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燕
在小學科學中,實驗探究活動占了整個課程的大部分,很多實驗探究活動都需要學生動手參與,引導學生親歷體驗探究的過程。在日常教學活動中,需要關注學生科學思維的形成,讓學生學會用科學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用假設、預測、推理、解釋、交流、質(zhì)疑等思維性活動去解決自身學習、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讓學生體驗探究活動的過程,不僅是讓學生運用探究活動對科學知識進行探究,而且是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學會自己去設計實驗,開展有效的實驗探究活動,從而真正形成科學思維的能力,用科學的眼光看待世界。
一直在思考科學課上究竟要教給學生什么?是科學知識、科學精神、科學態(tài)度還是科學方法?小學生接受科學知識的能力是有限的,試想如果今天我們教給學生的是科學知識,到了若干年后有多少學生能對當初老師所教的知識留下深刻印象?所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小學科學日常教學活動中關注學生科學思維的形成,嘗試讓學生學會用科學的思維方式,用假設、預測、推理、解釋、交流、質(zhì)疑等思維性活動解決自身學習、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指出:“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jīng)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茖W課程應向?qū)W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使他們在像科學家那樣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能力,獲取科學知識,形成尊重事實、善于質(zhì)疑的科學態(tài)度,了解科學發(fā)展的歷史?!蓖瑫r《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還指出,學生要“能運用已有知識做出自己對問題的假想答案;能根據(jù)假想答案,制定簡單的科學探究活動計劃;能通過觀察、研究、制作等活動進行探究?!痹凇墩l流得更快一些》這一課中,我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積極獨立思考,善于提問和質(zhì)疑,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通過設計對比實驗,開展小組合作探究,引導學生真正動手參與到實驗中去,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真理,讓對比實驗探究更有效。
一、鼓勵學生大膽猜想
在教學中,緊密結合學情的變化。在課堂上,學生的思維狀態(tài)是多變的、發(fā)散的,甚至會偏離主題。這就要求老師及時捕捉學生那些靈動的思維,不斷追尋思維的根源,引領學生主動地參與探究活動中去,不斷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發(fā)展和完善學生的思維,注意引導學生合理假設。思維活動中,假設是一項完整科學研究的起始步驟,是一個具有推測性的有待證明的答案。學生的假設應有一定的觀察依據(jù),假設之后必須有驗證的活動。假設還要符合邏輯,不能隨意猜測。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地進行合理猜測,因為我們很多偉大的發(fā)明和發(fā)現(xiàn)都源于猜測?!墩l流得更快一些》這一課,我通過對比實驗,讓學生猜測三種液體流動的快慢,并說明理由。順勢進行追問,能初步了解學生的前概念。
我們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提出的自我猜測后面都有自己真實的想法。當我讓學生來猜猜看,為什么你覺得油(或水)流得快時,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他們覺得水要比油流得快。比如,在課堂上就有學生提出來,水流得更快一些,是因為生活中把瓶子倒過來,里面的水會很快流出來,而油卻要等待較長時間才能流出來。這樣的猜測讓我們知道了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和對水和食用油的前概念。但是也有個別學生會認為油會比水流得快。教學中,我們不能因為老師知道這個答案是錯誤或正確的,就直接否定學生的回答,而是應該給予學生鼓勵和肯定,然后再進一步追問:那為什么你覺得油流得更快呢?例如,在我的課堂上就有學生說:“因為油滑滑的,所以它流得快?!逼鋵崒W生對于任何現(xiàn)象都是有自己解釋和觀點的,我們應該充分發(fā)散學生的思維,做到“從學生前概念入手,往正確探索路引導,到學生新知識建構”。鼓勵學生對于未知的事物大膽猜想,有自己獨立的觀點,能夠批判辯證地看待問題,保護好每個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二、掌握對比實驗方法
英國科學家賈德研究發(fā)現(xiàn),9~11歲學生在科學課上的思維發(fā)展,大多處于淺層次,他們只是想著如何完成實際任務,而沒有就這個任務進行實質(zhì)性思考。三年級的學生讓他們?nèi)タ纯创髽?、觀察小動物,還是很起勁的,但要讓他們自己去動手設計實驗計劃則很難,更不要說設計完整的對比實驗了。所以,如果讓他們直接設計實驗,他們一時無法下手,那么怎樣引導學生設計簡單的實驗研究計劃來促進有效的思考呢?在學??萍脊?jié)活動的創(chuàng)意大賽中,我看到三年級學生畫的一張創(chuàng)意金點子設計圖,創(chuàng)意雖然用的是簡單的圖畫和簡短的文字,但很直觀,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他的想法。這讓我意識到學生在畫圖和寫字的過程中能思考得更加透徹,所以我想到科學課堂上的實驗設計方案要放手讓學生去大膽設計。在實驗方案的設計及小組實驗中,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這種形式有利于學生之間彼此了解,互幫互助,在表達自己看法的同時,也能吸取別人的不同看法,在交流中建構新的知識,并將這種新的認知表達出來。在《誰流得更快一些》這一課中,我設計了這樣的實驗方案。
在試上課的過程中,4個班48個小組的學生都能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設計出自己小組的方案,并用簡單的圖和文字來表示。我發(fā)現(xiàn),讓學生學會在動手前動腦,規(guī)劃設計好實驗方案,在寫畫的過程中,學生設計實驗的興趣會更大,使學生科學思維能力得到提升。當然,課堂活動的設計一定要有針對性,要讓學生清楚地了解活動的目的和要求。比如《誰流得更快一些》一課,以比賽的情境把學生引入課堂,讓他們意識到這是個比賽。要注意實驗的公平性,把研究的問題轉化成學生感興趣、想探究的問題,這樣能更好地促使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給予學生學習的內(nèi)在需要——學習的動機與動力?!氨容^三種液體誰流得更快一些的實驗”,我沒有讓學生直接設計實驗,而是引導他們投入一次比賽。當學生聽到比賽自然會聯(lián)想到運動會上的跑步比賽,比如,跑步的跑道、起點線、運動員、終點線等條件因素,學生自然而然地會想到我們的實驗設計要注意些什么。比如,實驗的公平性,會有學生提出相同多的量、相同高度等。這實際上就是一個對比實驗,要引導學生在設計實驗時,考慮到比賽的公平性。材料不同,保持測試的液體量要一樣多、一樣的高度,同時讓它們流下去等條件要保持相同,用秒表來觀察記錄三種液體流下的不同時間。
鼓勵學生通過充分的小組討論來設計這個實驗方案,讓三年級的學生設計一個對比實驗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要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順著學生的思維,鼓勵他們提出多種比賽方案和比賽規(guī)則,保證實驗的公平性。與學生充分討論,確定在實驗中要滿足相同量、相同高、同時流等要素。比如,一樣多,可以用同樣的力度擠壓瓶子,可以在板上滴的位置畫三個大小一樣的圈;一樣高,每次實驗我們都要保證從同一個角度往下滴,不能一會兒高一會兒低;同時流,可以用記號筆做記號,標出起跑線和終點線,讓液體從起跑線開始流,流到終點線結束。學生一開始不能確定跑道的長短,那么就放手讓學生實驗,在實驗中不斷完善實驗:縮短跑道、用秒表計時記錄液體流動的速度。讓學生主動探索,培養(yǎng)其實驗能力,為后面學習科學實驗中的對比實驗打下基礎。教學中,老師要隨時捕捉學生隨機生成的思維火花,順著學生的思維,沿著學生的思路,不斷地進行追問,完善實驗規(guī)則,提出實驗的注意事項,使學生的思維更加完善,學習能力不斷提升。
三、提供有結構的材料
精心準備實驗材料是做好對比實驗的重要因素。所謂有結構的材料,是指經(jīng)過精心設計的各種有代表性的材料組合。它既要揭示與教學內(nèi)容有關的一系列現(xiàn)象,體現(xiàn)科學性,同時還應具有趣味性,符合學生年齡特征和認知規(guī)律,貼近學生學習生活,使學生通過對材料的探索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獲取新知。它關系學生的實驗操作和實驗現(xiàn)象,影響數(shù)據(jù)收集及整理,更會影響學生對實驗結論的分析。《誰流得更快一些》一課,材料箱內(nèi)有現(xiàn)成的流動板,可以讓學生在刻好6條固定長度的凹槽塑料板上進行實驗,學生無須動太多的腦筋,直接就能開展對比實驗,而且實驗結果也不會有很大的誤差。但我覺得這樣的實驗材料會讓學生錯失在研究實驗方案過程中產(chǎn)生思維火花的機會。為保證對比實驗的公平性,通過小組合作設計簡單的公平實驗,理解公平對實驗的重要性,并嘗試控制其他變量保持不變,開展比較三種液體誰流得更快一些的對比實驗。
活動中,讓學生自主選擇實驗的材料、方案等,開展公平公正的比賽,讓學生親歷實驗的過程,對三種液體流動速度進行比較。放手讓學生開展課堂比賽,提醒他們活動中把握比賽的公平性,并細致有效地觀察。用秒表記錄能直觀地觀察這三種液體的流動速度,三種液體的重量要一樣多,滴下來的大小一樣多。一開始我為每一組準備了滴管,但發(fā)現(xiàn)滴管很難把洗潔精吸上來,后來在網(wǎng)上選購了專門用來分裝液體的小瓶子,只要在擠壓瓶子的時候,用差不多大小的力度就可以保證一樣多。從同一高度往下流,保證一樣高。通過師生交流,每次實驗要保持玻璃板始終在固定的高度,可以架在盒子上保持一樣的高度。同時流下去,可以用記號筆做記號,確定起跑線和終點線。學生在用秒表計時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水流得很快,而洗潔精卻流動得很慢,如果繼續(xù)等待洗潔精跑到終點很浪費時間,那怎么來解決這一問題呢?有學生提出縮短跑道長度:為了能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決出勝負,起跑線和終點線之間的距離要短一些。
在課堂活動前,老師一定要從學生的視角親自動手做一做實驗。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在活動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并設想相應的解決方法。本課起初只為每一個小組準備了1塊玻璃板,學生每做完一次實驗就要洗去上面的材料才能再進行第二次實驗。學生洗材料花去了很多時間,而且洗完后馬上進行第二次實驗,物質(zhì)很容易殘留在玻璃板上,使實驗出現(xiàn)誤差。對實驗方法進行改進后,我準備了2塊玻璃板正反面進行實驗,這樣既可以減少擦洗浪費的時間,還能有效減少實驗的誤差。老師在教學時不僅要合理設疑,更應該重視學生的質(zhì)疑精神,讓學生敢于提出自己的問題、自己的想法。有時我們的材料一開始還不是那么完善,只能自己用心想辦法解決,試著去準備有結構的實驗材料,可以讓探究更高效。
學習應當以學生為本,在充分自主和靈活的實驗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對于發(fā)展學生的實驗能力至關重要。科學實驗設計必須以思維發(fā)展為起點和歸宿,依托對比實驗是落實學生思維培養(yǎng)的可行路徑。通過設計對比實驗可以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實驗活動的熱情,重視合作過程中的思維互動學習,有效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相信基于優(yōu)化的科學對比實驗活動,可以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敏捷的思維,使其全身心地投身于實驗活動,從而真正形成科學思維能力,用科學的眼光看待世界,繼而實現(xiàn)創(chuàng)新式的學習與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