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培麗
陶行知說:“我們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苯逃ㄟ^生活才能迸發(fā)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關注我們生活中發(fā)生的事情,并鼓勵學生探究,引導他們在探究中成長,應該成為道德與法治課堂的主旋律。時政播報就是讓學生選擇他關注的近期國際、國內的熱點新聞和社會生活中的典型事件,在課堂上與同學們分享、討論,促使學生形成關注生活、積極思考的態(tài)度,并在了解國家和社會發(fā)展的基礎上產(chǎn)生對國家的政治認同,增強學生的法治觀念和責任意識?;谶@樣的認識,筆者認為在新課標背景下,道德與法治課堂更應該重視時政播報的設計和引導,讓學生受益。
一、新課標背景下課堂時政播報的再思考
1.對新課標的研讀和學習
2022版新課標整合了2011版義務教育《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思想品德》三個課程,新增了核心素養(yǎng)、總目標、學段目標等內容。在新課標的教學建議中也提到了要堅持素養(yǎng)導向,強化學科實踐,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提出的思政課教學“八個相統(tǒng)一”要求,將課程內容與學生真實生活相融合,生活邏輯與學科邏輯相融合,強化實踐性,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學習,在實踐的體驗感悟中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從課堂教學來說,我們的課堂必須圍繞核心素養(yǎng)展開,確立核心素養(yǎng)在教學中的核心地位,基于核心素養(yǎng)確定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選擇教學中要用到的資源、素材、流程、活動等。用富有時代氣息的時事熱點,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播放方式,增強道德與法治教育的時效性、生動性、新穎性,讓道德與法治課程成為有現(xiàn)實關懷和人文溫度的趣味課堂。
2.對信息傳播和學生的認識
當今社會,信息傳播更為便捷。全方位、多層次的信息傳輸為學生提供了更方便且范圍更廣的社會交往和學習的機會,也給學生獲得時事信息帶來了很多便利。但也正是因為可以隨意表達導致了更為復雜的信息環(huán)境,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要及時做出必要的引導。課堂上的時政播報可以集中分析學生最關注的熱點,組織大家交流討論,從而引導學生正確分析時事,形成理性平和的人格特征,有序參與社會生活。
在“互聯(lián)網(wǎng)+”的當下,學生使用網(wǎng)絡的能力以及受網(wǎng)絡影響的程度不容小覷,他們使用網(wǎng)絡的技術往往高于家長和教師。尤其是在近兩年,疫情影響下的“停課不停學”促使網(wǎng)絡教學日益成熟,學生與網(wǎng)絡相處時間增多。在這樣的相處中,他們學會了怎樣從中獲得知識,但也經(jīng)常會受到網(wǎng)絡游戲、網(wǎng)絡詐騙、網(wǎng)絡交往等不良影響。由于初中學生年齡尚小,社會經(jīng)驗不足,辨別是非的能力也不是很強,很難拒絕不良誘惑,因此需要教師發(fā)揮積極作用,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wǎng)絡。
二、課堂時政播報的實踐探索
1.重視頂層設計
初一學生能做到流暢播報即可,可做簡單的一句話點評。具體要求:五個一句話新聞(15天內),圖文并茂;一個重點新聞(近期社會熱點),整理、編輯使之簡潔明了,引發(fā)學生思考。這個時期的目的就是鼓勵學生養(yǎng)成關注時事的意識和習慣,鍛煉在講臺上清晰表達的能力,同時增強課堂的趣味性。評價重點放在按時播報、流暢表達,同時熟悉課件制作要求,均做到即可打滿分,有個性化設計的可獲得亮點。
初二學生能做到流暢播報,并就重點新聞做探究,即播報人就重點新聞設計問題,與全班同學互動討論,然后呈現(xiàn)自己的觀點,且呈現(xiàn)的觀點至少要從三個角度去思考。這個時期的學習目的是讓學生在關注時事熱點的基礎上學會分析,鍛煉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同時增強課堂的思辨性。評價重點放在對重點新聞的編輯和提問設計上,要求選取的內容要恰當且精心設計問題,引發(fā)學生多角度思考。打分會拉開一定的距離,以引導學生注重提高播報質量,獲得能力提升。
與教學內容相配合,初三時鼓勵學生用課上所學的知識分析與國家發(fā)展相關的重大時事,或者以時事為背景編制材料分析題并嘗試編寫參考答案。初三學生經(jīng)過兩年的學習與訓練,已掌握了一定的學科知識,也積累了時政播報的經(jīng)驗,具備了分析時事的能力。評價重點放在對新聞的選擇和分析上,引導學生關心國家發(fā)展,培養(yǎng)責任意識。
2.強化落實完善
精心謀開局。首先是初一起始年段的時政播報動員和培訓,面對眾多學科的新要求,學生容易應接不暇,有時難免會出現(xiàn)畏難情緒。為保證效果,教師一定要精講細評,用上一屆的優(yōu)秀時政播報課件對學生進行詳細講解。剛開始的播報組合、播報順序均可以讓學生自由安排,給其充分的自主權。前三個組合的播報將會成為教師當堂點評的樣例,會給予一定的獎勵,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再次強化對播報要求的理解,也調動了絕大部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明白這是一件只要認真做就能拿滿分的事。
細節(jié)保質量。精心策劃的開頭往往很順暢甚至有驚喜,因為自主選擇在開頭播報的往往是一些積極性高、能力強的學生,他們基本是可以按要求完成任務的,甚至還會有自己個性化的小設計給大家?guī)眢@喜。但時政播報是要全員參加的,這樣才能讓所有學生都得到鍛煉和成長。
評價促提升。對學生的評價是一個常談而又常新的話題,合理有效的評價可以激發(fā)和維持學生的內在動力,調動學生的內部潛力,提高其時政播報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從而提升整體水平。首先要明確告訴學生時政播報的成績是過程性評價,與學期結束的測試成績一樣有效,都是衡量他們學習效果的手段。其次告訴學生每個階段評價的側重點,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
三、課堂時政播報的價值
1.課堂時政播報的教學價值
盡管道德與法治是一門時代性很強的學科,但相對于瞬息萬變的社會生活而言,教材內容的編排總是相對滯后的。而學生選擇的時事熱點則有時效性和趣味性,避免了傳統(tǒng)課堂的枯燥,增加了趣味性,彌補了教材所選案例滯后的不足,也更受學生的歡迎。時政播報做得好的班級,學生是特別期待播報環(huán)節(jié)的分享和交流的,這就使得一節(jié)課有了好的開頭,學生也能開心地進入課本學習的環(huán)節(jié)。有時候我們還可以直接從時政播報中導入新課內容,實現(xiàn)完美對接。
2.課堂時政播報的育人價值
道德與法治學科是落實立德樹人的關鍵學科,旨在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培養(yǎng)以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從這一點來說,課堂時政播報的育人價值更是值得我們去挖掘的。通過時政播報調動學生關注時政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還可以讓他們學會合作探究,增強自信,鍛煉語言表達能力。從整體上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時政播報還可以增強學生的法治觀念,強化對社會的責任感,形成對國家大政方針的政治認同,從整體上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作者單位: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樹人學校)
責任編輯:莊 源