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娜,張丹
(1.鄭州市金水區(qū)總醫(yī)院婦產科;2.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婦產科,河南 鄭州450000)
宮頸癌是一種發(fā)病率高、 致死率高的女性生殖系統(tǒng)發(fā)生病變的惡性腫瘤, 全球每年新發(fā)患者約50 萬,死亡患者約26 萬,且85%患者來自發(fā)展中國家[1]。 宮頸癌有多種類型,其中宮頸鱗癌臨床最常見,占比約為宮頸癌的83.3%[2]。病理組織檢查是臨床診斷腹膜后淋巴結轉移的 “金標準”[3],同時, 多項研究報道,G 蛋白偶聯(lián)受體81 (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81,GPR81)、 單 羧 酸 轉 運 體1(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 1,MCT1)、 單羧酸轉運體4(Monocarboxylate transporter 4,MCT4)蛋白參與腫瘤細胞的增殖、侵襲和轉移,可作為宮頸鱗癌的腫瘤標志物, 但對于其用于診斷宮頸鱗癌腹膜后淋巴轉移情況的臨床研究鮮少報道[4]。 本研究旨在探討GPR81、MCT1、MCT4 蛋白聯(lián)合檢測診斷宮頸鱗癌腹膜后淋巴結轉移的可能性, 并采用Kappa 一致性與病理組織診斷“金標準”比較其診斷的敏感度、特異度、準確度,以期為臨床防治宮頸鱗癌腹膜后淋巴結轉移提供更多的循證支持。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 年至2021 年在本院經(jīng)病理學組織確診的128 例宮頸鱗癌患者為研究對象,年齡35~65 歲,平均年齡(50.03±7.51)歲。 術后根據(jù)病理檢查結果確定腹膜后是否發(fā)生淋巴結轉移分為轉移組(n=36)和未轉移組(n=92)。 納入標準:(1)符合FIGO 分期標準[5],ⅠA~ⅡA 期;(2)行根治性子宮切除術+盆腔淋巴結清掃術+腹膜后淋巴結清掃術;(3)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 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惡性腫瘤;(2)合并其他影響GPR81、MCT1、MCT4 蛋白水平的疾??;(3) 既往有宮頸手術史。 本研究通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儀器與試劑:空白陣列組織芯片蠟塊制備儀(北京克洛伊科技公司)、組織切片機(德國Leica,RM2235)、 顯微鏡 (德國Leica,THUNDER Imager Tissue 全景組織顯微成像系統(tǒng))、 福爾馬林緩沖液(WAKO,貨號060-01721)、蘇木素-伊紅染色液(尚寶生物,R21871-500)、二甲苯(默克,貨號534056)、GPR81 抗體(美國艾美捷Abnova,貨號PAB26622)、MCT1 抗體(USBiological,貨號301403-ML750)、MCT4 抗體(Abbkine,貨號ABP51762)。
選擇免疫組化SP 法進行分析,將所有患者的病理組織進行福爾馬林緩沖液固定, 常規(guī)進行石蠟包埋(酒精脫水、浸蠟),準確切片(切片厚度4 μm×4 張); 1 張進行蘇木素-伊紅染色2 min,由2名經(jīng)驗豐富的病理醫(yī)師復核診斷。 再經(jīng)常規(guī)脫蠟(放入二甲苯中10 min) 及水化處理 (無水乙醇-95%酒精-85%酒精-75%酒精各5 min 逐級進行)后,選擇鏈菌素親生物素-過氧化物酶免疫組織化學 法 檢 測GPR81、MCT1、MCT4 蛋 白 表 達 水 平。GPR81 抗體(1∶100)、MCT1 抗體(1∶50)及MCT4 抗體(1∶100)為一抗,將PBS 替代一抗視作陰性對照。結果判定[6]:染色結果均以細胞膜或細胞質內出現(xiàn)棕黃色顆粒為陽性染色。 免疫組織化學評分包括染色強度(0 分為無明顯著色,1 分為黃色,2 分為棕黃色,3 分為黃褐色)、陽性細胞所占比例(0 分為陽性細胞數(shù)<5%,1 分為5%~25%,2 分為26%~50%為,3 分>50%),總分≥2 分定義為陽性表達。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診斷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病理學檢查為臨床診斷金標準,采用Kappa一致性檢驗GPR81、MCT1、MCT4 蛋白單獨檢測與聯(lián)合檢測診斷宮頸鱗癌腹膜后淋巴結轉移的準確率、敏感度、特異度。
2.1 所有宮頸鱗癌患者臨床資料比較 128 例宮頸鱗癌患者術后病理檢查發(fā)生腹膜后淋巴結轉移36例(28.13%),未發(fā)生轉移92 例(71.87%)。 轉移組與非轉移組的年齡、病理分級、臨床分期、分化程度基礎臨床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 見表1。
表1 所有宮頸鱗癌患者臨床資料比較
2.2 所有宮頸鱗癌患者GPR81、MCT1、MCT4 蛋白水平比較 128 例宮頸鱗癌患者檢測出GPR81 蛋白陽性表達53 例(41.41%),見圖1。 其中36 例淋巴結轉移患者中GPR81 陽性表達27 例(75.00%),92 例未淋巴結轉移患者中GPR81 陽性表達26 例(28.26%)。 與病理組織檢查金標準診斷相比,假陽性26 例,誤診率為20.31%(26/128);假陰性9 例,漏診率為7.03%(9/128)。 見表2。
表2 GPR81 蛋白檢測診斷宮頸鱗癌腹膜后淋巴結轉移情況
圖1 GPR81 蛋白在所有宮頸鱗癌患者中的表達
128 例宮頸鱗癌患者檢測出MCT1 蛋白陽性表達52 例(40.63%),見圖2。 其中36 例淋巴結轉移患者中MCT1 陽性表達28 例(77.78%),92 例未淋巴結轉移患者中MCT1 陽性表達24 例(26.09%)。 與病理組織檢查金標準診斷相比,假陽性24 例,誤診率為18.75%(24/128);假陰性8 例,漏診率為6.25%(8/128)。 見表3。
表3 MCT1 蛋白檢測診斷宮頸鱗癌腹膜后淋巴結轉移情況
圖2 MCT1 蛋白在所有宮頸鱗癌患者中的表達
128 例宮頸鱗癌患者檢測出MCT4 蛋白陽性表達52 例(40.63%),見圖3。 其中36 例淋巴結轉移患者中MCT4 陽性表達29 例(80.56%),92 例未淋巴結轉移患者中GPR81 陽性表達23 例(25.00%)。 與病理組織檢查金標準診斷相比,假陽性23 例,誤診率為17.97%(23/128);假陰性7 例,漏診率為5.47%(7/128)。 見表4。
表4 MCT4 蛋白檢測診斷宮頸鱗癌腹膜后淋巴結轉移情況
2.3 GPR81、MCT1、MCT4 蛋白聯(lián)合檢測診斷腹膜后淋巴結轉移情況 128 例宮頸鱗癌患者中GPR81、MCT1、MCT4 蛋白串聯(lián)聯(lián)合檢測陽性表達49 例(38.28%)。與病理組織檢查金標準診斷相比,假陽性15 例,誤診率為11.72%(15/128);假陰性2例,漏診率為1.56%(2/128)。 見表5。
表5 GPR81、MCT1、MCT4 蛋白聯(lián)合檢測診斷腹膜后淋巴結轉移情況
圖3MCT4 蛋白在所有宮頸鱗癌患者中的表達
2.4 GPR81、MCT1、MCT4 蛋白水平診斷腹膜后淋巴結轉移的價值 與病理組織檢查金標準診斷相比,GPR81 蛋白檢測診斷宮頸鱗癌患者腹膜后淋巴結轉移的Kappa 值為0.409, 敏感度為75.00%,特異度為71.74%, 準確率為72.66;MCT1 蛋白檢測診斷宮頸鱗癌患者腹膜后淋巴結轉移的Kappa值為0.455,敏感度為77.78%,特異度為73.91%,準確度為75.55%;MCT4 蛋白檢測診斷宮頸鱗癌患者腹膜后淋巴結轉移的Kappa 值為0.489,敏感度為80.56%, 特異度為75.00%, 準確度為76.56%; 三者聯(lián)合診斷宮頸鱗癌患者腹膜后淋巴結轉移的Kappa 值為0.704, 敏感度為94.44%,特異度為83.69%,準確度為86.72%,顯著高于三者單獨檢測診斷價值(P<0.05)。
表6 GPR81、MCT1、MCT4 蛋白單獨檢測與聯(lián)合檢測診斷宮頸鱗癌腹膜后淋巴結轉移的效能n(%)
宮頸鱗癌是指發(fā)生在女性子宮頸的鱗狀細胞癌,是上皮內惡性腫瘤之一,其患者數(shù)占宮頸癌的75%~80%,發(fā)病率位于女性生殖系統(tǒng)腫瘤的首位[7]。 其治療原則以手術和放化療為主,但手術方式需根據(jù)是否有轉移確定。 相關研究報道,早期宮頸癌未發(fā)生腹膜后淋巴結轉移的5 年生存率為85%~95%, 而發(fā)生淋巴結轉移的患者生存率下降35%~40%[8], 因此在術前明確是否存在淋巴結轉移,不僅能夠盡快確定手術方案,還可能會提高患者5 年生存率。 目前,病理檢查是臨床診斷腹膜后淋巴結轉移的“金標準”。 本次研究中,經(jīng)病理學組織檢查腹膜后淋巴結轉移患者36 例, 發(fā)生率為28.13%,與韓茜茜等[9]的研究報道基本一致。
近年來,對于癌癥細胞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的研究越來越多。 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腫瘤細胞的生長速度異于正常細胞的主要原因是能量代謝的差異,腫瘤細胞在有氧狀態(tài)下,產生大量的乳酸、丙酮酸等酸性產物, 而GPR81、MCT1、MCT4 蛋白可參與癌細胞的新成代謝,調節(jié)癌細胞的能量供給和pH 值環(huán)境[10]。 相關研究數(shù)據(jù)表明,GPR81 蛋白在宮頸鱗癌患者中呈現(xiàn)高表達[11]。 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宮頸鱗癌腹膜后淋巴結轉移患者的GPR81 蛋白陽性表達明顯高于未發(fā)生淋巴結轉移患者, 進一步驗證了上述報道結論, 提示GPR81 蛋白可作為預測患者是否會發(fā)生淋巴結轉移的診斷指標。 分析其原因可能是,GPR81 廣泛分布于人體組織中,是乳酸鹽的特異性激動劑, 可作為多種癌癥微環(huán)境中的轉導信號,參與癌癥的發(fā)生發(fā)展[12]。因此,本次研究采用與病理組織“金標準”診斷一致性評判GPR81 蛋白診斷宮頸鱗癌腹膜后淋巴結轉移的價值, 結果顯示, 與病理組織檢查金標準診斷相比,Kappa 值為0.409,誤診率為20.31%,漏診率為7.03%,敏感度為75.00%,特異度為71.74%,準確率為72.66。 相關研究報道,MCT4 蛋白促進鱗癌細胞的增殖、侵襲和轉移,影響患者預后[13]。 相關研究指出,MCT1在宮頸癌組織中呈現(xiàn)高表達, 且其表達水平與宮頸癌病情發(fā)展呈正相關[14]。 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宮頸鱗癌腹膜后淋巴結轉移患者的MCT1、MCT4 蛋白陽性表達明顯高于未發(fā)生淋巴結轉移患者, 進一步驗證了上述報道結論,提示MCT1、MCT4 蛋白可作為預測患者是否會發(fā)生淋巴結轉移的診斷指標。分析其原因可能是,MCT1、MCT4 蛋白均屬于單羧酸轉運蛋白,均可介導乳酸的跨膜轉運,調控機體糖酵解過程, 其在糖酵解較高的腫瘤組織中較高表達,將癌細胞內乳酸外運,維持糖酵解的能量代謝,促使癌細胞的發(fā)生、發(fā)展[15-16]。 因此,本次研究采用與病理組織“金標準”診斷一致性評判MCT1、MCT4 蛋白診斷宮頸鱗癌腹膜后淋巴結轉移的價值,結果顯示,與病理組織檢查金標準診斷相比,MCT1、MCT4 蛋白診斷的Kappa 值分別為0.455、0.489, 誤 診 率 為18.75%、17.97%, 漏 診 率 為6.25%、5.47%,敏感度為77.78%、80.56%,特異度為73.91%、75.00%,準確度為75.55%、76.56%。 說明GPR81、MCT1、MCT4 蛋白單獨檢測診斷淋巴結轉移均有一定的臨床價值,但其誤診率較高,可能將未發(fā)生淋巴結轉移的患者診斷為轉移患者,導致手術方案錯誤, 造成患者不必要的精神和經(jīng)濟壓力。 本研究中,進一步采用GPR81、MCT1、MCT4蛋白串聯(lián)聯(lián)合檢測,結果顯示,與病理組織檢查金標準診斷相比,Kappa 值為0.704,誤診率為11.72%,漏診率為1.56%, 敏感度為94.44%, 特異度為83.69%,準確度為86.72%,誤診率與漏診率低于三項指標單獨檢測,敏感度、特異度及準確度明顯高于三項指標單獨檢測, 提示三項指標聯(lián)合檢測可有效診斷宮頸鱗癌腹膜后淋巴結轉移, 術前根據(jù)患者腫瘤組織的GPR81、MCT1、MCT4 蛋白水平,預測術后腹膜后淋巴結轉移的發(fā)生風險, 結合患者實際身體狀況, 實施最適宜有效的手術治療方案。
綜上所述, 與GPR81、MCT1、MCT4 蛋白單獨檢測相比, 三者聯(lián)合檢測與病理學組織診斷宮頸鱗癌患者腹膜后淋巴結轉移有較好的一致性,且能有效提高特異度、敏感度與準確度,避免單一手段檢測造成的誤診, 為臨床診斷早期宮頸鱗癌患者術后發(fā)生腹膜后淋巴結準一提供了可靠的篩查技術手段。 但本研究樣本數(shù)量較少,試驗數(shù)據(j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需進一步采用大樣本臨床研究對三項蛋白指標抑制劑防治宮頸鱗癌腹膜后淋巴結轉移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