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秋梅
(紹興市上虞區(qū)水產技術推廣中心,浙江 紹興 312300)
青蝦養(yǎng)殖由于投資少、見效快,養(yǎng)殖規(guī)模不斷擴大。但限于放養(yǎng)密度和病害等原因,養(yǎng)殖效益有待進一步提升。為此,筆者于2021年在紹興市上虞區(qū)小越街道金妹家庭農場進行了青蝦塘套養(yǎng)菱角綜合養(yǎng)殖試驗,取得了蝦菱雙豐收,經濟效益、生態(tài)效益明顯?,F(xiàn)將養(yǎng)殖過程介紹如下。
1.池塘條件 試驗塘共6口,池塘水深1.5米,每口池塘面積為4畝,均為長方形土池塘,南北向,水源充足,水質清爽無污染。每口池塘配備功率1.5千瓦的增氧機1臺。
2.池塘消毒 5月初對青蝦塘進行修整,清除淤泥后曬塘1~2個月。7月上旬,進水30厘米,用漂白粉5千克/畝全池潑灑,并用清塘靈等進行清塘消毒,3天后排干。
3.進水調水 放苗前10天左右進水30~40厘米,進排水口設置80目雙層過濾網,不對水體進行施肥,池中留有自生的輪葉黑藻等沉水植物。
1.青蝦苗放養(yǎng) 本試驗于7月中下旬投放青蝦苗12.5千克/畝,蝦苗規(guī)格為6000尾/千克,大小基本一致,體質健壯、無損傷。選擇在陰雨天或晴天的早晨、傍晚進行放苗,放苗前開增氧機24小時,確保水中溶氧量。
2.菱角培育和移栽 情況如下。
(1)菱種培育。本試驗種植的菱角為二角菱,選擇菱形飽滿,充實度高、果皮充分硬化、無病害的留種二角菱,3月上旬種植于池塘內,專塘培育秧苗。
(2)菱角移栽。青蝦苗投放1周后,選擇植株粗壯的秧苗進行移栽,每口塘移栽20~30株,栽于蝦塘中心兩側水面,每穴栽種1株,菱角行距7.5米,穴距7.5米,菱角栽種面積為池塘面積的1/3。一口4畝塘移栽30株菱角,詳見圖1。
圖1 菱角栽種示意(紅色菱形為菱角栽種穴)
1.水質調節(jié) 蝦苗放養(yǎng)1周后,每4~5天用水泵加水10厘米左右,養(yǎng)殖中期水位控制在1米,后期控制水位在1.5米左右,水質保持清爽、瘦,塘中水草數(shù)量控制在池底面積的20%左右。
2.投喂 蝦苗放養(yǎng)3天后開始投喂1#料,每天早上投喂1次,投喂量以投喂后2小時內吃完為宜,養(yǎng)殖前期1#料投喂250克/畝,每天逐漸增加,養(yǎng)殖中期2#料投喂1.5~2千克/畝,養(yǎng)殖后期3#料投喂1~1.5千克/畝。
3.日常管理 每天早、中、晚巡塘,檢查蝦苗的攝食、活動情況,如遇蝦苗浮頭,及時打開增氧機。定期查看水質,不定期換水補水,保持水位在1~1.5米。巡塘時要觀察菱角的成熟情況,如遇菱角黃葉要及時清除。
1.青蝦收捕 10月初,放地籠開始陸續(xù)收捕青蝦,本試驗采用自制間隔為0.75~0.8厘米蝦篩過篩以捕大留小,11月下旬菱角采摘完后,青蝦繼續(xù)照常養(yǎng)殖。
2.菱角采摘 10月1日起,6個塘輪流分批采摘菱角,每天摘1個塘內菱角的1/6,只采摘頭茬菱角,采摘完后立即清除菱角植株。在11月下旬左右,完成菱角采摘和清除。
1.產量 本試驗共捕青蝦商品蝦1215千克,平均畝產50.6千克;共采摘二角菱1868千克,平均畝產78千克左右。具體產量詳見表1。
表1 青蝦、二角菱投放與產量
2.二角菱增加效益 本試驗青蝦畝產量與同期沒有套養(yǎng)二角菱的蝦塘的畝產基本相同。二角菱由于種植量較少,本試驗養(yǎng)殖戶自產自銷,在當?shù)夭藞鲇诰鶅r10元/千克出售,收益為18000元,平均每畝蝦塘增收750元,效益尚可。
1.蝦菱套養(yǎng)效果 青蝦塘套種菱角,只少量增加菱種費,不增加其他投入,但大幅增加青蝦塘收入。同時,套種菱角能吸收青蝦塘中過多營養(yǎng)物質,改善水質,促進青蝦成長,該技術操作簡單,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
2.菱角采摘 二角菱采摘嫩果,不留老果,且只采頭茬,采完頭茬后及時將菱角的植株打撈出青蝦塘。由于青蝦對水質的要求極高,池水必須保持清爽,如采完頭茬菱角后不及時將植株清理干凈,容易導致植株的老葉掉入池中,影響水質,嚴重影響青蝦存活。
3.菱角種植對青蝦養(yǎng)殖的作用 本試驗全程未對青蝦養(yǎng)殖水體進行肥水處理,但青蝦畝產相較于其他未種植菱角的塘有過之而無不及。究其原因,筆者認為青蝦喜歡棲息在水草中,同時要求水質清爽。本試驗中由于未肥水,水體中的水草數(shù)量未大量繁殖,水質相對清瘦,且由于菱角的觸須為青蝦提供了棲息場所,有利于青蝦生長。
4.蝦菱套養(yǎng)適用范圍 本試驗采摘菱角由于是頭茬菱角,品質和口感相對較好,出售價格也相對較高。但此種套養(yǎng)模式由于采摘的是嫩果,且基本上是每天采摘,不是養(yǎng)熟后一次性采摘,不能批發(fā)出售,因此對勞動力要求較高,適用于有空余勞動力的養(yǎng)殖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