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
以前,露營都是長途跋涉,戶外駐扎,生篝火,再野炊,最好還具備一些野外生存技巧,那樣你就可以和朋友一起換個活法,哪怕只瀟灑一天,也足夠自娛娛人。而如今,在公元2022年,露營是越來越火了,但那味兒怎么越來越不對了?
比方說,春末夏初,正是露營好時節(jié),朋友小孫拉上我和我老公直奔郊外一個收費露營基地,聲稱“到那兒租東西就成,什么都不用帶!”到了地方才發(fā)現(xiàn),租金成功勸退了不少人。入場費一人一百五十元只是小意思,花七百九十九元租帳篷、六百元租烤肉架、超市兩倍價買塊肉,才是讓我們望而卻步的原因。小孫看另一戶露營的人家裝備齊全,于是過去詢價:“大哥,您這些裝備一共花多少錢租的?”誰料大哥說:“我這些都是自己從家?guī)У?,租東西太貴了,而且還得收15%的服務(wù)費!我這點東西也就五千多塊錢,比其他幾家差遠了!”
小孫瞠目結(jié)舌地望向大哥指的方向,好家伙,天幕、燒烤爐、咖啡壺、小掛燈,氛圍感直接拉滿?!澳愠虺?,那兒還有網(wǎng)紅拍照的、直播的,現(xiàn)在這哪兒是露營??!這是搞裝備競賽呢!”大哥用鄙視的眼光掃了一圈:“哦,還有道具競賽呢,那兒有個寵物帳篷……”大哥沒說完,兩手空空攻略為零的我們已經(jīng)灰溜溜地走了。
吸取這次教訓,我們在網(wǎng)上淘了些性價比高的裝備,計劃找免費的河邊場地去露營吃火鍋。哪知道,這才是噩夢的開始。我以為的“藍天綠草、好友嬉鬧、愜意時光”,去了才發(fā)現(xiàn),不能說是一模一樣,可以說是毫不相干。露營的人多到讓我懷疑人生,我們走了良久才好不容易找到一片相對開闊的空地“站穩(wěn)腳跟”,誰料不到十分鐘,旁邊又來了好幾輛車,將我們的帳篷緊緊圍住。一時間,我恍惚覺得自己不是在親近自然,而是在看車展。
滿地荒蕪全是土,好友上陣勞動苦!光是搭帳篷、擺桌子、弄火鍋,就感覺又過了一個勞動節(jié)。妝容花掉、滿身是土的我,在開吃那一刻,只想躺在睡袋中休息?;疱伋缘揭话?,幾個小孩子在草坪上踢球,邊上還有幾輛改裝車在原地轟油門。我感覺我這一口口吃進去的土,比今年吃過的鹽都多。
好不容易熬到晚上,大家玩牌的玩牌,聊天的聊天,可當各自的探照燈齊刷刷亮起來時,黑壓壓的蚊子神兵天降,就像餓了三天一樣惡狠狠地向我們撲來。“哎呀,咬死我啦!”老公一聲大喊,只見一只體型驚人的大蚊子從他小腿上爬過去,我趕緊找花露水開始驅(qū)蚊。滿身是包的我們不得不打包回家,又在歸途上被周圍的“風景”驚呆。露營離開的人們撤走了天幕、 帳篷,卻留下一堆又一堆垃圾,與剛來時的熱鬧形成鮮明對比。
最近,因為疫情不能遠行,許多人就地露營。家住北京亮馬河邊上的我萬萬沒想到,這市區(qū)繁華地段的小河邊竟會成為露營勝地!“快,過來搭把手!”一個搭帳篷的男生正在招呼同伴;“來,嗨起來??!”自帶音響的年輕人開始盡情跳舞;“趕緊的,拿點肉!”這邊還有一群燒烤的小伙伴。日常散步的我,看著手里的肉夾饃,覺得自己反倒像個“闖入者”了。
還好,隨著人越來越多,亮馬河露營以禁止告終,我和左鄰右舍都松了一口氣,再也不用忍受烏泱烏泱的帳篷了。
【原載《環(huán)球人物》】
插圖 / 露營 / 佚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