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健 康向飛
無錫華東重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無錫 214161
軌道式集裝箱起重機是用于吊裝集裝箱進行堆放、移位的一種大型起重設備,在大型港口自動碼頭的集裝箱堆場內得到了普遍的應用。為滿足現(xiàn)代化大型碼頭的需求,起重機整體機構逐漸向著大型化發(fā)展,而自身整體質量也在大幅提高,導致其制造成本不斷提升。因此,降低起重機的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對起重機生產企業(yè)來說非常重要。
起重機的主梁、支腿、橫梁等均為長條箱形梁結構,各部件因機型不同而大小不同,長度常規(guī)達到50 m以上,高度達到3 m以上,質量可達50 t以上。箱形梁由面腹板拼裝而成,軌道安裝面腹板位置T形鋼焊縫都為UT焊縫,其他底部位置角焊縫焊接時也需多次翻身才能保證焊縫的合格率。箱形梁結構的焊縫要求高,多次翻身會降低焊接效率;由于車間本身高度限制,車間內起重機起升高度不夠,對大型箱形梁翻身產生了一定限制。另外,車間內箱形梁翻身使用鋼絲繩對構件進行捆扎翻身,鋼絲繩翻身三四次之后就會出現(xiàn)扭曲斷絲現(xiàn)象,從安全考慮需要更換,使得制作成本升高。因此,設計一種大型箱形梁翻身裝置,并無碼化裝配,對提高起重機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圖1為軌道式集裝箱起重機箱形梁結構示意圖。
通常,罐體、管道、筒狀機構件的廠內制作焊接均已實現(xiàn)半自動化,基本上都是利用電動機帶動焊接滾輪架完成自動定速、翻轉焊接,既保證了焊接質量,又提高了生產效率。焊接滾輪架是利用主動滾輪與工件間的摩擦輪,帶動焊接旋轉的變位機械,國內外已形成規(guī)?;?、系列化生產,可根據(jù)用戶需求進行定制。在箱形梁制作時,可參考焊接滾輪架進行翻身,提高翻身效率,但滿足滾輪架使用的前提是機構件截面外形為圓形。雖然箱形梁外形不能直接使用滾輪架進行翻滾,但可在箱形梁外側裝夾一個裝置滿足滾輪架翻滾要求。該裝置應滿足以下要求:1)應具有足夠的剛度,滿足構件裝夾質量不變形,并長期使用及頻繁拆卸仍不變形保證使用及安全的要求;2)外形應呈標準圓形,可帶動箱形梁在滾輪架上完成圓周運動進行翻身;3)裝夾到箱形梁上必須簡單方便,滿足快速安裝要求。
首先,確定箱梁翻身支架外形為圓形,內部結構為長方形,類似于箱形梁截面結構,整體為一個圓形箱梁結構,用于裝夾箱形梁。內部尺寸篩選最大箱形梁的截面尺寸,以最大尺寸確定內部截面2 000 mm×3 800 mm,其中預留夾具空間。
然后,放大確定外圓尺寸,根據(jù)結構強度并參考電動托輥架常規(guī)尺寸,確定箱梁翻身支架外圓為4 800 mm。根據(jù)結構穩(wěn)定性確定性及電動滾輪架車輪寬度,確定夾具厚度約為400 mm。整個夾具因減重需要,在面板位置開設多個減重孔,降低整個支架的自重。在余量安裝夾具位置增加筋板,增強支架整體強度。為安裝吊裝需要,在支架上下位置開設2個吊裝孔,按照箱梁最大100 t計算,按單個支架承重50 t開設吊裝孔130 mm,位于端部箱體中間。翻滾支架結構如圖2所示。
圖2 翻滾支架結構
按照單主梁最重100 t計算,2個支架裝夾1根主梁,單個支架受力為50 t,材料選擇為Q235,經過受力核算,安全系數(shù)為4.1倍,滿足強度設計要求。翻滾支架應力分析如圖3所示。另外,為了便于安裝,支架在中間分成2件,中間采用螺栓連接,采用M24螺栓8.8級20個螺栓兩側均勻分布,受力按照單個支架50 t計算。經過螺栓校核,安全系數(shù)為4.25,滿足強度要求。
圖3 翻滾支架應力分析
在翻轉焊接裝置內,起重機箱形梁穿過采用夾緊的方式對結構箱體進行固定,一方面需保證焊接過程中的夾緊牢度,另一方面需要能夠適應不同大小的結構箱體的夾緊固定,且要不傷及箱體的母材。
1)結構設計
按以上要求設計了箱體的夾緊裝置,在翻身支架內側矩形空腔內每個面布置2對夾緊工裝,對稱布置,開檔按最小箱形梁高寬度篩選,兩側預留空間。夾緊工作主要由一組螺桿裝置組成,最下部為一塊底板,焊于翻身支架上,布置螺栓孔,為了便于拆卸用螺栓與夾緊裝置連接。底板上為底座,用螺栓連接,底座由連接底板、2塊立板、支撐塊組成,2塊立板是便于另外兩側空出觀察螺桿行程,支撐塊上布置受力較好的梯形螺紋,底座高度設置為螺桿高度的一半。底座上安裝調節(jié)螺桿,調節(jié)螺桿為對應的梯形螺紋,長度為翻身支架空腔到箱體距離加螺紋預留的安全長度。螺桿一端與壓頭連接,壓頭與螺桿連接為轉動活動連接,即壓頭壓緊時螺桿可轉動。壓頭外形為圓形,避免壓頭夾緊在結構箱體上時壓傷母材(壓頭與箱體間可墊橡膠皮保護)。為方便調節(jié)螺桿調節(jié)高度,調節(jié)螺栓上設置調節(jié)把手。
在夾緊較小尺寸的結構箱體時,調節(jié)螺桿長度不夠時(余量螺桿安全長度)可在夾緊裝置下端與底板之間設置調整墊塊,調整墊塊與翻身裝置和壓緊裝置為螺栓連接。根據(jù)箱體的大小,可增加或減少調整墊塊,單邊只安裝調整墊塊,另一側安裝夾緊裝置,根據(jù)箱體大小夾緊裝置和墊塊可自由組合。翻滾支架夾具結構如圖4所示。
圖4 翻滾支架夾具結構
2)螺桿校核
按照單根主梁最大質量100 t計算,單個裝夾支架承重為50 t,一個裝夾支架上安裝8個螺桿夾緊裝置,極限受力時2個螺桿支撐全部質量(考慮側面夾緊裝置夾緊時產生的摩擦力對構件的支撐),則單個螺桿受力為15 t。螺桿采用Tr65×8梯形螺紋,采用45號鋼調質處理,螺桿頂部受力,經過受力核算,安全系數(shù)為3.0,考慮到側面其他夾緊裝置的摩擦力存在,減輕部分質量,螺桿滿足設計強度。夾緊螺柱受力分析如圖5所示。
圖5 夾緊螺柱受力分析
3)整個翻身裝置的工作原理
當起重機箱形梁拼裝好后,若需翻身可將翻身工裝左右對稱安裝于箱體上,用螺栓連接成一個圓柱體。箱體兩端夾緊在左右對稱設計翻身工作的托輥架中,結構纖體的四面有夾緊工裝進行夾緊,受力強度需要壓頭對準隔板位置。翻身工裝在翻轉過程中,結構箱體不發(fā)生位移。圖6為翻滾支架裝配示意圖。
圖6 翻滾支架裝配示意
翻身裝置的滾動還需使用電動滾輪架實現(xiàn),需對市場上成熟的電動滾輪架進行選型。根據(jù)制作箱體質量選擇最大承重為100 t,工件范圍根據(jù)翻身裝置外徑選擇4.8~5.2 m,滾輪直徑為0.5 m,外包橡皮或聚氨酯,減少翻身沖擊及增加與鋼結構件滾輪的摩擦力,提高安全系數(shù)。滾輪寬度根據(jù)翻身裝置選擇為0.5 m,翻轉滾輪線速度安全考慮為6~60 mm/s,電動機功率為2×3 kW。同時,2個滾輪架采用1套控制器,保證2個滾輪架的同步性,還有為安全性考慮,滾輪架的剎車性能需良好,停車后需有機械剎車保險?,F(xiàn)場試驗如圖7所示。
圖7 現(xiàn)場試驗圖
通過現(xiàn)有產品大噸位轉動剎車、多角度長時間動靜載試驗,翻身裝置滿足設計需求,且安全可靠。經過多個產品生產使用,通過了疲勞強度考核。翻身裝置投入使用后,裝夾簡單快捷,不同大小箱體均可通過調節(jié)裝夾使用,翻身效率大大提高,可滿足不同角度箱體焊縫焊接要求,焊縫質量也相應提高。翻身裝置的使用提高了生產效率,節(jié)約了生產成本,降低了安全隱患。同時,該裝置投資小,結構簡單,應用范圍廣,適用于車間起重條件差的箱形梁鋼結構制作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