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莉 朱莉莉
小學階段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初步形成,各種行為習慣逐漸養(yǎng)成的關(guān)鍵時期,引導(dǎo)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至關(guān)重要。尤其對于充滿外來文化元素的英語學科來說,更需要我們深入思考:在這個重要階段,如何使課程思政理念融入課堂、融入生活?結(jié)合多年的教學研究和理論積累,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實踐。
一、強化意識,提高思政素養(yǎng)
思政理念要通過教學來滲透,而教師是實施教學活動最直接的人員。英語教師只有真正認識到自己的工作不僅僅是教書,更肩負著立德樹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職責,才能在思想上高度認同,在行動上有所體現(xiàn)。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統(tǒng)一,課程思政才能真實發(fā)生。
作為英語教師,應(yīng)當堅定政治立場,踐行教書育人的職責,在工作、生活中注重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人說,一流教學注重思想,二流教學注重方法,三流教學注重知識。在當今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各類思潮碰撞,各種外來文化交織,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新時期少年兒童的精神追求。教師的思政引領(lǐng),有助于學生抵擋不良思想對人精神上的腐蝕,確保學生沿著正確的價值觀和精神追求的方向成長,牢牢把握住正確的前進航向,在知識的大海中遨游,汲取營養(yǎng)。
此外,義務(wù)教育學段的英語課程人文性較強,強調(diào)人的價值,通過英語課程的學習,實現(xiàn)學科育人,能讓學生終身受益。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體現(xiàn)人文關(guān)懷,英語教師不但要強化理論知識學習,加強與學科思政教育的研討互動,還要提高思政素養(yǎng),提升思政教學能力。同時,積極在英語課程中實施“課程思政”模式,注重語言基礎(chǔ)知識的講授和訓練,將思政教育融入英語教學的全過程。
二、研讀教材,深挖思政元素
挖掘課程中的思政教學資源是落實課程思政要考慮的重要方面。思政理念與各學科緊密結(jié)合,重點在于挖掘各學科所蘊含的思政元素。新的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核心素養(yǎng)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xiàn)。英語教材既是學科教學的載體,也是實施思政教育的重要媒介。這要求教師在備課時要選取正確的價值維度,對教材進行橫向和縱向的研讀,整合學習內(nèi)容及有關(guān)資源,確立單元主題,從而落實到每一單元、每一課時,挖掘、梳理教材中的思政要素及育人價值,找到語言學習和思政教育的契合點,科學使用教材,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適度調(diào)整。
對于教材中的思政元素,比如愛國主義教育、法治意識教育、社會公德教育、傳統(tǒng)文化教育等核心要素,要深入分析,努力將這些要素轉(zhuǎn)化成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呈現(xiàn)方式。以社會公德教育為例,可以將其基本要求作為出發(fā)點,延伸到“尊老愛幼”“家庭和睦”“互相幫助”“遵守秩序”等層面。
通過充分研讀人教版小學英語教材(PEP),我們發(fā)現(xiàn)其中就蘊含著不少思政元素。如五年級下冊Unit 3 My school calendar,在主情景圖中,Wu Binbin和Oliver正在談?wù)撝袊鴤鹘y(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dǎo)學生談?wù)撟约杭亦l(xiāng)的端午節(jié)習俗,然后通過交流討論,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培養(yǎng)學生的強國之志。教師可以這樣引導(dǎo):
T: There are many traditional festivals in China. Whats your favourite festival in our country
S1: I like Spring Festival.
S2: I like Dragon Boat Festival.
T: Why do you like Dragon Boat Festival
S1: Because I can make zongzi with my mum.
S2: Because I will watch the dragon boat race with my father.
T:Sounds great. What do you think of Dragon Boat Festival
S2: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in memory of the great poet, Qu Yuan. He cares about the people. He loves his country very much.We should learn from his patriotism. And I think we should study hard to serve our motherland in the future.
再如人教版小學英語教材(PEP)六年級上冊,Unit1 How can I get there 蘊含著認識中國古人發(fā)明的辨別方向的智慧和現(xiàn)代高科技的導(dǎo)航方式;Unit 2 Ways to go to school引導(dǎo)青少年佩戴頭盔、識別路標、遵守交通秩序、了解其他國家的風土人情;Unit 3 My weekend plan講述節(jié)日,傳達了濃濃的愛與責任;Unit 4 I have a pen pal引導(dǎo)青少年結(jié)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樹立正確價值觀;Unit 5 What does he do 通過交流父母、親友的職業(yè),使青少年樹立正確的職業(yè)觀,從小立志為祖國貢獻力量;Unit 6 How do you feel 引導(dǎo)青少年正確表達情緒情感,并在他人有困難時樂于助人。
深挖英語教材中蘊含的思政元素,并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表達出來,既能讓學生學習學科知識,又能感受到思政教育的溫度,這才是好的課堂。
三、創(chuàng)新方式,融入課堂教學
我們的英語課堂是培養(yǎng)中國學生文化自信的重要陣地,教師要貼近生活,涵養(yǎng)家國情懷,關(guān)注政治,關(guān)心時事,聚焦熱點問題,并將時政教育恰當?shù)匾胝n堂教學中,給予學生正面引導(dǎo),進一步堅定學生的文化自信,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例如,在進行外研版小學英語教材三年級上冊Module 9 Unit 2 Hes a doctor教學時,教師可結(jié)合英語繪本,讓學生認識不同的職業(yè)特征。教師還可以通過分享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各地醫(yī)護人員挺身而出、勇敢逆行的事例,激發(fā)學生對醫(yī)護工作者的尊重和敬佩。也可以結(jié)合“時代楷?!睆埞鹈?、“中國的保爾·柯察金”朱彥夫、“追夢航天人”的感人事跡,提高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向英雄致敬,心懷感恩,奮發(fā)向上,爭做國家棟梁。
在進行人教版小學英語教材(PEP)四年級下冊Unit 4 At the farm的教學時,教師可以用雙語詩歌的形式引入古詩《憫農(nóng)》:“At noon they weed with hoes; Their sweat drips on the soil. Each bowl of rice, who knows Is the fruit of hard toil.”。教師可以在音視頻的配合下朗誦本詩,教育學生珍惜糧食、杜絕浪費,就是一種很自然的德育滲透。
再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英語教材(PEP)六年級上冊Unit 6 How do you feel 內(nèi)容時,在情緒類單詞教學的時候,將德育情感的滲透貫穿始終,不僅向?qū)W生滲透善待動物、愛護動物的情感態(tài)度,而且通過讓學生正確表達自己的情感、根據(jù)他人的表情描述他人的情感,進行德育滲透,由此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在教學方式上,建議教師采用多種形式的英語教學活動,例如運用聽音樂、講故事、做游戲、播放視頻、讀英文課外書籍等,使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使課堂更有直觀性、趣味性,切忌生搬硬套,喧賓奪主,或者單純的理論灌輸。教師也可以通過任務(wù)驅(qū)動,讓學生在課堂活動中有真實的獲得感,在自主探索中獲得個性發(fā)展,在潛移默化中獲得精神成長和價值認同,進而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四、拓展路徑,豐富課外活動
新課標中指出要堅持育人為本,準確理解核心素養(yǎng)內(nèi)涵,全面把握英語課程育人價值。豐富的課外活動,可以將學生的親身體驗與社會經(jīng)驗融合、課程與思政相融合,從而實現(xiàn)“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
首先,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中進行思政教學。將信息技術(shù)引入英語課堂,能使思政教育更易于開展。例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微課、直播、新聞分享等多種形式,拓展學生的視野,在潛移默化中達到思政教育的目的。再如,教師利用QQ、微信等平臺,傳送給學生有思政教育意義的學習材料,供學生課前或課后閱讀。例如,筆者發(fā)現(xiàn)“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提供了很多英語歌曲、詩歌等內(nèi)容,是非常好的學習資源。
其次,充分利用特色活動滲入思政教育。教師可以利用英文朗誦比賽、書法大賽、英文歌大賽、情景劇表演、作文大賽、配音比賽等學校組織的活動,為學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臺。在設(shè)計活動時,教師可有意識地將思政元素融入活動過程中,這樣的教育效果要比單純的說教好得多。
在英語學科教學中,我們開展了“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用英語講好校園故事”“我是家鄉(xiāng)代言人”等活動,引導(dǎo)學生走進家鄉(xiāng)、走進校園、走進紅色教育基地等等,用英語展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講述家鄉(xiāng)的歷史,講述當代的中國精神,讓學生用實際行動傳遞愛黨、愛國、愛家鄉(xiāng)的情懷,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課程思政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廣大英語教師應(yīng)當肩負教育責任,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wù),教導(dǎo)新時代的少年兒童,用外語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好聲音,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shè)者和接班人。
(作者單位:郭 莉 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qū)實驗小學;朱莉莉 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qū)石麟小學)
責任編輯:劉衛(wèi)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