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凱 李偉偉 王佳
食管癌為臨床常見消化道腫瘤,發(fā)病率呈現(xiàn)逐年升高趨勢,其惡性程度高,死亡率高,食管癌的治療手段主要為手術和放化療,但患者預后不佳,5年生存率較低,因此,研究食管癌發(fā)生發(fā)展的機制對其臨床治療具有重要意義[1,2]。白頭翁皂苷是從白頭翁中提取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產(chǎn)物,具有抗炎、抗腫瘤的作用,白頭翁皂苷有多種有效單體成分,其中白頭翁皂苷D(pulsatilla saponin D)具有抗多種腫瘤的作用[3]。王冰等[4]研究表明,白頭翁皂苷D可通過調控Wnt信號通路而抑制宮頸癌細胞的增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5’-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是細胞能量代謝的調節(jié)器,AMPK的激活可抑制人食管癌細胞的生長增殖,并可誘導細胞凋亡[5]。環(huán)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作為一種誘導酶,在食管癌等多種腫瘤組織中表達水平升高,具有促癌的作用[6]。研究顯示,吲哚類化合物GY3可激活AMPK并抑制COX-2的表達抑制乳腺癌細胞MCF-7的增殖,并誘導其凋亡[7]。因此,本研究觀察白頭翁皂苷D對EC9706細胞凋亡及AMPK/COX-2通路的影響,初步探討白頭翁皂苷D對食管癌的作用機制。
1.1 試劑與儀器 白頭翁皂苷D(純度≥98%)購自南京春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人食管癌細胞EC9706購自中國科學院上海細胞庫,AMPK抑制劑Compound C購自德國Merck公司;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xiàn)BS)與DMEM細胞培養(yǎng)基購于美國Gibco公司,胰蛋白酶、四甲基偶氮唑鹽(MTT)試劑盒購自Sigma公司;異硫氰酸熒光素標記的膜聯(lián)素Ⅴ/碘化丙啶(Annexin Ⅴ-FITC/PI)細胞凋亡檢測試劑盒、ECL化學發(fā)光試劑盒購自上海碧云天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兔抗人Bax、Bcl-2、p53、COX-2單克隆抗體及羊抗兔IgG單克隆抗體購自美國Abcam公司;兔抗人p-AMPKα、p-ACC多克隆抗體購自美國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公司;ELx800型酶標儀購自美國Bio-Tek公司。
1.2 方法
1.2.1 EC9706細胞培養(yǎng)與處理:EC9706細胞復蘇后,將細胞接種于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培養(yǎng)液中進行培養(yǎng),每隔48 h換液傳代培養(yǎng),待細胞至對數(shù)生長期時用于后續(xù)實驗。取對數(shù)生長期EC9706細胞,使用濃度為5、10、20、40、80 μmol/L白頭翁皂苷D處理細胞,對照組加入等體積的PBS緩沖液,分別培養(yǎng)24 h、48 h、72 h后,每孔加10 μl濃度為5 mg/ml的MTT溶液,37℃培養(yǎng)箱繼續(xù)培養(yǎng)4 h,再加入DMSO溶液,于酶標儀波長490 nm處檢測各孔吸光度(OD)值,繪制生長曲線,計算白頭翁皂苷D的半數(shù)抑制濃度(50%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
1.2.2 分組與干預:將對數(shù)生長期的EC9706細胞分為5組,分別為對照組(不做任何處理),白頭翁皂苷D(PSD)低、中、高劑量組,PSD高劑量+AMPK抑制劑(Compound C)組,PSD白頭翁皂苷D低、中、高劑量組分別加入含終濃度10、20、40 μmol/L白頭翁皂苷D的DMEM培養(yǎng)液,PSD高劑量+Compound C組使用40 μmol/L白頭翁皂苷D與10 μmol/L Compound C共同處理細胞,各組細胞培養(yǎng)48 h,用于后續(xù)實驗。
1.2.3 平板克隆形成實驗:取各組處理的EC9706細胞,調整細胞濃度,以每孔1×103個細胞接種于6孔板中,于37℃條件下培養(yǎng)14 d,PBS洗滌后,使用4%多聚甲醛固定15 min,0.1%結晶紫染色30 min,顯微鏡觀察細胞克隆數(shù),計算克隆形成率。
1.2.4 流式細胞術檢測細胞凋亡:取各組EC9706細胞,胰酶消化后,使用結合緩沖液binding buffer調整細胞濃度為2×105個/ml的細胞懸液,分別加入5 μl的Annexin V-FITC和5 μl的PI溶液混合均勻,室溫避光孵育30 min,流式細胞儀檢測EC9706細胞凋亡情況。
1.2.5 Western blot法檢測Bax、Bcl-2、p53、p-AMPKα、p-ACC、COX-2蛋白表達:各組處理的EC9706細胞培養(yǎng)48 h后,加入100 μl的RIPA裂解液,裂解30 min后取上清,BCA試劑盒測定蛋白濃度,取20 μg總蛋白進行SDS-PAGE電泳,轉膜,5%的BSA封閉1 h,分別加入稀釋過的兔抗人Bax(1∶2 000)、Bcl-2(1∶2 000)、p53(1∶2 000)、p-AMPKα(1∶1 000)、p-ACC(1∶800)、COX-2(1∶2 000)單克隆抗體,室溫孵育2 h,再加入HRP標記的二抗(1∶1 000稀釋),室溫孵育1 h,ECL試劑顯色,以β-actin作為內(nèi)參蛋白,SigmaScan Pro 5軟件分析各蛋白相對表達量。
2.1 白頭翁皂苷D對EC9706細胞活性的影響 使用濃度為5、10、20、40、80 μmol/L白頭翁皂苷D分別處理EC9706細胞24 h、48 h、72 h后,細胞存活率逐漸降低。經(jīng)計算,白頭翁皂苷D處理EC9706細胞48 h時IC50約為20 μmol/L,故后續(xù)實驗中選擇10、20、40 μmol/L的濃度作為后續(xù)實驗用藥劑量。見圖1,表1。
圖1 EC9706細胞增殖曲線
表1 不同濃度白頭翁皂苷D處理后EC9706細胞活性
2.2 白頭翁皂苷D對EC9706細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響 與對照組比較,PSD低、中、高劑量組EC9706細胞克隆形成率顯著降低,并呈濃度依賴性(P<0.05);與PSD高劑量組(85.47±4.25)%比較,PSD高劑量+Compound C組的細胞克隆形成率(113.35±3.94)%顯著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圖2。
表2 白頭翁皂苷D對EC9706細胞克隆形成率的影響
對照組 PSD低劑量組 PSD中劑量組 PSD高劑量組 PSD高劑量+Compound C組
2.3 白頭翁皂苷D對EC9706細胞凋亡的影響 與對照組比較,PSD低、中、高劑量組EC9706細胞凋亡率顯著升高,并呈濃度依賴性(P<0.05);與PSD高劑量組比較,PSD高劑量+Compound C組細胞凋亡率顯著降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圖3,表3。
對照組 PSD低劑量組 PSD中劑量組 PSD高劑量組 PSD高劑量+Compound C組
表3 白頭翁皂苷D對EC9706細胞凋亡的影響
2.4 白頭翁皂苷D對EC9706細胞凋亡相關蛋白表達的影響 與對照組比較,PSD低、中、高劑量組EC9706細胞Bax、p53蛋白表達水平升高,Bcl-2蛋白表達水平降低,并呈濃度依賴性(P<0.05);與PSD高劑量組比較,PSD高劑量+Compound C組細胞Bax、p53蛋白表達水平顯著降低,Bcl-2蛋白表達水平顯著升高(P<0.05)。見圖4,表4。
圖4 5組EC9706細胞Bax、Bcl-2、p53蛋白表達;A 對照組;B PSD低劑量組;C PSD中劑量組;D PSD高劑量組;E PSD高劑量+Compound C組
表4 白頭翁皂苷D對EC9706細胞凋亡相關蛋白表達的影響
2.5 白頭翁皂苷D對EC9706細胞AMPK/COX-2通路相關蛋白表達的影響 與對照組相比,與PSD低、中、高劑量組p-AMPKα、p-ACC表達水平顯著升高,COX-2蛋白表達顯著降低,并呈濃度依賴性(P<0.05);與PSD高劑量組相比,PSD高劑量+Compound C組p-AMPKα、p-ACC蛋白表達水平顯著降低,COX-2蛋白表達顯著升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圖5。
表5 白頭翁皂苷D對EC9706細胞AMPK/COX-2通路相關蛋白表達的影響
圖5 5組EC9706細胞p-AMPKα、p-ACC、COX-2蛋白表達;A 對照組;B PSD低劑量組;C PSD中劑量組;D PSD高劑量組;E PSD高劑量+Compound C組
白頭翁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等功效,其提取物白頭翁皂苷有A、B4、D、E等多種單體成分,具有抗炎、舒張血管、抗腫瘤等多種藥理作用,在抑制腫瘤細胞增殖、誘導細胞分化與凋亡、抗血管生成活性、逆轉腫瘤細胞耐藥等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對肝癌、胃癌、結腸癌等多種腫瘤具有體外抑制作用[8-10]。Zhu等[11]研究表明,白頭翁皂苷E通過負調控Akt/FASN信號通路,抑制非小細胞肺癌細胞的遷移、侵襲和凋亡。鄒曉靜等[12]研究表明,白頭翁皂苷A通過調控miR-24-3p/環(huán)指蛋白2抑制乳腺癌細胞的增殖,增強細胞的放射敏感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濃度為5、10、20、40、80 μmol/L白頭翁皂苷D能顯著抑制EC9706細胞活性,處理48 h 時IC50約為20μmol/L,故選擇10、20、40 μmol/L的濃度進行后續(xù)實驗。使用不同濃度白頭翁皂苷D處理EC9706細胞后,EC9706細胞克隆形成率、Bcl-2蛋白表達水平顯著降低,EC9706細胞凋亡及Bax、p53蛋白表達水平顯著升高,且呈藥物濃度依賴性,表明白頭翁皂苷D可顯著抑制EC9706細胞增殖,促進細胞凋亡,然而其機制尚不清楚。
AMPK是調節(jié)能量代謝的酶,可調節(jié)細胞代謝與腫瘤進展,AMPK可以有效地促進腫瘤細胞發(fā)生凋亡,抑制細胞生長與遷移[13]。多項研究顯示,AMPK與食管癌細胞的凋亡有關,激活AMPK可誘導食管癌細胞的凋亡[14]。另有研究顯示,蟲草素通過誘導AMPK的激活和抑制AKT信號通路來增強食管癌細胞對順鉑的化療敏感性[15]。COX-2在食管癌等多種腫瘤中高表達,具有抗腫瘤細胞凋亡的作用,可通過AKT信號通路依賴的方式促進非小細胞肺癌細胞的上皮間質轉化[16,17]。AMPK的激活可抑制COX-2的表達,促進腫瘤細胞的凋亡,研究表明,熊果酸可通過調節(jié)AMPK/STAT-3/COX-2信號通路抑制乳腺癌細胞的生長、遷移與侵襲[18]。
本研究使用白頭翁皂苷D處理EC9706細胞后,細胞中p-AMPKα、p-ACC蛋白表達水平顯著升高,COX-2蛋白表達顯著降低,并呈濃度依賴性,提示白頭翁皂苷D可能激活AMPK通路,而抑制COX-2的表達。在白頭翁皂苷D處理基礎上加入AMPK抑制劑Compound C后,細胞存活率、Bcl-2蛋白表達水平顯著升高,細胞凋亡率、Bax、p53蛋白表達水平顯著降低,表明抑制AMPK通路可部分逆轉白頭翁皂苷D對EC9706細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和凋亡促進作用,進一步證實白頭翁皂苷D具有激活AMPK通路的作用。因此推測白頭翁皂苷D可通過激活AMPK通路,抑制COX-2表達進而抑制EC9706細胞增殖,促進細胞凋亡。
綜上所述,白頭翁皂苷D抑制EC9706細胞增殖,促進其凋亡,可能與激活AMPK通路,抑制COX-2表達有關。但由于細胞內(nèi)信號轉導機制涉及通路復雜,其具體作用機制仍需做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