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有年
(武威市民勤縣中醫(yī)院,民勤,733399)
子宮肌瘤是以經(jīng)量過多、腹部疼痛為主要表現(xiàn)的常見婦科疾病,嚴重可導致患者貧血、失血性休克,針對病情嚴重患者,應首選考慮手術治療。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具有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的優(yōu)勢,但術中麻醉要求較高,臨床常采用丙泊酚進行靜脈麻醉,但術后易導致患者褪黑素分泌減少,出現(xiàn)睡眠與覺醒交替紊亂、睡眠障礙等,影響術后恢復[1]。研究發(fā)現(xiàn),睡眠主要是通過下丘腦側部與后部的褪黑素濃縮對睡眠系統(tǒng)進行調節(jié)[2]。而七氟醚為吸入全麻藥物,可使神經(jīng)元c-Fos蛋白表達升高,對褪黑素的分泌抑制作用較小,能改變全麻患者術后睡眠結構的穩(wěn)定性[3]。鑒于此,本研究就七氟醚對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睡眠質量、褪黑素分泌的影響做以下分析,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武威市民勤縣中醫(yī)院收治的行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的患者232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116例。觀察組年齡30~55歲,BMI值18.7~22.6 kg/m2,身高152~173 cm,產(chǎn)次1~4次,孕次1~5次;對照組年齡31~55歲,BMI值18.3~22.1 kg/m2,身高151~175 cm,產(chǎn)次1~3次,孕次1~4次。2組患者一般資料經(jīng)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過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倫審2018(059)號],并經(jīng)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見表1。
表1 2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
1.2 納入標準 1)符合《婦產(chǎn)科學》[4]中子宮肌瘤診斷標準;2)美國麻醉師協(xié)會分級(ASA)[5]Ⅰ~Ⅱ級。
1.3 排除標準 1)術前存在睡眠障礙;2)長期使用激素類、類固醇藥物;3)合并經(jīng)前期綜合征或絕經(jīng)綜合征;4)既往有精神系統(tǒng)疾病或吸毒史。
1.4 研究方法 2組患者采用相同的麻醉誘導:靜脈推注0.3 mg/kg依托咪酯(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批號20180527)、0.4 μg/kg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批號20180913)、0.15 mg/kg順阿曲庫銨(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批號20180218),并行氣管插管。
1.4.1 對照組 維持麻醉采取靜脈靶控輸入丙泊酚(西安力邦制藥有限公司,批號20180823)4~12 mg/(kg·h),維持腦電雙頻指數(shù)為40~60,維持肌松采用間斷靜脈滴注順阿曲庫銨0.1 mg/kg;術后鎮(zhèn)痛泵持續(xù)泵入舒芬太尼0.03~0.05 μg/(kg·h)。
1.4.2 觀察組 維持麻醉采取吸入濃度MAC1.0~1.3的吸入用七氟醚(上海恒瑞醫(yī)藥有限公司,批號20180406),其余同對照組。
1.5 觀察指標 1)記錄患者手術時間、麻醉時間、舒芬太尼用量。2)術前、術后1 d、術后7 d、30 d,根據(jù)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shù)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6]評估患者睡眠質量,包括7個因子,總分0~21分,分數(shù)越高睡眠質量越差;收集患者尿液標本10 mL,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法測定褪黑素濃度。3)術前、術后1 d,使用ActiGraph體動記錄儀(北京拜安吉科技)測定2組患者覺醒時間、覺醒次數(shù)、睡眠總時間。
2.1 麻醉時間及術后舒芬太尼用量 2組患者手術時間、麻醉時間、術后舒芬太尼用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麻醉時間及術后舒芬太尼用量比較
2.2 PSQI評分、褪黑素濃度 術后1 d、7 d 2組患者PSQI評分、褪黑素濃度低于術前,術后30 d恢復至術前水平,2組PSQI評分、褪黑素濃度組間、時點、組間時點交互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1 d、7 d,觀察組PSQI評分低于對照組,褪黑素濃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PSQI評分、褪黑素濃度比較
2.3 體動儀記錄睡眠質量 術后1 d,2組患者覺醒時間、覺醒次數(shù)高于術前,觀察組低于對照組,2組睡眠總時間短于術前,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2組患者體動儀記錄睡眠質量比較
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廣泛應用于子宮肌瘤的治療中,術中需建立二氧化碳氣腹,必須采取全身麻醉減小腹部張力,達到足夠的腹部空間以滿足手術需要。睡眠障礙為全身麻醉術后常見并發(fā)癥,表現(xiàn)為睡眠深度不夠、易醒、睡眠時間縮短等,進而導致患者焦慮、抑郁的發(fā)生,嚴重可導致術后反應遲鈍、疲勞,影響預后[7]。因此選擇合理的麻醉方式、麻醉藥物,減少對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術后睡眠障礙的影響,對促進患者術后康復尤為重要。
全麻患者術后睡眠障礙的發(fā)生主要與患者自身因素、環(huán)境因素、麻醉因素有關。隨年齡增長,人體的睡眠結構、睡眠-覺醒節(jié)律均會發(fā)生變化,睡眠時間逐漸遞減[8]。BMI與睡眠質量、睡眠時間也有關系,體質量減輕睡眠質量明顯提高。本研究結果顯示,2組患者手術時間、麻醉時間及術后舒芬太尼用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2組患者麻醉時間、藥物劑量的影響并無差異。這排除了其他因素對患者術后睡眠障礙的影響。睡眠質量主要受到腦干、丘腦、下丘腦等調節(jié),以上區(qū)域可釋放神經(jīng)遞質向大腦皮質投射,如由腦干釋放的去甲腎上腺素、血清素等,下丘腦釋放的組胺、食欲素等[9]。褪黑素為吲哚類激素,由松果體產(chǎn)生,在生理作用中,可通過與其受體結合,調節(jié)睡眠時相;在黑夜開始時,褪黑素合成增加,在白晝時停止分泌[10]。本研究中,術后7 d 2組患者PSQI評分、褪黑素濃度低于術前,術后30 d恢復至術前水平,2組PSQI評分、褪黑素濃度組間、時點、組間時點交互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與丙泊酚靶控輸入維持麻醉相比,七氟醚吸入維持麻醉對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術后睡眠質量、褪黑素分泌的影響更小。分析原因在于,丙泊酚是靜脈全麻藥物的代表藥物之一,主要作用于非睡眠促進神經(jīng)元,可引起促覺醒合團興奮性受到抑制,發(fā)揮鎮(zhèn)靜、催眠的作用[11]。因此,丙泊酚全麻后易對患者睡眠質量造成影響。而七氟醚可增加患者快速動眼期,改變睡眠結構的穩(wěn)定性,從而減少患者覺醒狀態(tài);同時七氟醚抑制患者術后褪黑素分泌程度較輕,對患者術后睡眠質量影響較小,患者睡眠時間、睡眠質量可在短時間內恢復[12]。最后觀察2組患者體動儀記錄的睡眠質量,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覺醒時間、覺醒次數(shù)低于對照組,睡眠總時間高于對照組,進一步說明七氟醚吸入維持麻醉可減少手術麻醉對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這可能與減少對患者褪黑素分泌的抑制有關。
綜上所述,與丙泊酚靶控輸入維持麻醉相比,七氟醚吸入維持麻醉對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術后睡眠質量、褪黑素分泌的影響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