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長三角健康峰會暨第二屆中醫(yī)藥博覽會”上,一些中醫(yī)大咖分享了他們的養(yǎng)生之道。
早上吃點醋泡嫩生姜
江蘇省中醫(yī)藥管理局局長朱岷:我有個小小的飲食習慣,就是早上喜歡吃點嫩生姜。中醫(yī)講養(yǎng)生要順應自然,天人合一。早上是陽氣升發(fā)的時候,到中午最盛,隨后又開始降落。所以早上吃生姜有助于陽氣的升發(fā),而晚上吃則會破壞這個規(guī)律。生姜隨早餐吃即可,可以將生姜切片提前用醋泡上。
姜有不同種類,一般來說老姜止嘔效果好,嫩生姜對于升發(fā)陽氣效果更好一些。醋有養(yǎng)陰的效果,對中年女性尤其好。而且與姜相配,可以達到陰陽互補的效果。
生活中我感覺自己有陰虛的癥狀時,還會用菊花、枸杞相配泡茶喝上一段時間?,F(xiàn)在這個季節(jié)加上點陳皮,可兼顧理氣。
運動方面,八段錦最適合我們中老年人。它占地不大,用時不長,卻可以對全身進行調動。年輕人氣血功能比較旺盛,可以進行運動量大一點的運動。但是中老年人氣血臟腑都應以平和更宜,要選擇平和一些的運動。
眼干口燥吃點麥冬
江蘇省中醫(yī)院主任中醫(yī)師汪悅:一般來說,眼干、口燥、皮膚干都是“燥”的癥狀,持續(xù)不緩解甚至加重,就可能是患上了干燥綜合征,它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要到風濕科就診。
生活中要禁吃辣的或是容易導致上火的食物,多吃涼性的平潤的食物。比如可以用麥冬泡茶喝,具有滋陰、生津、潤肺、益胃的作用,主治體內(nèi)津液不足。也可以用麥冬食療方,如麥冬玉竹燉雪梨,不僅清香可口,還具有滋陰潤肺的功效。取適量雪梨、麥冬、玉竹、百合、銀耳、枸杞。銀耳提前泡好,和麥冬、玉竹一起放入鍋中,用文火煮;雪梨去皮去籽,切成塊;當銀耳煮到發(fā)黏的時候,放入百合、枸杞和切好的雪梨塊,煮15-20分鐘即可。
干燥綜合征的患者還常會伴有關節(jié)疼痛,特別是在潮濕或陰冷的環(huán)境中會加重,因此要避免寒涼、潮濕。此外,可以在疼痛的部位做做艾灸,有散寒祛濕的作用。
藿香泡茶祛濕健脾
蘇州市中醫(yī)院名譽院長葛惠男:夏季是脾胃病高發(fā)的季節(jié)。熱濕天氣易傷到脾胃,會引起腹痛、嘔吐,以及急性胃腸炎等。此外,夏季貪涼,把消化道的溫度降下去了,也不利于消化吸收。所以此時養(yǎng)生要注意健脾、化濕、理氣和胃。
生活中可以用藿香、薏苡仁、茯苓、芡實等煲湯。我在家里煮粥時,便喜歡抓上把薏苡仁。也可以在中藥店買點藿香泡茶,不但可以祛濕,還可以促進胃腸道的運動,對有些有害的細菌也有抑制作用。
男士喝點玫瑰花茶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藥學院中藥鑒定學教研室主任劉圣金:這個季節(jié),我喜歡吃點桑葉頭。桑葉頭就是桑葉的嫩葉,泡茶、煮湯都可以,也可以再放點枸杞、西洋參,可以起到清熱利尿、降血壓的功效。而且它們都是藥食兩用的中藥,不用擔心會吃壞身體。
夏季氣溫升高,容易加劇人們焦躁的情緒,而心情煩躁更會令人心神不定??梢杂妹倒寤ā⑻一?、茉莉花做點小茶包飲用。大家一聽花茶,都認為是女士的專屬,實際上男士也適合,還可以加點陳皮,有疏肝解郁的效果。
芡實既能益腎,又能健脾,是夏季平補的佳品。用它與薏苡仁一起煮粥是很好的搭配,有祛濕的作用。燉魚時可以放點五味子,五味子味酸而澀,這個季節(jié)吃能斂肺經(jīng)浮熱、化痰滲濕、降火。
(據(jù)《健康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