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建華
(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農業(yè)農村局,山東菏澤 274600)
辣椒是重要的蔬菜,富含維生素C、辣椒素、辣椒堿等營養(yǎng)成分,在我國廣泛種植,有著較高的營養(yǎng)與經濟價值[1]。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對蔬菜的需求量逐年增加,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增加辣椒產量,常年連作現(xiàn)象普遍,由于土壤理化性質變差,出現(xiàn)品質變劣、病蟲害加重、產量降低等問題[2],因此,克服連作障礙,提高辣椒產量和品質成為目前的主要研究內容,其中,合理施肥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提高土壤養(yǎng)分平衡是應對連作障礙的有效措施之一[3]。
氮素是植物的生命元素,是植物體組成的結構物質,也是參與生理代謝過程中酶的主要成分,植物最基本的生理代謝都是通過氮素代謝完成的[4]。施用氮肥是提高作物產量的主要手段,盡管氮肥增產效果明顯,但是過量施入氮肥會導致耕地肥力下降、土壤板結、增產效果降低,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5]。有關研究表明我國氮肥損失嚴重,利用率僅為30%-35%,因此,調整氮肥模式、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是目前我國亟待解決的問題[6]。佟鑫等[7]研究不同施氮模式對設施茄子產量、果實品質的影響,結果表明,在傳統(tǒng)生產中減氮20%,并添加N、P的施氮模式,既能穩(wěn)產保質,又能對設施農田的減排增效與生態(tài)環(huán)境改善起到積極作用。姜慧敏等[8]的研究表明,優(yōu)化施氮模式處理的化肥氮素農學效率和氮素利用率顯著提高。黃東風等[9]的研究表明,化肥和有機肥各半、化肥和雙氰胺基施等兩種施肥模式,不僅能減少蔬菜種植期間菜地養(yǎng)分隨地表徑流的流失量,還能夠提高蔬菜產量。然而,有關施氮模式在連作辣椒上的研究較少,因此,本試驗設置不同的施氮模式,研究連作辣椒生長、產量的變化特征,以及土壤肥力的變化,以期克服辣椒連作障礙,為提高辣椒產量和品質提供參考。
供試辣椒品種為“嬌艷”。試驗用肥料分別為尿素含N 46%,硫酸鉀含K2O 50%,過磷酸鈣含P2O518%。氮肥增效劑硝化抑制劑為2-氯-6-三甲基吡啶,由 Maya Reagent 生物技術公司生產,供試微生物菌劑為“立占科奇微生物菌劑”(有效菌種為枯草芽孢桿菌,有效活菌數(shù)≥2 億/g),由山東綠德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有機肥為商品有機肥。
試驗于2020年進行。試驗采用完全隨機設計,試驗以常規(guī)施氮為對照(CK),設置5個施肥模式,分別為常規(guī)施氮+增效劑(T1)、常規(guī)施氮+菌劑(T2)、氮肥減量20%+有機肥(T3)、常規(guī)施氮+菌劑+增效劑(T4)、氮肥減量20%+有機肥+增效劑(T5)。每個處理設置3次重復,常規(guī)施氮模式施肥量為尿素 600kg/hm2、過磷酸鈣1500kg/hm2、硫酸鉀 500kg/hm2,增效劑施用量為3000g/hm2,微生物菌劑施用量為15kg/hm2,每個處理設置3次重復,每個小區(qū)面積為48m2,辣椒單株定植,株距為25cm,行距為50cm。50%尿素和所有過磷酸鈣、硫酸鉀、增效劑、有機肥和生物菌劑在定植前施入,其他尿素在坐果期追施。
1.3.1 辣椒生長指標的測定
辣椒長出果實時,采用卷尺測量辣椒的株高,采用數(shù)顯游標卡尺測定莖基部的莖粗。將植株的地上部取下,在烘箱中105℃殺青30 min,80℃烘干稱量地上干物質質量。
1.3.2 辣椒產量的測定
產量的測定采用實測法,在辣椒結果期分批采收長度在18-20cm的果實,分別記錄采收質量,在辣椒收獲時采摘所有果實,計算全部產量。
1.3.3 土壤肥力的測定
在辣椒初果期,采用S形取樣法選取5點0-20cm植株根區(qū)土壤混合樣品,裝入自封袋帶回實驗室進行風干、過篩處理,采用pH試劑測定土壤pH值,采用外加熱法測定土壤有機質含量,采用凱式定氮法測定土壤全氮,采用擴散法測定土壤有效氮,采用鉬銻抗比色法測定土壤有效磷,采用火焰光度計法測定土壤速效鉀。
利用Excel 2003進行試驗數(shù)據的整理和統(tǒng)計,采用SPSS18.0軟件LSD法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
植株生長指標能夠反映辣椒植株的生長狀況,由表1可知,不同施氮模式間存在差異。其中,株高表現(xiàn)為T5>T4>T3>T2>T1>CK,各處理均顯著高于CK,T1、T2、T3、T4和T5分別比CK高出2.07%、3.13%、4.59%、8.14%和9.84%,T5處理的株高最高,T4處理和T3處理沒有顯著差異,T2處理和T1、T3處理間沒有顯著差異。莖粗表現(xiàn)為T4>T5>T3>T2>T1>CK,各處理均顯著高于CK,T1、T2、T3、T4和T5分別比CK高出15.91%、15.91%、21.18%、31.44%和26.55%,T4處理的莖粗最大,和T5處理間沒有顯著差異,T1、T2、T3和T5處理間沒有顯著差異。地上干物質表現(xiàn)為T4>T5>T3>T2>T1>CK,各處理均顯著高于CK,T1、T2、T3、T4和T5分別比CK高出9.12%、11.55%、18.11%、29.49%和24.25%,T4處理的地上干物質最多,T1和T2處理間沒有顯著差異。
表1 施氮模式對連作辣椒植株生長的影響
由圖1可知,不同施氮模式處理間存在顯著差異,處理間表現(xiàn)為T4>T5>T1>T3>T2>CK,各處理均顯著高于CK,T1、T2、T3、T4和T5分別比CK高出15.82%、27.66%、22.56%、39.10%和31.06%,T4處理的產量最高,顯著高于其它處理,T2處理和T3、T5間均沒有顯著差異。
圖1 施氮模式對連作辣椒產量的影響
土壤養(yǎng)分狀況能夠反映土壤養(yǎng)分結構和土壤肥力的高低。由表3可知,各處理間的土壤養(yǎng)分指標存在顯著差異。其中,土壤pH值表現(xiàn)為T4>T5>T2>T3>T1>CK,除了T1處理外,各處理均顯著高于CK,T2、T3、T4和T5分別比CK高出7.11%、5.33%、12.00%和9.20%,T4處理的pH值最高,和T5處理間沒有顯著差異,T2、T3和T5處理間沒有顯著差異。有機質含量表現(xiàn)為T5>T3>T4>T2>T1>CK,除了T1處理外,各處理均顯著高于CK,T2、T3、T4和T5分別比CK高出4.98%、18.75%、15.78%和20.16%,T5處理的有機質含量最高,顯著高于其他處理。全氮含量表現(xiàn)為T4>T3>T5>T1>CK>T2,除了T2處理外,其它處理均顯著高于CK,T4處理的全氮含量最高,和T3沒有顯著差異,顯著高于其他處理。速效氮各處理均顯著高于CK,T1、T2、T3、T4和T5分別比CK高出28.58%、15.03%、26.88%、38.03%和50.22%,T4處理的速效氮含量最高,顯著高于其它處理。速效磷含量T5處理最高,顯著高于其它處理。速效鉀含量除了T1處理外,各處理均顯著高于CK,T2、T3、T4和T5分別比CK高出2.59%、13.27%、6.46%和16.91%,T5處理的速效鉀含量最高,顯著高于其他處理。
表3 施氮模式對連作辣椒土壤肥力的影響
綜上,常規(guī)施氮+菌劑+增效劑(T4)的處理在各項指標中均有最優(yōu)的表現(xiàn)。
氮肥是作物生產過程中產量的限制因子,氮肥能夠改善作物地上部分的光合性能,從促進干物質的積累與轉運,為產量的形成奠定基礎[10]。然而,在常規(guī)的施氮模式中,偏施氮肥和過量施肥造成資源浪費和環(huán)境的破壞[11]。研究表明,改善施氮模式能夠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氮肥增效劑是一類土壤調節(jié)物質,能夠減少氮肥損失,提高氮肥利用率,控制氮肥在土壤中的轉化過程,緩慢供給作物,達到了延長肥效的作用,促進了作物生長,能夠產生明顯的增產效果[12]。微生物菌劑能夠通過其所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增加植物養(yǎng)分的供應量并促進植物生長,改善農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13];有機肥則通過提高土壤有機質從而促進土壤養(yǎng)分礦化,達到增產提質的效果[14]。本研究表明,不同施氮模式間存在差異。氮肥減量20%+有機肥+增效劑處理的株高最高,常規(guī)施氮+菌劑+增效劑處理的莖粗最大,地上干物質最多,產量最高,主要是由于增效劑和有機肥、菌劑間充分發(fā)揮互補作用。氮肥增效劑對肥料起到緩釋的作用,持續(xù)提供氮肥,有利于葉綠素合成,從而增強作物生長后期凈光合能力、提高光合速率,促進光合產物的形成;生物菌劑能夠對土壤微生物多樣性和種群豐度起到促進作用,從而克服連作產生的障礙,促進植株的生長。
土壤作為植物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生命活動的主要場所,為植株的生長提供養(yǎng)分,是營養(yǎng)元素轉化的重要樞紐,其生產力水平直接決定著生物產量[15]。研究認為,合理的施肥模式能夠提高土壤養(yǎng)分水平,改善林分養(yǎng)分狀況,從而改善土壤結構[16]。本研究結果表明,改善施氮模式能夠顯著提高辣椒土壤養(yǎng)分含量,氮肥減量20%+有機肥+增效劑處理的土壤有機質含量和速效磷、速效鉀含量最高,常規(guī)施氮+菌劑+增效劑處理的pH值、全氮和速效氮含量最高,主要是由于有機肥補充和土壤有機質,菌劑能夠促進土壤對氮素的礦化,并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活性,而增效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緩釋的作用從而改善土壤的養(yǎng)分結構和含量,為植株的生長和產量的形成提供良好的基礎。
改善施氮模式能夠促進辣椒植株生長,提高辣椒產量,增加土壤肥力。其中,常規(guī)施氮+菌劑+增效劑處理的辣椒植株干物質積累量最多,產量最高,土壤pH值、全氮和速效磷含量最高,有機質含量、速效鉀含量保持較高水平。因此,該施肥模式可在辣椒生產中進行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