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靜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移動支付產業(yè)的高速發(fā)展,2014年一個針對大學生消費群體的網(wǎng)絡貸款平臺——“校園貸”火速出現(xiàn),其交易便捷、快速拿錢、審批門檻低、無任何抵押等獨特 “優(yōu)勢”,迅速在大學生群體中推廣使用。一些詐騙分子利用網(wǎng)絡貸款平臺把魔爪伸向缺乏防范意識薄弱的大學生,近幾年,由校園貸引發(fā)高額利息與手續(xù)費令不少受害者背上沉重的債務,暴力催收、電話轟炸、恐嚇威脅等手段,使得受害者造成巨大的傷害,甚至選擇自殺的方式來逃避。2017年教育部、人社部等多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校園貸規(guī)范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取締校園貸款業(yè)務,任何網(wǎng)絡貸款機構都不允許向在校大學生發(fā)放貸款”。2018 年“校園貸”被列為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整治對象之一。
1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在調查對象中,約68%學生來自于農村,父母的學歷初中及以下比例約70%,職業(yè)多數(shù)為務工或務農,家庭結構情況中約20%學生為留守兒童;生活消費水平差距較大,<500元/月占5%,500-1000元/月為53.86%,1000-1500元/月為33.85%,1500-2000元/月為5.52%,>2000元/月有1.77%。
2學生對校園貸的認知和態(tài)度
2.1學生對校園貸的認知現(xiàn)狀
根據(jù)調查報告顯示,35.54%的學生完全不了解校園貸,61.15%的學生有一定的了解,但不深入,僅有3.31%的學生表示了解相關知識,通過知識普及、新聞等渠道,聽說過校園貸的危害和風險,但80.06%的學生并不了解校園貸的運作流程,占絕大多數(shù)學生不清楚校園貸的利率及可能涉及的法律知識。
2.2學生對校園貸的態(tài)度
調查顯示,35.69%的學生使用過校園貸(如:趣分期、分期樂、愛學貸、名校貸、京東校園白條、支付寶螞蟻花唄等),39.66%的學生反應周邊的同學使用過校園貸,約66%學生使用校園貸用于補充學費生活費及購置學習相關的資料,其他則用于購買衣服鞋子、化妝品、電子產品,甚至戀愛、娛樂及游戲裝備。雖占絕大多數(shù)同學認為大學生裸貸行為是非常不可取的,但仍有約15%學生認為由校園貸引發(fā)的各類負面新聞對他們使用校園貸沒有影響甚至無所謂,這一數(shù)據(jù)值得被關注。
3校園貸風險的防范措施
3.1充分認識其危險性
?校園貸由于無人無制度監(jiān)管,導致有其罪惡的一面。放貸人員會刻意隱瞞利息風險,打著零利息的口號,干著高利息的勾當。更有甚者將借貸的門檻從信用考察變?yōu)椤奥阗J”,只需登陸個人信息不足以抵押金額,要求借貸者手持身份證拍照上傳照片,泄露個人隱私及通訊錄信息。隨后出現(xiàn)高額利息、陷阱式罰息等各種套路使“雪球”越滾越大,根本無力償還。多數(shù)放貸人員引誘受害者到其他貸款平臺進行以貸養(yǎng)貸,拆東墻補西墻,越來越大,陷入其中無法自拔。面對暴力催收、電話轟炸、威脅恐嚇、裸照散布等,受害者無力承受巨大的壓力,也給家庭帶來極大的負擔,有的選擇自殺來逃避??赏ㄟ^主題班會、法律知識講座等形式,對典型案例進行分析,讓學生充分了解校園貸,認識其危險性,提高安全意識,遠離校園貸。
3.2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調查顯示,家庭經(jīng)濟狀況、生活消費水平差距較大,在攀比、炫耀心理的驅使下,部分同學不能滿足自己的消費需求,通過校園貸用于購買衣服鞋子、化妝品、電子產品,甚至戀愛、娛樂及游戲裝備。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消費觀,遏制享樂攀比的奢靡之風,這種“花今天的錢,圓明天的夢”的方式是非常不可取的;可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到基層、到農村,服務社會,體會生活的不易,培養(yǎng)其艱苦樸素、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良品質。
3.3關注學生心理,解決實際問題
調查中約66%學生使用校園貸用于補充學費生活費及購置學習相關的資料,作為學生思想工作的教育者,要走進學生內心,了解他們所需所想,關注重點學生。宣講國家資助政策,鼓勵學生可通過勤工儉學、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獎助學金等方式來解決實際困難。同時,家長應多關注孩子的思想動態(tài),了解校園貸相關資訊,幫助孩子鑒別不良貸款平臺。
4結束語
?作為學校和老師,應重視對學生的教育和引導,通過多種形式加強學生對校園貸的了解,充分認識其危害性,提高法律意識;作為學生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理性的消費觀,從思想上抵制、行動上制止,遠離校園貸。同時,也希望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打擊校園貸,還校園一片凈土,保障學生的安全。
基金項目:四川中醫(yī)藥高等專科學校2018年校級課題,項目編號:18SHYB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