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義文
在我們家鄉(xiāng),子女婚嫁舉辦宴席有“舅舅不到不開席”的習(xí)俗。這體現(xiàn)了舅舅在親戚中的重要地位。當(dāng)然,舅舅給的禮金往往也是最重的。
那年,姐姐出嫁日,親朋聚集,喜氣盈庭。父親滿面笑容地招待著客人,卻沒有看到舅舅。他心里嘀咕道:“這做舅的也太不積極了?!?/p>
我只有一個舅舅,他住在本縣的普濟(jì)鎮(zhèn),離我們這兒有四五十里。
快開席了,舅舅卻還沒到。父親把母親拉到一旁說:“宴席中午12點(diǎn)開始,不會因孩子他舅耽誤了吧?”
母親望了一眼東邊的路口說:“應(yīng)該不會吧?!?/p>
客人們開始入席。
父親眼睛緊盯著東邊路口,嘴里不住地念叨:“孩子他舅是怎么回事呢?”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父親焦急的心情不斷加劇。他終于有些不耐煩了,對母親說:“孩子他舅是怎么回事?”
母親心里也著急,但她依然寬慰著父親說:“孩子他舅懂得規(guī)矩的,開席還有一會兒,再等等。”
客人們已經(jīng)坐定,等待著開席。都管來到父親身邊,和父親商量:“孩子她舅沒到,開席時間要推遲了。”
就在這時,舅舅的身影出現(xiàn)在父母的視線里,他倆趕緊迎了過去。
舅舅滿頭是汗,棉衣脫了拿在手里。和他同來的還有6歲的表弟。
舅舅擦了擦額上的汗,帶著歉意說:“孩子走得慢,差點(diǎn)兒耽誤你們開席?!?/p>
父親笑著說:“沒耽誤,來得正是時候?!闭f著,他擁著舅舅,把舅舅迎到上桌預(yù)留的座位上。
鞭炮聲噼里啪啦響起,都管一聲吆喝:“開席啦!”宴席在中午12點(diǎn)準(zhǔn)時開始。
宴席之后,親朋們開始隨禮,我們那里稱作“上人情”。記人情簿的是我堂哥。那時往來的禮金大致是白客5元,一般的親戚10元,至親20元。
舅舅站在一旁看著別人拿錢上人情。客人上完人情主家都會答謝一包喜煙。舅舅把右手伸進(jìn)棉襖左邊口袋,那張用幾張壹角、貳角、伍角、壹元、貳元零鈔換成的10元鈔票在等待著完成它的使命。他幾次將錢掏出來,卻又放進(jìn)去。他覺得現(xiàn)在還不是時候,應(yīng)該等別人登記完了他再登記。
有個認(rèn)識舅舅的人開舅舅的玩笑說:“你這做舅舅的要出大血,一定是大包封。”
舅舅沒有回答,只是嘿嘿地笑。
“那是肯定的。”母親從堂屋出來,接過那人的話頭說,“姑娘出嫁她舅出了大力,連人情錢都提前給我了?!?/p>
舅舅愣了一下,立即接過母親的話說:“那是應(yīng)該的,那是應(yīng)該的。”
母親轉(zhuǎn)身高聲對堂哥說:“給孩子他舅登記上,禮金20元,注明‘內(nèi)收?!?/p>
舅舅跟隨母親來到臥室,見沒其他人,他拿出那張10元的鈔票塞到母親手里,說:“姐,這……這是我的……”
母親接過錢塞進(jìn)舅舅棉襖外口袋里,說:“你現(xiàn)在挺困難的,媳婦要治病,禮錢就免了?!?/p>
舅舅把錢掏出來又塞給母親,說:“這……這怎么行?”
母親再次把錢塞進(jìn)舅舅的口袋,生氣地說:“你能來就是最大的禮,再談錢我就不理你了?!?/p>
舅舅眼睛濕潤了,說:“姐……姐……”
第二天,舅舅要回去了。母親給舅舅裝了一大包吃食,說:“這里面是酒席剩下的扣肉、魚糕等東西,你帶回去讓弟妹嘗嘗?!?/p>
然后母親吩咐我:“昨天說好了的,你德貴叔今天去鎮(zhèn)上,他的拖拉機(jī)順便帶你舅一程。你送舅舅過去?!?/p>
我?guī)е司撕捅淼芡沦F叔家去。要上車時,表弟突然拿出兩張10元鈔票高興地說:“這是姑媽給我的。”
舅舅眼睛一瞪:“你怎么拿姑媽的錢?”
表弟嘴巴一癟,哭了。他抽抽搭搭地說:“我……我說……說不要,姑媽硬……硬塞給我……我?!?/p>
舅舅用手摸摸表弟的頭,眼睛望向遠(yuǎn)方。
拖拉機(jī)啟動后,舅舅向我告別,并告訴我,他在昨晚睡的枕頭下面放了10元錢。
我回家告訴母親。母親淡然地說:“我就知道你舅會這樣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