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培源
2011年5月,安相園從甘肅慶陽市慶城縣職業(yè)技術學院畢業(yè)進入公司當了一名電焊工。電焊工,在同行中被稱為是“努力不長智、費力不露臉”的工種,那時懵懂的他對電焊工只是一個“頭戴面罩、手握焊把、火花四濺”的模糊印象,“工作環(huán)境差,勞動強度高,我一點都不喜歡這個工作,一心想換個好點的工種和崗位,也沒把焊工當回事?!卑蚕鄨@回憶道。但當拿起焊把時,他才發(fā)現(xiàn)問題沒有想象的那么簡單,要么打不著火,要么焊線歪歪扭扭,焊縫就像“蚯蚓”般扭曲。特別有一件事對他觸動很深,“由于我們的焊接質量問題,有幾截槽子在礦上使用時開了焊,影響了礦方的正常生產,給公司造成了經濟損失,也為公司產品形象帶來了不良影響。這件事徹底改變了我的觀念,使我深深地意識到,作為一名電焊工,他和公司的產品質量緊密相連,他焊接的不僅僅是產品,更是一份責任。”從那一刻起,安相園暗下決心:“要干就干好,要成為一名最好的焊工。”
動力來源于責任。有了這種責任感,就有了對崗位的熱愛。但要在短時間內掌握和提高焊工技術,不下苦功夫不行。為掌握更高的技能,安相園努力學習專業(yè)知識,了解各種材料的特性和焊接要領,細心觀察老師傅的焊接手法,揣摩老師傅的焊接工藝,虛心向他們學習請教,小小焊臺成了“練武”的好地方,利用廢棄料頭反復研習,對發(fā)現(xiàn)的和不理解的問題及時向技術人員請教。經過勤學苦練和老師傅們的言傳身教,并將理論知識、觀察試驗和實際操作結合起來,潛心揣摩、消化吸收,他熟練地掌握了各種焊接技法,很快成長為分廠的生產業(yè)務骨干和焊接技術能手。
在一系列競賽中安相園先后獲得“青年技術能手”“中央企業(yè)技術能手”“自治區(qū)技術能手”“石嘴山市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
行動是一切進步的源頭。 在12年的焊接崗位上,安相園不懈怠、不言棄,以一顆赤子之心對待工作。安相園所從事的焊接產品為公司機頭尾、過渡槽等大型關鍵核心部件,對焊接技術要求高、標準嚴,容不得一絲馬虎。在任何一個焊接任務中,他始終嚴格要求自己,對自己所焊的每一道焊口都精益求精、優(yōu)質高效,確保焊一道合格一道,在焊接工藝上從未出現(xiàn)過質量問題,產品合格率100%。
2021年,安相園主動承擔了環(huán)保焊槍焊接先行試點工作,并將自己長年工作實踐中積累的經驗,整理撰寫了《分廠機頭尾焊接操作指導手冊》《固定槽焊接變形控制要點》《PK類導向板薄板焊接變形控制方法》,制作了機頭尾焊接安全支撐工裝、大型推移梁安全起吊翻轉裝置,形成了機頭尾軸口處焊縫鋸齒形焊接方法等,用以提升關鍵件的安全規(guī)范操作,這些經驗和技術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是保障了公司產品的整體質量水平。
多年來,在公司各級領導的幫助指導和精心培育下,安相園從一個普通的焊工成長為新時期知識型、技能型、創(chuàng)新型員工,人生夢想在平凡的崗位上不斷放飛。他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回饋公司的培育之情,積極響應公司開展的“師帶徒、傳幫帶”活動,通過言傳身教帶領青年員工快速成長。在日常工作中,他堅持運用“求解性思維”,不是把工作簡單地停留在完成任務、落實流程、抓好規(guī)定動作上,而是把過程與結果結合起來,結合具體實際,傳承經驗做法、分享工作心得、創(chuàng)新工作舉措,耐心給班組青年員工講解安全翻轉吊運工件、大型工件支穩(wěn)以及焊接注意事項、正確的焊接順序和操作要領、安全注意事項等,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工作經驗與同事交流分享,將“工匠精神”貫穿工作始終。截至目前,安相園所帶的10多名徒弟均能獨當一面,獨立承擔大型單部件產品的焊接作業(yè)。
“回顧走過的路,我的每一次成長與進步,都凝集著各級領導對我工作上的幫助、支持和信任,凝集著工友們的并肩作戰(zhàn)與支持,我衷心地感謝你們?!卑蚕鄨@感恩成就背后的每一個人。
“頭戴面罩、手握焊槍、噴花吐蕊”,安相園用手中的焊槍澆開生命之花,讓青春在焊花中絢麗綻放,在平凡的崗位上用焊花續(xù)寫愛崗敬業(yè)、忠于職守的奮進之歌。
(文字由自治區(qū)總工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