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談鳳霞
胡福君 著海燕出版社出版:2022年4月定價:28.00元
胡福君的長篇兒童小說 《大銀杏樹的小秘密》屬于“家國少年系列”,兒童文學將“少年”與“家國”相聯(lián)系,旨在以生動形象的文學藝術來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少年兒童的家國意識、家國情懷和家國擔當。因此,這類寫作往往屬于“主題先行”,對于作家而言,一大挑戰(zhàn)就是如何在這個主題框架中進行獨到的藝術創(chuàng)造。《大銀杏樹的小秘密》選取獨特的地方——鄂豫交界的小山村彭家沖,結合獨特的歷史背景——20 世紀30 年代紅軍遭“圍剿”為主要事件,以年邁的柱爺追懷八十多年前的童年往事,引出保家衛(wèi)國的少年成長故事,情義深重,激蕩人心。
故事的“楔子”濃墨重彩地渲染當下九十多歲的柱爺與村頭千年老銀杏樹之間的情緣,在柱爺看來,“樹活了千年自然了不得,有了保護神的意思,是老天爺派來護佑彭家沖四季平安、六畜興旺的”。而在中國歷史版圖上,這棵大銀杏樹是革命紀念地彭家沖的標志,“彭家沖就像一把大刀,就因為這把刀,彭家沖注定是不平凡的,是要寫進歷史的,銀杏樹就在刀尖上”。這個地形比喻十分有力,彭家沖和銀杏樹的歷史意義由此被彰顯。這棵大銀杏樹同柱爺一樣,見證了烽火年代的苦難與抗爭,也見證了少年們在生死考驗中的成長與追求。
從當下時空轉入回憶中的過去時空,作者的過渡很巧妙。柱爺在大銀杏樹下時總會恍恍惚惚地回到過去,看見哥哥大柱采果子給他,聽見娘的召喚:“大柱、二柱,回家來,吃飯啦!”這一親切的日常召喚穿越時空,成為孩子記憶中難以忘懷、永遠新鮮的愛的傳遞,由此“轉入”的回憶時空也同樣充滿了濃濃的情意。或者說,正是作者著力營造的“親情”底色,使得這部紅色主題作品更接地氣,帶來富有親和力的人間煙火氣息。這里的親情有三層關系:第一層親情,是家里的父母與孩子、小兄弟倆之間的彼此愛護。大柱被敵人抓走后,爹娘牽腸掛肚,尤其是娘對于兒子的心疼、對于大柱告別去參軍的不舍等,寫得分外細膩真切。第二種親情,發(fā)生在村里的鄉(xiāng)親們之間,如李家和丁鐵匠家之間的相互關照、支援和幫助。第三種親情,是老百姓與紅軍之間親如一家的軍民魚水情,栓子承蒙大柱一家相救而愿當李家義子。這些親情樸素真摯,構成故事的血肉。
故事中除了富有溫度的“親情”,還有富有硬度的“大義”,后者同樣也包含多層關系。一是紅軍將士的義:英勇戰(zhàn)斗的高連長犧牲前把匕首留給栓子,劉團長在隊伍轉移前冒雨去跟留下養(yǎng)傷的栓子話別,送上日后用得著的銀圓。雖然這些只是一筆帶過,但卻令人印象深刻。二是軍民之間的義:紅軍醫(yī)院用寶貴的藥物救治大柱,大柱差二柱送黑棗去答謝栓子的救助;大柱一家冒著生命危險藏護傷病的戰(zhàn)士,大柱寧可被敵人抓去,也不告發(fā)栓子。即便心疼外孫的姥爺,也都堅持了這種道義。三是家庭內(nèi)部和鄰人之間的義:爹娘雖然萬般不舍,但最終還是通情達理,放兒子去參軍打仗。栓子向大柱爹娘告別時表白心跡:“兄弟攜手,先為國家效力,歸來再孝養(yǎng)雙親?!边@些“義” 彰顯人物的錚錚鐵骨,回蕩著一個時代的浩蕩正氣。
《大銀杏樹的小秘密》接續(xù)了共和國初期革命歷史題材小說的寫作宗旨和傳統(tǒng),在現(xiàn)實主義基調(diào)中也融入浪漫主義的色澤。可贊賞的是,作者立足于寫戰(zhàn)爭年代人民大眾的覺醒與抗爭,并沒有空泛地去標榜,而是用許多具體的細節(jié)來表現(xiàn),從而顯得有血有肉、有筋有骨。
“清風徐來,大銀杏樹的樹葉婆娑起舞,窸窣作響,仿佛也在向人們訴說過往的崢嶸歲月,講述那已經(jīng)引入歷史的少年們曾經(jīng)的英勇傳奇。”這樣意氣風發(fā)的熱血情懷與社會擔當,需要一代代少年薪火相傳、繼往開來,這也正是大銀杏樹以其年輪來擴展的“柱”和“栓”,從過去的烽火歲月,到如今的和平盛世,這些都需要被深情觸摸,需要被深刻銘記,更需要不斷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