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嗜甜,是有原因的。
嶺南地處亞熱帶,氣候常年悶熱潮濕,容易令人食欲不振。同時,嶺南盛產(chǎn)甘蔗,糖資源極為豐富。相比老火靚湯,糖水更容易制作,無論是家中廚房還是街頭巷尾,來上一碗,能量加滿。
吃是廣東人的信仰,時令自然很重要。糖水一年四季皆有,但由于時令食材不同,搭配出來的“主打糖水”自然也不同。在廣東,海帶陳皮和綠豆沙,就是夏季糖水的主角之一。
你沒看錯,海帶。第一次來廣東的朋友,一定會非常詫異:海帶是不是選錯了砂鍋,原以為自己要燉排骨,卻進了綠豆的場子?
別著急啊。這一味海帶,恰恰是綠豆沙的點睛之筆。糖水的滋味,只有甜是不夠的,最好甜中帶著一點鮮,鮮又襯托糖的甜味。
深諳此道的廣東阿嬸們,會一早去菜市場尋覓新鮮海帶,不斷清洗浸泡,濾去海的咸腥和細沙,只留下滿滿的鮮味。另一邊,灶臺上的綠豆沙熬了一半,豆殼與豆瓣已經(jīng)分離,先撈出豆殼,再加入切成細丁的海帶,最后加入陳皮,將一鍋夏日風味熬至起沙,冰鎮(zhèn)后清涼一夏。
嶺南沿海的夏天,就是海洋的味道。這一味海帶,在綠豆沙中就像催化劑,只要一點點,就讓整碗湯水的滋味活靈活現(xiàn)——甜中帶鮮,鮮中帶甜,還有一種似有若無的海風味道。綠豆沙軟爛綿密的口感,因為海帶的韌勁,質感也變得更加立體,多了一份絲滑細膩的嚼勁。
這就是廣式糖水的搭配巧思。海邊的美好,只需一味海帶便充盈在碗里。一口下去,滾滾熱浪就化成了清爽的海風,讓人通體舒暢。
沒有糖水的夏天,對廣東人而言是不完整的。若他們離鄉(xiāng)背井,必定會想方設法搜羅食材,夜深人靜時在廚房揮汗如雨,只為了按照媽媽的秘傳食譜,嚴格按照工序,煲出一鍋來自廣東的盛夏之味。畢竟故鄉(xiāng)再遠,也要顧好自己的胃。
吃好一碗糖水,就是廣東人的信仰。如果此刻你正垂涎欲滴,恭喜你,中了糖水那最甜蜜的“毒”。
(據(jù)“地道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