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利亞
孔子是聞名世界的大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一個注重修身養(yǎng)性的典范??鬃又愿邏?,自有他的秘訣,現(xiàn)從《論語》中看孔子養(yǎng)生之道,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學習與借鑒。
樂觀開朗,豁達大度 一天,葉公向孔子的弟子子路問孔子的為人,子路不答,孔子對子路說:“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币馑际钦f,你為什么不這樣回答?他的為人,用功便忘記吃飯,快樂便忘記憂愁,不知道衰老即將到來,如此罷了。孔子還經(jīng)常啟發(fā)弟子:“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不憂不懼,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意思說:君子心地平坦寬廣,小人經(jīng)常局促憂愁。君子不憂愁,不畏懼,自己問心無愧,有什么值得憂愁和畏懼的呢?“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币馑际钦f,無論在什么崗位都不能產生怨氣,要開朗樂觀。哪怕生活困難,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做枕頭,也有著樂趣。
起居有節(jié),遵循規(guī)律 孔子討厭白天睡懶覺的人。學生宰予白天睡覺,孔子罵他朽木不可雕也。他認為晚上睡覺也應做到寢不言。孔子在飲食方面有其獨到見解,即糧食發(fā)霉變質不吃;魚肉腐爛不吃;氣味不正不吃;烹調不當不吃;不該吃飯的時候不吃;切割得不好的肉不吃;沒有調味的醬醋不吃。這就避免了因飲食不當引起的多種疾病。
心存仁善,慈悲為懷 孔子心地善良,胸懷仁慈,并提出了仁的學說。即首先要求統(tǒng)治者能夠體貼民情,愛惜民力,不要過度壓迫剝削人民,以緩和階級矛盾;其次,他主張以德治民,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他的學說后來成為我國2000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統(tǒng),對后世影響極大。
興趣廣泛,愛好多多 孔子愛好音樂,并有一定的欣賞能力。他在齊國聽到韶樂章,竟三月不知肉味,并謂之曰:“盡美矣,又盡善也。”孔子愛好山水,他說:“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碧找毙郧橛谏剿?。此外,孔子還常習武,精通射御之術?!秴问洗呵铩氛f:“孔子之勁,舉國門之關?!笨梢娍鬃由韽婓w壯,力大過人,是位文武雙全的英杰,也為其長壽打下了健康基礎。
(摘自《民族醫(yī)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