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廣智,余海躍,董澤英,劉天剛
瞼板腺功能障礙(MGD)是眼科較為常見的疾病,發(fā)病年齡一般在40歲以上,是各種原因引起的瞼板腺功能異常,瞼板腺開口部分或全部堵塞,伴有脂質(zhì)分泌異常,淚膜穩(wěn)定性破壞,進而出現(xiàn)炎性反應和眼部刺激癥狀的一類眼表疾病[1-2]。目前,針對該病有多種治療手段,包括中藥、物理治療、局部或口服抗菌藥物、熱脈動系統(tǒng)、強脈沖光等[3-6]。此類方案雖療效顯著,但或是治療過程繁瑣,或是成本較高,且需要特殊設備。本資料探索了一種簡單易行,且成本較低的治療手段,即瞼板腺按摩聯(lián)合口服阿奇霉素方案?,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2月—2021年6月蚌埠市某醫(yī)院診斷為MGD的患者67例(134眼) ,所有患者符合MGD診斷標準[7],按照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37例(74眼),男19例,女18例;年齡40~57(42.23±4.97)歲。觀察組30例(60眼),男16例,女14例;年齡41~59(41.21±4.28)歲;2組間年齡、性別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以按摩為主的基礎治療,包括清潔瞼緣、眼局部熱敷及按摩、局部使用抗生素眼膏等。具體方法如下:( 1)瞼緣清潔:可用清水或生理鹽水,每天1次,連續(xù)清洗3周;(2)眼局部熱敷:熱毛巾敷眼,溫度維持在約40 ℃,每次5~10 min,持續(xù)3周,每天1~2次,使瞼板腺分泌物軟化;(3)按摩:眼部點表面麻醉藥后,捏起患者眼瞼輕度外翻,暴露瞼緣,手持棉簽,于表面麻醉藥濕潤,用棉簽按摩瞼緣處瞼結(jié)膜面,順著瞼板腺的方向按摩眼瞼,排出瞼板腺內(nèi)的黃色類脂質(zhì),擠壓后可用專用藥液清潔眼瞼緣和睫毛,局部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每周1次,連續(xù)治療3周,每周復查。觀察組在基礎治療上口服阿奇霉素,500 mg,1次/天,共3天,停藥7天,10天為1個療程,共3個周期[8]。
1.3 觀察指標 (1)國際眼表疾病指數(shù)(OSDI):采用0SDI量表測量評估眼表癥狀,得分越高癥狀越嚴重;(2)淚膜破裂時間(BUT)與淚液分泌試驗(SIT):BUT:熒光素試紙浸濕后染色患者角膜,囑閉眼3~5 s后行裂隙燈檢查,記錄患者睜眼后到出現(xiàn)第1個破裂斑的時間。SIT取專用濾紙置于下瞼結(jié)膜囊內(nèi)1/3處,閉目休息5 min后測量淚液浸潤的濾紙長度。(3)角膜等色測定(CFS)評分:采用12分法[9],將角膜分為4個象限,每個象限為0~3分,無染色為0分,1~30個點狀著色為1分, >30個點狀著色但未融合為2分,出現(xiàn)角膜點狀著色融合、絲狀物及潰瘍等為3分。
1.4 療效評定標準 患者無主觀不適,瞼緣分泌物性狀評分0分,BUT>10s、SIT 10 mm/5 min為痊愈;患者主觀癥狀好轉(zhuǎn),瞼緣分泌物性狀評分1分,BUT 5~10s、SIT 5~10 mm/5 min為好轉(zhuǎn);患者自覺癥狀無緩解,瞼緣分泌物性狀評分2~3分,BUT <10s、SIT ≤5 mm/5 min為無效。
2.1 2組患者治療前后0SDI評分比較 治療后,2組患者0SDI評分均降低,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前后0SDI評分比較分)
2.2 2組患者治療前后BUT與SIT比較 治療后,2組BUT與SIT均大于治療前,且觀察組大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前后BUT與SIT比較
2.3 2組患者治療前后CSF評分比較 治療后,2組患者CSF評分均降低,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治療前后CSF評分比較分)
2.4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33%,高于對照組的75.68%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MGD是各種原因引起瞼板腺異常分泌脂質(zhì),破壞淚膜的穩(wěn)定性,造成淚液快速蒸發(fā),引起干眼[9]。瞼板腺在多種因素的作用下開口部分或全部堵塞,導致淚膜脂質(zhì)成分減少或分泌異常,造成正常眼表環(huán)境改變,易引發(fā)金黃色葡萄球菌、痤瘡丙酸桿菌、棒狀桿菌等細菌感染,而瞼板腺的感染會進一步加重瞼板腺功能異常,如此反復惡性循環(huán),繼而引發(fā)眼表干燥、炎癥反應、上皮損害。瞼板腺功能障礙病因復雜,治療不當可造成眼表損傷,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目前臨床上主要通過清潔瞼緣、眼局部熱敷、瞼板腺按摩、局部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等治療瞼板腺功能障礙,治療機制如下:瞼板腺熱敷和按摩可以促進瞼板腺局部血液循環(huán)通暢,軟化瞼板腺分泌物,擴張瞼板腺開口,促進脂質(zhì)的分泌,為淚膜補充脂質(zhì);清潔瞼緣和局部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可以抑制局部細菌生長,減輕炎癥反應。
阿奇霉素,作為大環(huán)內(nèi)酯類抗生素,具有雙重作用,不但可以抗菌還可以抗炎,被認為是治療MGD的有效藥物。細菌定植在MGD的發(fā)病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10]。研究[11]顯示金黃色葡萄球菌、痤瘡丙酸桿菌、棒狀桿菌等多種細菌在后瞼緣炎患者中被分離出來的頻率明顯高于健康人群。此外這些細菌可加重后瞼緣炎癥,并通過改變瞼緣性質(zhì),釋放脂解酶,可將脂質(zhì)轉(zhuǎn)變?yōu)橛坞x脂肪酸,刺激眼表[12]。阿奇霉素是一種廣譜抗生素,通過與細菌核糖體50 s亞基結(jié)合,抑制RNA合成,可以有效的抑制細菌[13]。有研究[14]顯示阿奇霉素在細胞水平上介導中性粒細胞凋亡,抑制其遷移和吞噬功能。動物實驗表明,在小鼠角膜燒傷模型中,它具有抑制巨噬細胞和樹突細胞遷移的作用[15]。阿奇霉素通過其抗氧化和抗菌特性,降低促炎細胞因子或趨化因子和金屬蛋白酶[16-17],從而發(fā)揮抗炎作用。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0SDI評分、CSF評分低于對照組,臨床療效、BUT與SIT大于對照組。通過局部熱敷和按摩瞼板腺可以有效疏通瞼板腺的開口,促進瞼板腺局部血液循環(huán)通暢,促進脂質(zhì)的分泌,為淚膜補充脂質(zhì)成分,從而穩(wěn)定淚膜。另一方面,阿奇霉素可具有良好的抗菌和抗炎作用,有利于抑制細菌定植和炎癥因子分泌,進而逆轉(zhuǎn)了眼表病理狀態(tài),為穩(wěn)定淚膜和改善患者癥狀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在基層醫(yī)院口服阿奇霉素聯(lián)合瞼板腺按摩可以用于治療瞼板腺功能障礙,具有操作簡單、易于接受、依從性高等特點,在基層醫(yī)院中具有很好的實用性和推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