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剛 王 成 魏 星 孟 錦 張 波 陳 杰 李海榮
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 陜西 西安 710065
高層及超高層建筑通常存在深大基坑,傳統(tǒng)基坑胎模砌筑通常采用磚胎模,砌筑過程工期、質(zhì)量和安全受砌筑高度及地質(zhì)情況影響,工程量較大,施工勞動力投入多,砌筑材料損耗量大,砌筑質(zhì)量難以保障,且砌筑高度過高時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本文提出采用BIM技術輔助砂層地質(zhì)深基坑組合胎模砌筑的施工技術,應用BIM技術精準建模,砌筑材料由工廠加工預排版、精準下料,砌筑過程中利用3種不同材料進行組合胎模砌筑,通過工人施工可視化交底,能明顯降低工期、減少勞動力投入及材料損耗,有效提高施工質(zhì)量,降低安全風險,綜合效益顯著[1-3]。
本文從案例分析的角度,對組合胎模在工程施工中的應用開展分析。某建筑工程總建筑面積約8.6萬 m2,總高度168.65 m,地上42層、地下2層,結構形式為框架-核心筒結構,是一座超高層綜合寫字樓建筑。基礎二次開挖面積約1 500 m2,局部開挖最深高度8 m,面積約600 m2,開挖標高變化差異較大,且開挖范圍內(nèi)均為砂層地質(zhì)。
基礎為樁筏基礎,其中核心筒基坑最深達到8.15 m,面積約600 m2,結構情況復雜,底板厚度變化差異較大,深大承臺數(shù)量較多(圖1)?;娱_挖土層為④中砂,地質(zhì)條件較差。
圖1 基坑結構情況復雜
傳統(tǒng)磚胎模砌筑,一次砌筑高度為1.8 m,耗費工期長,且磚胎模以小紅磚砌筑,整體性差。砌筑高度過大,砂層土側壓力大,砌筑時易倒塌,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
圖2 傳統(tǒng)磚胎模砌筑易倒塌
若在砂層區(qū)域采用噴錨+花管支護,基坑邊坡坡度不易控制,需要二次找坡,案例工程外框柱承臺距離核心筒較近,花管施工影響外框柱承臺磚胎模砌筑,且混凝土噴錨由于砂層開挖不確定性,實際所需混凝土量遠大于計算所需的混凝土量,預拌混凝土浪費量較大。
采用擋土墻施工工藝,工序復雜,施工進度慢,且砂層地質(zhì)擋土墻無法生根,工程造價高,經(jīng)濟性差。
傳統(tǒng)磚胎模施工方法利用小磚進行砌筑,材料使用量較多,需要大量勞動力,且施工過程中產(chǎn)生的固體垃圾廢料較多,砌筑過程中存在沉降時間等待,施工周期較長。
結合以往深大承臺豎向GRC胎模砌筑施工案例,創(chuàng)新性地提出組合胎模施工工藝,并以BIM技術輔助施工,整體建模,組合胎模預排版,工廠預制加工,現(xiàn)場可視化交底,施工高效、快捷。
通過對預制樓板、GRC胎模及磚胎模進行合理搭配使用,充分利用各種材料的特性以實現(xiàn)砂層地質(zhì)深基坑砌筑工作(表1),確保施工的安全、高效、經(jīng)濟。
表1 材料特性
預制樓板:質(zhì)量大,整體性良好,相對于紅磚,有較好的抗土體滑移性能;價格低廉,市場貨源充足。
GRC板材:整體性良好,易切割,適用于狹小且不規(guī)則區(qū)域胎模砌筑。
多孔磚:樁頭處板材較難施工,多孔磚具有靈活的特點。
3.3.1 結構BIM模型建立
根據(jù)設計圖紙及土方開挖控制范圍,精準建立BIM模型(圖3),精度須達到LOD400及以上。對預制樓板、GRC板及紅磚施工區(qū)域建立準確模型,提取工程量。
圖3 組合胎模BIM模型
3.3.2 工廠預加工
根據(jù)BIM模型,準確提取每種材料的用量及尺寸,由工廠預加工,對板材進行編號,以達到現(xiàn)場快速施工的要求。
3.3.3 組合胎模砌筑
大面砌筑采用預制樓板沿基坑邊線橫向砌筑,砌筑過程中進行土方分層回填夯實。待砌筑至2 m高度,土方須回填完畢,沿縱向砌筑一排GRC條板,GRC條板深入土層40 cm,設置完成后再進行下一層2 m高預制樓板砌筑工作,并分層回填夯實到位(圖4、圖5)。
圖4 預制樓板砌筑可視交底
圖5 預制樓板大面施工
轉(zhuǎn)角處及樁間位置利用GRC條板進行砌筑。轉(zhuǎn)角處利用BIM模型提前統(tǒng)計非標GRC條板尺寸,精準下料(圖6);樁間局部位置利用GRC條板易切割的特點對GRC條板進行現(xiàn)場切割,準確下料(圖7)。
圖6 GRC板砌筑可視交底
圖7 轉(zhuǎn)角處GRC條板砌筑
樁頭處胎模形狀為弧形,利用標磚靈活組合的特點,采用標磚砌筑,預制樓板砌筑樁頭處預留20 cm采用標磚砌筑(圖8~圖10)。
圖8 紅磚砌筑可視交底
圖9 樁頭處紅磚砌筑
圖10 組合胎模砌筑完成效果
1)BIM建模需準確,達到LOD400以上精度,工廠預制時按照模型精準加工。
2)預制樓板、GRC條板、紅磚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禁止存在缺棱掉角現(xiàn)象。
3)根據(jù)BIM深化設計圖紙開挖,土方開挖至距離基底以上300 mm位置,以下采用人工清土施工。土方開挖結構外放210 mm,主樓外框土方開挖結構外放320 mm,主樓核心筒土方開挖結構外放600 mm,在基坑開挖時要嚴格控制基坑最后一步開挖的標高。由現(xiàn)場專職測量員用水平儀將水準標高引測至坑底,形成標高控制網(wǎng),以準確開挖至預定標高。
4)砌筑灰縫厚度宜為8~12 mm,且應飽滿、平直、通順,立縫砂漿應填實。
5)條板砌筑方法應正確,條板上下應錯縫搭接。
對比胎模砌筑成本,組合胎模砌筑經(jīng)濟性明顯優(yōu)于傳統(tǒng)胎模,且傳統(tǒng)磚胎模砌筑過高時需增加支撐,組合胎模后期無需增設支撐。
傳統(tǒng)磚胎模砌筑費時費力,每砌筑至一定高度時的技術間歇時間較長,工序較多;組合胎模砌筑采用預制樓板及GRC條板,條板砌筑效率約為傳統(tǒng)磚胎模效率的10倍,采用組合胎模從施工方法源頭上解決工效問題。采用BIM技術輔助組合胎模砌筑,根據(jù)精確的BIM模型,工廠預加工,現(xiàn)場快速砌筑,解決現(xiàn)場板材加工難的問題,固體垃圾廢料率有效減少,符合建筑業(yè)發(fā)展趨勢。大塊板材砌筑施工時工藝簡便,從而加快施工進度,提高施工質(zhì)量,胎模垂直度及平整度較易管控。板材整體砌筑,整體性較好,相比傳統(tǒng)胎模標磚砌筑,坍塌風險明顯降低。采用以上施工方法,極大提高了施工安全性,結合BIM可視建造,施工交底通俗易懂,應用效果得到了監(jiān)理方與建設方的一致認可。
采用GRC組合胎模施工工藝,成功解決砂層地質(zhì)深大基坑磚胎模砌筑問題,在案例項目實踐使用后,獲得了監(jiān)理方與建設方的一致認可。采用組合胎模能夠有效減少砂層地質(zhì)深大基坑砌筑安全風險,降低施工成本。該項施工技術安全、成熟、高效,能夠大幅縮短施工工期,適用于砂層地質(zhì)深大基坑胎模砌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