]。臨床救治多采取西藥治療以控制癥狀及疾病發(fā)展,但因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肺組織纖維化等因素影響,極易導致病情反復,甚至發(fā)展為難治性肺結(jié)核疾病。近年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方案被逐漸應用于臨床疾病治療中[6-8]。此次研究即探究在常規(guī)西藥治療基礎(chǔ)上聯(lián)合真武湯合葶藶大棗瀉肺湯加減治療對塵肺疾病的救治效果。
真武湯有溫陽利水功效,制附子、白術(shù)有溫腎健脾、益肺之功;白芍與附子同用,能入陰破結(jié),斂陰和陽,又能防其傷陰之弊;桂枝溫通血脈;茯苓、澤瀉利水健脾,以消痰氣之結(jié);生姜宣肺暖胃。葶藶大棗瀉肺湯有泄肺祛痰、利水平喘的功效,其中葶藶子性大寒,有泄肺逐水、止咳平喘、開泄肺氣功效,大棗有健脾調(diào)中、補中益氣、潤心肺、止咳嗽功效,葶藶子、大棗相互協(xié)調(diào)以調(diào)理機體脾、腎[9-12]。塵肺患者在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基礎(chǔ)上開展真武湯合葶藶大棗瀉肺湯加減治療,調(diào)和諸藥能起到溫陽、除濕化痰、降氣平喘、開泄肺氣的功效,對進一步改善塵肺病患肺功能、生活質(zhì)量有積極意義[13-15]?,F(xiàn)代藥理分析,真武湯合葶藶大棗瀉肺湯對于結(jié)核桿菌的抑制、殺滅有明顯功效,與此同時可有效抑制機體炎性細胞浸潤、炎性反應低脂的釋放,進而有效減緩機體氣道重塑,并松弛氣管平滑肌,達到止咳平喘功效。與此同時,真武湯合葶藶大棗瀉肺湯可通過降低機體肺動脈壓以降低肺阻力,進而改善機體非動力學,提升通氣血流比,進而達到改善肺通氣、換氣功能。結(jié)合本文結(jié)果可知,治療后,研究組FEV1(1.65±0.38)L、FVC(2.54±0.46)L、FEV1/FVC(77.19±8.54)%、MMEF%(25.14±4.04)%均高于參照組的(1.47±0.31)L、(2.31±0.48)L、(62.14±8.36)%、(17.53±4.11)%,CD3+(64.25±5.13)%、CD4+/CD8+(2.17±0.16)、IgA(2.73±0.42)g/L、IgM(1.37±0.24)g/L、IgG(15.94±2.05)g/L 高于參照組的(49.63±5.21)%、(1.34±0.15)、(1.95±0.34)g/L、(1.11±0.21)g/L、(11.01±2.11)g/L,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癥狀、疾病對日常生活的影響、活動能力評分以及總分分別為(41.39±7.63)、(38.54±5.12)、(44.36±4.54)、(41.39±3.63)分,均低于參照組的(46.16±7.06)、(43.39±4.05)、(49.16±3.12)、(46.46±4.06)分,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真武湯合葶藶大棗瀉肺湯加減治療塵肺對改善患者肺功能、生活質(zhì)量、免疫功能有顯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