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深圳大學附屬教育集團后海小學五年級(4)班 趙桓玉
你是否曾經(jīng)為家人的工作或言行感到不滿,或是覺得他們不是英雄?我最近讀了法國作家約·維特克的著作《我家沒有英雄》,書中的小主人莫里斯也被這些問題困擾過。
起初,莫里斯以為班上的所有同學都和他一樣擁有雙重身份——在舉止文明的學校世界里有真名真姓,在嘈雜、毫無章法的家庭世界中只有一個蠢萌的綽號。莫里斯以為班上的所有同學都周而復始地在兩個世界中穿梭,每天兩次,一周五天。直到莫里斯來到同學利波利特家,看到他家跟學校一樣整齊干凈,墻上貼滿了一些十分出名但已去世的“英雄”,莫里斯覺得一切都崩塌了。莫里斯覺得家里沒有英雄,開始偏執(zhí)地想從家中找出一位英雄,他為家人感到羞恥,甚至開始挑剔、評判家人的行為舉止……
為了治愈莫里斯自卑的內(nèi)心,在一個突如其來的星期二,一家人開啟了一段輕松的“老家之旅”。他們來到夏爾舅姥爺?shù)募o念碑前,這讓莫里斯非常震撼。接著,他們又來到一家可麗餅餐廳,爸爸媽媽開始講述他們的往事——就像小說里寫的那么浪漫。莫里斯一家在這兒度過了一個短暫的、專屬于他們的假期。
回程的路上,莫里斯明白了——英雄不僅僅受人愛戴,他們還懂得愛。
通過讀莫里斯的故事,我學會了用心去發(fā)現(xiàn)家人的優(yōu)點。他們雖然平凡而普通,行為或許粗魯、不雅,但是,無論如何,他們都深愛著我。我突然發(fā)現(xiàn)奶奶很偉大。她雖然只讀過小學,沒什么文化,每天的大部分時間在干著做飯、洗碗等家務,但是,她幾十年如一日地用心做同一件事,用愛照顧一家人,不正是我們家的英雄嗎?
“每個平凡的人都是生活的英雄”,這句話放在現(xiàn)在也很合適。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無數(shù)平凡人變成“天使白”“保安藍”“義工紅”,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抗疫大集體”中。無論風吹雨打還是饑寒交迫,他們都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他們也是“生活的英雄”!
名師點評
本文語言質樸、精煉,思路清晰。小作者從書中主人公的家寫起,到“我”的家,再寫到這個社會中無數(shù)人的“大家”,寫作對象的范圍不斷擴大,而“平凡人也可以是英雄”這一主題卻不斷收緊,同時,思考也一步步深入,凸顯了深刻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