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霞
(江漢大學智能制造學院,湖北 武漢 430056)
在機件的表達方法中,對于局部較小的結構,為了表達清晰或標注尺寸的方便,需采用局部放大圖的方法進行表達[1],螺紋退刀槽如圖1,由于結構尺寸小,不利于看圖,故采用局部放大圖的方式進行表達。
利用UGNX12.0完成三維建模后,生成的局部放大圖往往不符合國家標準,特別是標注不符合我國的標準,如圖2所示。
本文以圖1齒輪軸為例,利用UGNX相關設置與工具快速生成符合國家標準、能夠滿足實際生產設計需要的局部放大圖。
一般情況下,UGNX12.0生成的局部放大圖如圖2所示,圖中的圖形分為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在原視圖中指明放大位置的圓(或倒圓矩形),另一個部分是局部放大圖本身。
首先,局部放大位置的標記圓(或倒圓矩形),按國家標準應為細實線,而UGNX12默認采用是雙點畫法。局部放大設置方法如下:打開設置局部放大圖設置對話框,如圖3所示。
將詳細的設置選項中的邊界格式的線形設置為實線線形[2],線寬可根據需要進行選擇,也可以采用默認,修改后,局部放大圖的變化如圖4所示。
然后,對局部放大圖本身進行修改,按照國家標準規(guī)定,局部放大的畫法與原視圖的表達方法無關,即局部放大圖可以為剖視、也可為視圖[3]。本例以視圖作為局部放大圖的表達方法,根據國家制圖標準,局部放大圖不畫圖4所示的邊界圓,斷裂線采用細波浪線來表示,修改步驟如下:將局部放大圖轉換為“獨立局部放大圖”;運行“邊界”命令,以圖4中的邊界圓為邊界生成局部視圖;“激活草圖視圖”繪制斷裂的波浪線;利用“視圖相關編輯”將波浪線的線寬設置為細線寬度(結果如下頁圖5所示)。
1.2.1 局部放大圖編號的實現方法
在一個零件的表達方案中,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局部放大圖時,則需要對局部放大圖用羅馬數字進行編號以示區(qū)別,其實現方法如下:
1)重命名局部放大圖。UGNX在生成局部放大圖時,系統(tǒng)會給局部放大圖自動命名,如圖6所示,“DETAIL@2”為系統(tǒng)自動命令結果。在部件導航器的局部放大名稱上右鍵,選“重命名”,在輸入框中輸入新的名稱,即羅馬數字“Ⅰ”。羅馬數字的輸入要借助第三方軟件復制粘貼過來才能實現。第三方軟件可以是“word”或“AutoCAD”等。
2)將視圖標簽類型更改為“名稱”,如圖7所示。
3)修改標簽其他內容。將標簽顯示設置為“標簽”,將文本放置設置為“短劃線上方”,如圖8所示。
將指引線箭頭類型改為“無”,修改后的結果如圖9所示。
1.2.2 局部放大圖名稱、比例國標化實現方法
按照國家標準,局部放大圖上方,應標注局部放大圖的名稱與比例,如圖10所示。在系統(tǒng)生成局部放大圖時,會自動將其名稱與放大比例置于放大圖的上(或下)方,但不符合中國的國家標準,修改方法如下:
1)去掉“SCALE”,在局部放大圖設置對話框中完成,即去掉“前綴”中的“SCALE”,如圖10所示;
2)名稱比例分式格式的實現方法。UGNX12.0生成局部放大圖時,在局部放大圖上方已經生成了名稱與比例,且名稱在上,比例在下。但中間缺少了分隔橫線(即分數線)。分數線的實現方法如下:第一步,打開局部放大圖設置對話框,勾選“定制視圖標簽”,如圖11所示;第二步,打開“編輯文本對話框”,在局部放大圖名稱上加下劃線,根據下劃線長度,可在名稱前后在空格,如圖12所示。最后得到的局部放大圖的結果如圖13所示。
針對UGNX12.0生成局部放大圖時,其部分的標注和圖形表達不符合我國的國標,利用巧妙的設置和三方的軟件,可以克服這些不足,自動生成符合國標的局部放大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