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拿著工學博士學位畢業(yè)書從清華大學走出來的學者,是國際宇航科學院通訊院士、全國婦聯常委、火箭院運載總體技術首席專家、集團公司學術技術帶頭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被評為第三批國家“萬人計劃”特殊領域青年拔尖人才,先后榮獲中國科協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轉化獎、首都精神文明建設獎、中央企業(yè)勞動模范、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五一巾幗建功標兵等獎項和榮譽稱號……
她集許多榮譽于一身,人生軌跡仿佛正如她的姓名那般容易,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可是只有她清楚自己是如何一步一步艱難又勇敢地走到了今天的位置,是什么一點一滴凝聚成了今天的成就。
我正準備還使勁舉那么一下,忽聽得背后螃蟹大叫一聲說,哎呀是他。我回過頭一看,螃蟹正用手指著我腳下說,雷老師雷老師,是他偷的。我連忙看我腳下,我的天,正是那封信,雖然已經被揉成一坨了,但那張郵票還能看得清楚。兩位干部,我首先要告訴你們,那信絕對不是我偷的。我是個私娃子不假,但我的養(yǎng)父母對我的家教還是蠻嚴的,一點都不比正宗的公娃子差。我養(yǎng)父常對我說窮死不做娼,餓死不做賊。我養(yǎng)母說,世界上有幾丑幾
1978 年10 月,容易出生于湖北恩施,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土家妹子。恩施是經濟較為落后的地級自治州,地形多為山地,信息相對閉塞。上學條件艱苦,容易格外珍惜上學的機會。聰明又努力的容易,上學時成績優(yōu)異,思維獨特,而且有較強的組織能力,一直是班長。
在國防科技大學招生宣講會上,容易第一次接觸到航天科技,覺得特別酷,想加入航天人的隊伍。高中畢業(yè)后,容易夢想成真,被國防科技大學航天技術系錄取。
(4)微藻的綜合利用。近年來,研究者們提出利用微藻生產高附加值產物反哺能源產業(yè),實現微藻的綜合利用。這是降低微藻生物能源成本行之有效的策略,未來可以此為出發(fā)點進一步開展研究。
2001 年,品學兼優(yōu)的容易被保送清華大學碩博連讀。在美麗的清華園,跟隨才華橫溢的導師,容易很珍惜來之不易的求學時光,全身心投入到學習和科研中。學習越深入,容易越深刻地意識到航天科技的重要性。
中國航天人比世界同行平均年輕15 歲,容易是這支充滿希望的團隊的帶頭人。她參加神舟十號、神舟十一號的發(fā)射任務,全程參與載人航天工程交會對接和空間實驗室的所有6次任務,3 次擔任火箭逃逸系統安控負責人,3次擔任發(fā)射現場火箭指揮。
2008 年3 月,30 歲的容易博士后出站。11 年的專業(yè)學習,從國防科技大學的發(fā)動機設計,到清華大學的氣固兩相流課題,再到博士后載人登月運載系統技術途徑論證等,為容易日后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通過合理設置辦公輔助區(qū),能夠緩解醫(yī)患人員的工作壓力,空間使用率較高。醫(yī)院生殖醫(yī)學中心中的辦公輔助區(qū)主要包括值班室、辦公室、計算機、休息室與衛(wèi)生間等,設計人員可以根據其他功能區(qū)的設置情況,將辦公輔助區(qū)與功能區(qū)進行合理連接。
總之,高職院校應當確立體育教育在質量立校戰(zhàn)略中的應有地位,深刻認識并充分發(fā)揮體育教育在人才培養(yǎng)中的重要作用,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具備積極的體育精神、良好的運動能力和健康的運動行為,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2016 年,天宮二號發(fā)射的那天正好是中秋節(jié),容易執(zhí)行完任務后急忙和兒子視頻。她感慨地說:“假如有一個小時,只要可能,我就一定會飛奔回家看看我的孩子,看看能為家里做點什么,努力讓家庭成員知道我對這個家是記掛的,讓他們感受到我對這個家的感情?!?/p>
2012 年,神舟九號發(fā)射,航天員進入飛船的一剎那,容易很緊張,保證航天員安全地進入太空并成功返回,是她肩負的使命和責任。神舟九號圓滿完成任務后,容易被任命為火箭總體主任設計師。
很少有女性能在火箭這個大國重器領域出類拔萃,火箭有20 層樓高,零部件上萬個,工程很復雜,容易的壓力可想而知。白天她在火箭各個分系統的工作間奔走,協調技術流程,晚上則加班到第二天凌晨,了解技術狀態(tài)。
2021 年4 月30 日,容易獲得“最美職工”稱號時說:“火箭就跟蠟燭一樣,它從來都是燃燒自己去照亮別人,我的使命就是要把飛船和衛(wèi)星送到更高更遠的地方去?!?/p>
對火箭設計師來說,一年出差100 天以上屬于正常。出差歸來,他們立刻到單位繼續(xù)忙碌,有發(fā)射任務時,還要連續(xù)幾個月住在大漠戈壁完成高強度工作。因為工作,容易錯過了陪伴孩子成長的時光。
114 Mechanical valve dysfunction caused by warfarin anticoagulant: a case report
中國航天人“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的意識,在容易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她干起工作來就沒有節(jié)假日,盡可能壓縮睡眠時間,不斷探究,因為這項工作不能有任何漏洞和失誤,只能是完美。
2006 年,攻讀完博士學位的容易,繼續(xù)求學,從事博士后研究。在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博士后流動站,她每天都超負荷地學習,忘我地投入到研究工作中。
一個年紀已經過了六十的老人扛了一對大傀儡從后海走來,到了場坪,四下望人,似乎很明白這不是玩傀儡的地方,但莫可奈何的停頓下來。
在百噸級重型運載火箭的研制方案論證階段,容易帶領團隊攻克了一系列技術難題。容易創(chuàng)新性提出火箭飛行過程中多種故障判斷依據及處理方法,使我國載人火箭的安全性不斷提升。
2009 年,兒子不到半歲,容易就挑起長征二號F 運載火箭故障檢測系統和逃逸救生系統總體設計的重任。這兩個系統是載人火箭特有的系統,是航天員生命安全的“保險繩”。
2021 年6 月17 日上午9 點22 分,搭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 遙十二運載火箭,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點火發(fā)射。坐在指揮大廳的容易像面臨大考,又像送自己的孩子遠行,有些不舍,又充滿期待,“精心地呵護它,為它付出了很多,但是從它騰空而起的一剎那,它就飛走了?!彼f。
在這千鈞一發(fā)的時刻,容易卻不太緊張,她充滿信心?;鸺l(fā)射隊員岳曉飛說:“容總是一個特別精益求精的人。長征二號F 遙十二運載火箭安全性已經非常高了,但她又帶領我們團隊極致攻關,列出火箭在飛行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神舟十二號任務真正達到了萬無一失的程度。”
2021 年10 月16 日零時23 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點火發(fā)射,取得圓滿成功。
從火箭研制、運輸、發(fā)射,一道道步驟就是一個個關卡,步步精準才能確保完美收官。容易和她的團隊經受住了考驗,交上了一份完美答卷。每次火箭完美升空,都凝聚著航天人的不容易!
中國工程院院士、神舟飛船首任總設計師戚發(fā)軔說:“你看見她,就容易了?!?/p>
容易感慨:“我非常幸運,從事的這項工作跟祖國的繁榮昌盛和民族復興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我非常感恩能夠進入這一行業(yè),能夠生活在這么美好的時代,國家有這么多重大工程,讓我們有機會去探索浩瀚的宇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