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秦川
1929年老舍取道新加坡回國,半年多后開始在齊魯大學任教。當時,他除了給一年級新生教授文學概論、文藝批評外,還給二年級學生開設小說作法的課程。
老舍講課最大的特點便是風趣幽默。一開始上課時,因為腿部疾病,他是坐在凳子上的。不過講著講著,興致上來,老舍便站了起來,講得逸興遄飛時,常有妙語脫出,引來哄堂大笑。然而,有意思的是,不管講到什么樣的笑話,其他人早已笑得前仰后合,老舍自己卻不笑,始終板著臉,一本正經(jīng)的樣子。僅僅這一“絕招”,更令學生們佩服得五體投地。
有一次,老舍在給學生們上小說作法的課程時,有一位同學向老舍提問:“怎么我們看自己寫的文章越看越好看,不過到了先生那里,卻越看越難看?”老舍聽后,沒有直接回答該學生的問題,而是給大家講了一個笑話:
我在北京有一朋友,是個票友,此人被京戲迷得厲害,一心想“下海”成名角。奈何他唱得太差,誰聽了誰捂耳朵,花錢請也請不來。沒辦法,此人最后跑到西山上去唱。當時他不但上了裝,還手提一把青龍偃月刀,連做帶打,唱《單刀赴會》。正唱著,山上下來一老頭,打柴的。一看對方這架勢,嚇得不輕:不知是關老爺顯圣,還是劫匪搶劫,趕忙跪下磕頭道:“請好漢爺饒命!”票友一看,心中暗喜,于是大聲說道:“老頭不怕,饒爾性命,只需現(xiàn)在聽我一段西皮,便可免你一死?!庇谑潜愠似饋怼Ul知唱著唱著,老頭又“撲通”一聲跪了下來,求道:“好漢爺,你甭唱了,還是殺了我吧!”票友驚問:“為何?”老頭哭道:“我覺得,還是殺了我好受些?!?/p>
此時,底下的學生早已笑倒一大片,老舍卻面無表情,一點兒也沒笑出聲來。很快,他話鋒一轉對大家說道:“寫文章其實也是這樣,光自個兒感覺好不成,還得有讀者。因為你的文章是寫給眾人看的,所以,里面得有一點兒東西讓大家喜歡,當大家看后有共鳴了,看得舒心了,也就證明你的文章寫得不賴。”
(丁強摘自《海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