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冠穆
陜西建工第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陜西 渭南 714000
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結構更加復雜,建筑受力更加多樣化,施工難度和相應的技術要求得到顯著提高,因此在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的施工中,要做好技術分析和分析工作。只有這樣,技術應用的專業(yè)性才能更加突出。從現(xiàn)階段高層、超高層建筑的建設情況來看,弧形超高層、大跨度結構較為普遍。高架模板施工的相應控制具有突出的實用價值[1]。
本工程主要是渭南職業(yè)技術學院建筑機電教學樓,建筑面積8316.84m2,建筑高度20.85m。建筑功能主要為教室、教師休息室及設備用房等。
主要特點:支模架搭設跨度大于8m;根據(jù)《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規(guī)定》建辦質(zhì)〔2018〕31號要求,本工程屬于搭設跨度大于10m的危險性較大的模板支撐工程。
難點:場地狹窄,梁柱鋼筋密,砼振搗困難。
重點:確保高支模穩(wěn)定,安全,無事故。鋼筋砼結構質(zhì)量滿足要求。
大跨度模一覽表如表1所示。
表1 大跨度模一覽表
一是確保模板在使用周期內(nèi)安全、穩(wěn)定、牢靠。
二是模板在搭設及拆除過程中要符合工程施工進度要求。
三是模板施工前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嚴禁盲目施工。
梁模板(扣件式,梁板立柱共用),技術參數(shù)如表2所示。
表2 技術參數(shù)
彈梁軸線并復核→搭支模架→調(diào)整托梁→擺主梁→安放梁底模并固定→梁底起拱→扎梁筋→安側模→側模拉線支撐(梁高加對拉螺栓)→復核梁模尺寸、標高、位置→與相鄰模板連固。
①柱模板搭設完畢經(jīng)驗收合格后,先澆搗柱砼,然后再綁扎梁板鋼筋,梁板支模架與澆好并有足夠強度的柱和原已做好的主體結構拉結牢固。經(jīng)監(jiān)理單位對鋼筋和模板支架驗收合格后方可澆搗梁板砼。
②澆筑時按梁中間向兩端對稱推進澆搗,由標高低的地方向標高的地方推進。事先根據(jù)澆搗砼的時間間隔和砼供應情況設計施工縫的留設位置。搭設本方案提及的架子開始至砼施工完畢具備要求的強度前,該施工層下兩層支頂不允許拆除。
③一般規(guī)定。
A.保證結構和構件各部分形狀尺寸,相互位置得正確。
B.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wěn)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施工中所產(chǎn)生的荷載。
C.不同支架立柱不得混用。
D.構造簡單,裝板方便,并便于鋼筋的綁扎、安裝,澆筑混凝土等要求。
E.多層支撐時,上下二層的支點應在同一垂直線上,并應設底座和墊板。
F.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梁、板,當跨度大于4m,模板應起拱;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起拱高度宜為全跨長度的1/1000~3/1000。
G.拼裝高度為2m以上的豎向模板,不得站在下層模板上拼裝上層模板。安裝過程中應設置臨時固定措施。
H.當支架立柱成一定角度傾斜,或其支架立柱的頂表面傾斜時,應采取可靠措施確保支點穩(wěn)定,支撐底腳必須有防滑移的可靠措施。
I.梁和板的立柱,其縱橫向間距應相等或成倍數(shù)。示意圖如圖1所示。
圖1 梁和板的立柱,其縱橫向間距應相等或成倍數(shù)示意圖
G.在立柱底距地面200mm高處,沿縱橫向水平方向應按縱下橫上的程序設掃地桿。可調(diào)支托底部的立柱頂端應沿縱橫向設置一道水平拉桿。掃地桿與頂部水平拉桿之間的距離,在滿足模板設計所確定的水平拉桿步距要求條件下,進行平均分配確定步距后,在每一步距處縱橫向各設一道水平拉桿[2]。
K.所有水平拉桿的端部均應與四周建筑物頂緊頂牢。無處可頂時,應在水平拉桿端部和中部沿豎向設置連續(xù)式剪刀撐。
L.鋼管立柱的掃地桿、水平拉桿、剪刀撐應采用?48×2.7mm鋼管,用扣件與鋼管立柱扣牢。鋼管掃地桿、水平拉桿應采用對接,剪刀撐應采用搭接,搭接長度不得小于1000mm,并應采用不少于3個旋轉(zhuǎn)扣件分別在離桿端不小于100mm處進行固定。
M.支架搭設按本模板設計,不得隨意更改;要更改必須得到相關負責人的認可。
④立柱及其他桿件。
A.立柱平面布置圖(見圖2)。
B.搭接要求:本工程所有部位立柱接長全部采用對接扣件連接,嚴禁搭接,接頭位置要求見圖2。
圖2 立柱平面布置圖
C.嚴禁將上段的鋼管立柱與下端鋼管立柱錯開固定在水平拉桿上。
⑤水平桿。
A.每步縱橫向水平桿必須拉通。
B.水平桿件接長應采用對接扣件連接。水平對接接頭位置要求如圖3所示。
圖3 水平對接接頭位置示意圖
C.層高小于8m時,水平拉桿示意圖如圖4所示。
圖4 水平拉桿示意圖
⑥剪刀撐。
剪刀撐示意圖如圖5所示。
圖5 剪刀撐示意圖
⑦周邊拉結。
A.豎向結構(柱)與水平結構分開澆筑,以便利用其與支撐架體連接,形成可靠整體。
B.應在立柱周全外側和中間有結構柱的部位,按水平間距6~9m、豎向間距2~3m與建筑結構設置一個固結點。
⑧梁模安裝。
按設計間距要求整齊鋪好40×60×4000mm方木,隨即鋪設梁底模,鋪設時應先與柱頭對接好并釘牢,并用40×60mm枋木條作立檔及立檔支撐,用約30mm寬,15mm厚模板做壓腳壓緊側模底部(或者使用鐵制側模卡勾步步緊逼代替?zhèn)饶耗_)。之后吊直側模,根據(jù)梁截面積不同,在梁高的中間加φ14穿墻螺桿。另外,當梁跨度大于4m時,跨中梁底處應按設計要求起拱,如設計無要求時,起拱高度為梁跨度的1/1000~3/1000,主次梁交接時,應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為了保證梁不出現(xiàn)下沉變形等質(zhì)量事故,在大梁底模中間加一排立桿與支模排架相連接。
⑨柱模安裝。
A.柱模安裝工藝流程:彈線找平定位組裝柱模涂刷脫模劑安裝柱箍安裝拉桿或斜撐校正軸線、垂直度固定柱模預檢封堵清掃口。
B.先彈出柱的軸線及四周邊線。
C.根據(jù)測量標高抹水泥砂漿找平層調(diào)整柱底標高,并作為定位的基準,支側模時應與其靠近。
D.通排柱(或多根柱)模板安裝時,應先將柱腳互相搭牢固定,再將兩端柱模板找正吊直,固定后,拉通線校正中間各柱模板。柱模除各柱單獨固定外還應加設剪刀撐彼此拉牢,以免澆灌混凝土時偏斜。
E.柱腳應預留清掃口,柱子較高時應預留澆灌口,高度不得高于柱腳2m。
F.柱模應根據(jù)柱斷面尺寸和混凝土的澆灌速度加設柱箍及對拉螺栓。
G.柱模板的安裝必須待鋼筋檢查無問題并辦好驗收手續(xù)后方可進行封模,封模前必須將模內(nèi)垃圾清理干凈,施工時要留出梁口位置(或砼只澆到梁底),緊固夾具間距不大于500,柱模安裝時在下部留設清除口,待模板內(nèi)垃圾清除干凈后再封模。
綜上所述,在城市發(fā)展過程中,城市建筑規(guī)模不斷擴大,種類不斷豐富。從實踐研究的角度看,不同類型的建筑在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不同,建設的挑戰(zhàn)和困難也不同[3]。因此,有必要在施工的基礎上進行施工分析和討論,這樣可以更有針對性地選擇提高工作人員對模板施工的關注度,在掌握相關技術的同時進行合理的應用。通過加強質(zhì)檢等工作,進一步確保模板施工質(zhì)量,促進后續(xù)施工順利進行。弧形超高大跨度建筑結構在現(xiàn)實中很常見。此類建筑在施工時一般都需要高架模板施工方法,因此在實踐中明確具體的施工方法和技術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