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朋
俗話說:“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炷香?!痹谶@方面,中國人做得非常到位。在我們的生活中,愛面子、好面子,幾乎不是什么新奇的事。很多人還會打腫臉充胖子,為的就是要面子。不過,面子這東西到底有什么用處呢?你還別說,要面子這個心理關(guān)卡,卡住了不少中國人。
中國社會長期受儒家文化的影響,“以和為貴”成了我們?nèi)穗H交往過程中必須遵守的法則,“禮尚往來”“講情面”也就成了維系人際關(guān)系的重要手段。另外,中國社會向來以家族為核心,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口碑好壞,不僅僅是個人的問題,而且關(guān)系著其背后整個家族的榮辱。
除了社會文化因素之外,“好面子”還有更深層次的心理因素。電影《大腕》中有這樣一段臺詞:“樓里站一個英國管家,戴假發(fā),特紳士的那種,一口地道的英國倫敦腔兒,倍兒有面子?!北M管電影中的情節(jié)有些夸張,但它也的的確確折射出了很多人的面子心理。好面子其實就是在滿足一種炫耀的欲望。很多人覺得自己能夠做到別人做不到的事,就表明自己比別人更有能力,就算自己并不真的擁有這種能力,也不能讓別人有所察覺。所以,當下才會有很多人,不管自己真實的生活情況是怎樣的,都樂此不疲地在網(wǎng)絡(luò)中曬豪車豪宅或是自己新買的各種奢侈品,當別人稱贊他有本事時,他炫耀的心理也就得到了極大滿足。
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有一句話是“老子打兒子”,明明受了別人的欺負,他不懂得反抗和還擊,卻總用這樣的方式來聊以自慰。這背后隱藏的就是好面子的另一個心理因素——自卑。有些人自認為很失敗或是地位低下,于是內(nèi)心充滿了自卑,而又不愿意因此被別人看不起,于是只能用一些自欺欺人的方式來維系自己最后的一點面子。盡管這樣的方式能讓他們的心情暫時得到撫慰,卻無法讓他面對真實的自己。
宋真宗趙恒自雍熙北伐失敗后,對遼朝一直心存畏懼。后來遼宋雙方會戰(zhàn)于澶淵,盡管局勢對北宋十分有利,宋真宗仍不顧寇準反對,以每年給遼國進貢大量金銀為代價,訂立了和解條約,史稱“澶淵之盟”。
盡管受到了奇恥大辱,但宋真宗卻覺得“就此把事情了結(jié)也好”,還對談判的使節(jié)大加賞賜。這種自欺欺人的做法雖說維系了他作為皇帝的面子,卻終究無法掩蓋他自卑的心理。
從現(xiàn)實角度來說,人們對面子的追崇,實際上也是一種遵守社會游戲規(guī)則的表現(xiàn)。如果不把面子事做好,就會被周圍的人排斥。在很多人看來,根本不必考慮好面子背后的原因和目的,只要跟大多數(shù)人的行為保持一致,就一定不會錯,這就是社會心理學中經(jīng)常提到的“羊群效應(yīng)”。我們身邊的很多人并沒有注意到自己有多么愛面子,只是依靠一些慣性思維來指導我們?nèi)粘I钪械难哉Z和行為。在做決策時,往往也不會去獨立思考,只要隨大流,就認為一定不會被別人看不起。
【選自《別讓不好意思害了你》】
●湖北襄陽 若 子薦
插圖 / 面子為重 / 佚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