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 麗
(錦州市傳染病醫(yī)院,遼寧 錦州 121017)
結核性膿胸是臨床上呼吸道中比較常見的一種傳染性病癥,如果未進行及時有效的干預和規(guī)范化的治療或者在治療過程中未加以重視,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導致患者出現結核性膿胸[1-3]。這種病癥在臨床上具有較高的傳染性和耐藥性,且患者病程相對較長,治療費用昂貴,所以會對患者的生理、心理等產生嚴重的影響[4-5]。臨床對于膿胸手術的患者在治療時應提高對患者的重視,一般選擇手術方案加以干預,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損害[6-8]。但通過手術治療方法對患者進行干預易導致多種不良情況發(fā)生。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對結核性膿胸手術患者配合循證護理干預模式的效果,并將主要研究內容進行如下論述。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于我院治療的結核性膿胸手術患者24例作為觀察組,另外選擇同期于我院治療的結核性膿胸手術患者24例作為對照組。觀察組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1例,對照組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0例,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847,P=0.7735);觀察組患者年齡最大為79歲,年齡最小為46歲,年齡平均為(65.46±8.52),對照組患者年齡最大為81歲,年齡最小為44歲,年齡平均為(66.48±8.16)歲,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6235,P=0.5344)。經過統(tǒng)計學軟件檢驗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相關要求。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所有患者經臨床檢驗均被確診為結核性膿胸,所有患者符合手術治療的原則;所有患者具有完整的臨床病理、影像學診斷依據,且患者的臨床資料完整[9]。
1.2.2 排除標準 其他原因導致的膿胸的患者;存在精神類病癥或意識障礙的患者;合并嚴重的肝、腎功能和相關臟器損害的患者[10];對本研究所應用的干預方法和治療方法不耐受的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礙情況的患者;因各種原因無法完成調查而中途退出研究組的患者。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通過常規(guī)的護理方法進行干預,在具體干預過程中嚴格落實常規(guī)護理原則。觀察組患者在護理時采用循證護理干預,具體護理干預方法如下。
第一,確定循癥問題:首先組建循證護理小組。護士長擔任護理小組組長,并做好組員的培訓工作。然后確定循證護理問題,主要研究對結核性膿胸手術患者治療依從性產生影響的各個因素進行調查,分析對結核性膿胸手術患者治療效果產生影響的因素,全面提高結核性膿胸手術的治療效果,減輕不良反應對患者的影響,提升患者的滿意度,構建和平、友好、平等的醫(yī)患關系[11-12]。
第二,尋找循證依據:針對循癥護理所提出的問題進行循證依據的探索,檢索教科書及數據庫索引,尋找支持的相關文獻。通過與醫(yī)院相關領域的專家之間進行交流溝通,科學制訂循癥護理干預的臨床模式和方案[13-14]。檢索的主要關鍵詞為護理方法、患者、結核性膿胸、家屬等。多數文獻以對患者落實個體化針對性的護理方法為主,并配合以患者、家屬、醫(yī)師、護士共同參與的干預方法能大大提高患者的治療的效果,減輕不良反應對患者的影響[15-16]。
第三,循證護理的落實:對于相關證據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后開展臨床落實工作,對所有調查對象進行審慎評審,同時與患者的需求進行結合、滲透,做好依從性干預。積極幫助患者緩解和改善不良情緒,主要針對患者的緊張、焦慮、興奮、激動等不良情緒進行干預,多與患者溝通交流,以便于對不良情緒進行疏導,確?;颊吣軌虮3謽酚^和放松的心態(tài)[17]。通過轉移注意力的方法,如聽音樂、看視頻、閱讀書籍等,確?;颊叱掷m(xù)放松的心態(tài),對強化對病癥的治療效果具有重要的意義。此外,要強化和臨床醫(yī)師的溝通,做好各項用藥事項的干預,以有效防止相關不良反應對患者產生的影響。在護理過程中要嚴格立足于患者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藥物,同時也要考慮患者的經濟承受能力。在治療過程中如果患者表現出不良反應,需進行針對性干預,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18-19]。還要強化患者對臨床醫(yī)務工作者的信賴度,增加其治療的依從性。積極落實對患者的健康宣教,主要針對患者和患者的家屬進行相關健康知識的普及,內容包括結核性膿胸的發(fā)病原因、治療方法、注意事項等。在進行健康宣教的過程中應使患者感受到遵醫(yī)囑用藥的重要性。針對家屬所提出的疑問應耐心解答,鼓勵患者家屬多探視患者陪伴患者,為患者提供更多的關懷與照顧。通過家屬的實際行動來感化患者,提高其治療依從性。同時,要注意對患者進行相關用藥指導,減輕藥物不良反應對患者的影響,防止手術后出現感染、切口愈合不良等表現,積極的促進患者治療,提高依從性,囑患者術后堅持健康飲食和規(guī)律作息,定期進行戶外活動,提升其機體免疫力。
1.4 觀察指標 調查兩組患者經過治療后的治療總有效率和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統(tǒng)計兩組患者治療后的滿意度情況。如果患者在治療后,膿腔完全消失,胸腔中排除積液和積氣表現,肺膨脹功能完全恢復正常,說明治療痊愈;如果患者在治療后,肺功能和治療前相比得到明顯的改進,且各種相關指標均得到明顯的恢復和好轉,說明治療有效;如果治療后未達到上述2種標準,患者病情甚至加重,則說明治療無效。治療總有效率=(治療痊愈+治療有效)例數/總例數×100%。不良反應主要包括術后感染、切口愈合不良、高熱癥狀等。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治療依從性為95.83%(23/24),對照組為58.33%(14/24),P<0.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83%(23/24),對照組為50.00%(12/24),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17%(1/24),對照組為33.33%(8/24),P<0.05;觀察組滿意度為100.00%(24/24),對照組為58.33%(14/24),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經不同護理的效果比較[n(%)]
結核性膿胸屬于一種廣泛性的胸膜病癥,在臨床的發(fā)病率相對較高,且具有較高的傳染性。該疾病的治療周期相對較長,治療費用昂貴[20-21]。從實際生活角度而言,如果患者為急性發(fā)病,會導致患者出現呼吸困難等情況,這會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產生巨大的損害,所以臨床上對于結核性膿胸患者應重視對患者的治療,同時要重視對患者的護理。
結核性膿胸具有較高的復發(fā)率,一方面是因為患者個人的病理原因,另一方面是因為患者主觀因素[22-23]。很多患者在藥物服用的過程中因出現不良反應較重,或者服藥后存在短暫性的轉歸表現而導致主觀停藥的情況,這會使病情反復發(fā)作,對自身狀況產生嚴重的影響。結核性膿胸患者在用藥過程中存在不遵醫(yī)囑的情況加重了這種病癥的復發(fā)率,且很多患者在正常生活中不能夠規(guī)律科學的飲食,也不能持續(xù)的保證運動,這些因素都會導致病情反復發(fā)作[24]。有些患者在病情得到好轉后,未定時進行復查,導致無法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跟蹤觀察,所以無法進行病情的進一步干預和預防。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治療依從性為95.83%(23/24),對照組為58.33%(14/24),P<0.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83%(23/24),對照組為50.00%(12/24),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17%(1/24),對照組為33.33%(8/24),P<0.05;觀察組滿意度為100.00%(24/24),對照組為58.33%(14/24),P<0.05。由此證實了循證護理的應用價值。對結核性膿胸手術患者進行循證護理預,可有效的針對手術相關情況進行護理指導,在護理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將患者放置在中心的地位,綜合性的從生理、心理和社會支持等角度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護理,因此取得的護理效果更加理想。
綜上所述,針對結核性膿胸手術的患者通過循證護理方法進行干預能夠有效的幫助患者提高治療依從性和治療總有效率,降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提升患者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