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超
在鹽產(chǎn)品的檢驗過程中,根據(jù)《制鹽工業(yè)通用試驗方法氯離子的測定》(GB/T 13025.5)標準要求,對氯化鈉溶液進行氯離子含量測定過程中,需使用AgNO溶液向樣品溶液進行滴定,同時以淡黃色KCrO溶液作為終點指示劑。當樣品溶液中的Cl耗盡時,指示終點反應(yīng)為溶液中CrO與Ag反應(yīng)生成顯眼的磚紅色沉淀。故在檢驗氯離子含量所產(chǎn)生的廢液中,含有AgCl 及AgCrO兩種含銀化合物。
如果將此廢液直接排入下水道,一方面硝酸銀試劑價格不菲,將銀離子直接丟棄造成了巨大的浪費,如果能將其回收,可以為實驗室節(jié)省一部分開支;另一方面,銀離子重新進入江河水循環(huán)系統(tǒng)后,有可能污染自來水,從而危害人身安全與健康。雖然實驗室排放的含銀廢液總量很小,但仍需對其進行有效的處理及回收,杜絕化學品污染,維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證人民的生命安全。
Ag+Cl——>AgCl↓
2AgCl+Fe====2Ag↓+FeCl
CrO+3Fe+8H——>Cr+3Fe+4HO
Cr+3OH——>Cr(OH)↓
滴定反應(yīng):Ag+SCN——>AgSCN↓(白色)
指示終點反應(yīng):Fe+ SCN——>[Fe(SCN)](紅色)
傳統(tǒng)的銀回收方法,多用氨水(NH·HO)。通過將氯化銀轉(zhuǎn)化為銀氨絡(luò)合離子,再用金屬銅進行還原。作者在長期實踐中認為:1. 盡量少使用強刺激性氣味的試劑;2. 銅的價格較高,且還原后的產(chǎn)物無法在本站的實驗測定或后續(xù)處理中使用。
作者采取的是鐵粉—稀硫酸的還原法。有的實驗室使用鋅—硫酸體系進行還原,從經(jīng)濟的角度來說,鋅粉的市場價格是鐵粉的3 倍左右,而使用只比鐵粉貴一倍左右的鋅粒,又因為鋅粒的顆粒較大,增加反應(yīng)的難度,降低反應(yīng)的速率。另外,鐵粉—稀硫酸的還原法生產(chǎn)的副產(chǎn)品為硫酸亞鐵,可以利用亞鐵離子的還原性,去處理前文中提到的含有CrO4及少量H的廢液。而還原后得到的銀粉,可以在通風柜中與稀硝酸反應(yīng),重新得到硝酸銀。這樣就可以做到將價格比較昂貴的硝酸銀反復使用,節(jié)約了成本。此法也有缺點,會消耗較多的低濃度酸,但比之電極電位法,對設(shè)備要求不高,使用門檻低,且所消耗的藥品基本每個實驗室都備有。
1. 方法
利用AgCl 及AgCrO溶度積(Ksp)的差異,在含有AgCl 及Ag CrO的廢液中,加入適量稀鹽酸(5%)使AgCrO轉(zhuǎn)化為AgCl。
2. 收集氯化銀操作步驟
(1)將測定氯離子含量所產(chǎn)生的廢液取300 毫升,置于干凈的500 毫升燒杯中。
(2)向廢液中加入稀鹽酸(5%)50 毫升,并緩緩攪拌。
(3)待磚紅色沉淀消失后,燒杯中只剩下白色沉淀(AgCl)。
(4)再次加入幾滴稀鹽酸(5%),攪拌后靜止5分鐘。
(5)此時獲得只含有AgCl 沉淀的廢液。將此廢液過濾,得到AgCl 沉淀。
(6)將此沉淀用5% 稀鹽酸清洗2—3 次,然后使用蒸餾水清洗3 次洗去多余的鹽酸。
(7)將此氯化銀樣品放入干燥箱中,110℃烘60分鐘。最后得到干燥純凈的氯化銀粉末。
(8)同時,過濾后剩余的清液中含有CrO2及少量H,該廢液不能隨意傾倒,需另行處理,后文中會提到。
1. 氯化銀還原的原理
步驟與鐵粉—稀硫酸還原法一致。
2. 氯化銀還原操作步驟
(1)將之前收集到干燥后的氯化銀粉末,取20克放入500 毫升的燒杯中。
(2)加入10 克鐵粉(選擇目數(shù)大于100 目的鐵粉),同時加入10% 的稀硫酸150 毫升,靜置5—8小時,此時不宜攪拌。
(3)待反應(yīng)完成后,對其進行過濾,過濾所得即為含有雜質(zhì)的銀粉。
(4)此時向過濾所得沉淀中加入100 毫升的稀硫酸,并加熱攪拌5—10 分鐘,去除殘存的鐵粉。
(5)然后再次將溶液過濾,得到粗制的銀粉以及含有亞鐵離子的清液(此容易中含有部分Fe,但不影響后續(xù)的操作)。
(6)將粗制銀置于干燥箱中,180℃烘20 分鐘。最后得到干燥的粗制銀粉。在此過程中,可能有少量的單質(zhì)銀被氧化,但不引入新的雜質(zhì),故不影響后續(xù)的使用。
(7)含有亞鐵離子的清液可以用于處理2-(8)中的含有少量CrO及H的廢液。
圖1 銀回收流程圖
3. 處理鉻酸根離子
利用亞鐵離子的還原性,將危害較大的Cr還原為Cr,然后將其沉淀后收集起來,避免其以離子的形式污染水源及土壤。
(1)取上述“收集氯化銀操作步驟”的最后一步得到的含鉻廢液300 毫升緩緩滴入3—6 得到的亞鐵離子溶液約20 毫升,適當攪拌。
(2)此時溶液會慢慢呈現(xiàn)為深綠色或淺褐色的混合溶液(視亞鐵離子和鐵離子的濃度而定)。
(3)因上述“收集氯化銀操作步驟”的最后一步得到的廢液中含鉻量較小,故很快所有的CrO2-就會被還原為Cr,以游離形態(tài)存在于溶液中。
(4)此時,向溶液中滴加2.5% 的氫氧化鈉溶液,觀察到沉淀不在增加后(此過程消耗氫氧化鈉溶液不多于50 毫升),將沉淀過濾。
(5)過濾后,再向清液中滴加少量氫氧化鈉,如無明顯混濁產(chǎn)生,則視該清液中已經(jīng)不含有Cr離子,此時可以將此清液丟棄(少量的鐵離子排放不會對環(huán)境產(chǎn)生影響)。
(6)得到褐色沉淀若干,此沉淀中主要為氫氧化鐵(褐色)及少量氫氧化鉻(綠色或深綠色,因為含量較小,此沉淀幾乎無法觀察到)。
(7)將沉淀干燥后收納即可。
1. 還原情況測試
取出少許得到的銀粉,向其中加入稀硝酸。反應(yīng)結(jié)束后,觀察其中是否有混濁,如有則表示其中仍有少量氯化銀,則此時要將全部得到的粗制銀粉,重復一次上述步驟。如不出現(xiàn)混濁,則表示氯化銀已經(jīng)全部還原為銀單質(zhì)。
2. 操作步驟
(1)稱取粗制銀粉0.5 克,加入試管中。
(2)向試管中滴入10%的稀硝酸30 毫升,并放入通風柜中。
(3)待反應(yīng)結(jié)束后,觀察試管內(nèi)是否混濁,因AgCl 不溶于硝酸,如溶液混濁,則表示制取的銀粉中仍有AgCl。
陳大勇長嘆一口氣,心想:姑且不論黨爭,光憑玳瑁眼鏡今天的寬厚仁義,就覺得他夠江湖夠義氣。他仁義我陳大勇豈能無情?
(4)則此時重復氯化銀還原操作步驟。
(5)試管中未出現(xiàn)混濁,則表示氯化銀已經(jīng)全部還原為銀單質(zhì)。
3. 測定銀粉純度
用佛爾哈德法,又稱鐵銨礬指示劑法,對回收的銀單質(zhì)的純度進行測定。結(jié)果顯示回收銀粉的純度為99.6%(見表1)。
表1 銀回收純度測試結(jié)果
將銀粉溶于稀硝酸,即可制取硝酸銀。根據(jù)《制鹽工業(yè)通用試驗方法氯離子的測定》(GB/T 13025.5)標準的規(guī)定,硝酸銀測定氯化鈉中氯離子含量之前,需對硝酸銀滴定溶液進行標定。故此前干燥銀粉中所引入的少量氧化銀實際不會干擾實驗的結(jié)果。
2. 制取步驟
(1)稱取11 克銀粉,置于500 毫升燒杯中,分次加入10% 稀硝酸50 毫升,第三次加入后因為實驗過程中會產(chǎn)生氮氧化合物,所以需放入通風柜進行反應(yīng)。等待反應(yīng)結(jié)束(無氣泡生成)后,再進行攪拌,然后靜置10 分鐘。
(2)向步驟(1)中的容易中加入少許銀粉,如無氣泡產(chǎn)生,則將溶液進行過濾,得到清液為符合實驗要求的硝酸銀溶液。
(3)放入棕色瓶保存。
至此,筆者完成了從使用硝酸銀,到最終回收硝酸銀的循環(huán)過程。在此過程中,筆者額外使用了低濃度的酸以及鐵粉。除此之外,沒有使用其他昂貴的試劑,過程中產(chǎn)生的有害廢液也進行了很好的處理。由此可證,該方法是比較經(jīng)濟和環(huán)保的回收銀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